愚公移山原文及翻译《愚公移山》原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21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位于冀州南部、黄河北岸的北边。北山脚下住着一位名叫愚公的老人,快九十岁了,他的家正好面对着山。他深受北部山区的阻塞之苦,进出的道路曲折绕远。于是,他召集家人商量说:“我们一起努力,把险峻的大山挖平,使道路直通豫州南部,达到汉水南岸,可以吗?”大家都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放到哪里?”众人回答:“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带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人上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冬夏交替,他们才能往返一次。河湾上的智叟嘲笑愚公,阻止他这样做,说:“你太愚蠢了!就凭你剩下的岁月和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叹了口气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无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言以对。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愚公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此,冀州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战国时期为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同时也是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时期。寓言作为诸子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战国诸子阐明各自的政治观点、学术思想以及进行论辩的有力武器。《列子》即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寓言和神话故事集。此文即选自《列子·汤问》第五章,讲述的是愚公不畏艰难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亦说明在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汤问》一篇,笔锋横扫天下,天地至理,万物奥妙,以飨博物君子。文中载有诸多超逸绝尘的神话传说,极言天地之广阔无垠,万物之繁冗驳杂,以期突破世人囿于视听的浅陋常识,消除种种流于表象的巨细、修短、同异分歧,列子先借由殷汤与夏革的对话,畅谈时空的无极无尽,并且难能可贵地表达了“天地亦物”的宇宙观。
二、人物背景:
愚公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愚公移山故事的主人公。常用以比喻做事有顽强毅力、不怕困难的人。毛泽东曾用愚公移山的故事鼓舞和教育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三、作者简介: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国寇”),是战国前期的道家人物,是老子和庄子之间承前启后的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郑国人,大约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列子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先后著书二十篇,十万多字,今存《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力命》等篇,遗成《列子》一书,余者皆失传。其中寓言故事百篇,如《黄帝神游》、《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后被道教尊奉为“冲虚真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