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素怎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2
问题一:如何去除黄曲霉素 你好,朋友!
众所周知,大米、花生等粮食霉变后产生的黄曲霉素是一种较强的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去除黄曲霉素,可采取以下几种办法:(1)剔除霉变粮粒。凡花生米和玉米的表面上长有黄绿色霉菌,或有破损、皱缩、变色的现象.都应在食用前仔细挑选,加以剔除。(2)水洗去毒 将被污染上黄曲霉素的大米用清水反复搓洗,一直洗到水变清时为止,可除去大部分毒素。(3)加热去毒。轻度污染的花生仁经爆炒或油炸可减少近70%的黄曲霉素,用高压锅煮饭,去毒效果很好。(4)加料去毒。用含黄曲霉素较低的植物油烹调食物时,先将油倒入锅内,烧至冒微烟,根据烧菜时用盐量加入食盐,继续加热至油沸腾,可除去油中90%以上毒素,若在菜肴中添加葱、姜、蒜等辛香料,除去黄曲霉素的效果更为理想。

问题二:生活中黄曲霉素无处不在,怎么发现, 解读黄曲霉素
黄曲霉素(AFT)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它们是一类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已知的种类包括B1、B2、G1、G2、G2a、M1、M2、P1等十几种。由于不同种类的黄曲霉素的形成条件不同,所以来源分布和毒性也不同。其中最受关注的黄曲霉素M1是由动物摄入B1后在体内经一系列的化学变化而形成的,而B1是自然界中最为常见、毒性最强的一种,仅次于肉毒毒素。
无处不在的黄曲霉素
黄曲霉无处不在,是我国粮食和饲料中常见的真菌,对食品和饲料污染的发生和程度随地理和季节因素以及作物生长、收获、贮存的条件不同而异。当粮食未能及时晒干及储藏不当时往往容易被黄曲霉或寄生曲霉污染而产生此类毒素,而南方及沿海湿热地区更有利于霉菌素的产生。
黄曲霉素主要存在于被黄曲霉菌寄生过的的粮食、油及其制品中,如粮食、油料、水果、干果、调味品、乳和乳制品、蔬菜等,在动物性食品如肝、肾脏、咸鱼中以及奶和奶制品中也比较常见。它通常喜欢“亲近”以下四类食物:
1、坚果类 花生、核桃、瓜子、开心果、榛子、松仁等。当你发现花生、瓜子、榛子、松仁等果仁轻微变黄甚至发黑、味苦,皱皮变色,看起来有霉变之嫌时,很有可能已被黄曲霉素污染了,一定要丢弃。
2、谷物类 玉米、大米、大麦、小麦、豆类。凡表面上长有黄绿色霉菌或破损、皱缩、变色、变质的谷物都有可能被黄曲霉素污染,在食用前应仔细挑选,剔除霉变粒。
3、粮油制品 花生油、玉米油。生产企业如果没有严格挑拣原料,使用霉化的花生、菜籽、玉米等生产食用油,或没有采用精炼工艺或工艺控制不足,都有可能造成黄曲霉素超标。
4、家庭自制发酵食品 腐乳、黄酱。高水分含量和齐全的营养物质很容易使家庭自制的发酵食品被黄曲霉污染。
目前最强的化学致癌物
黄曲霉素含量在30-50μg/kg为低毒,50-100μg/kg为中毒,100-1000μg/kg为高毒,1000μg/kg以上为极毒。其毒性比氰化钾大100倍,比二甲基亚硝胺强75倍,是砒霜的68倍。 黄曲霉素含量在1mg/kg就可诱发癌症。而1mg/kg黄曲霉素含量只相当于1吨粮食中只有1粒芝麻大的黄曲霉素。
1993年,黄曲霉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是目前最强的化学致癌物质,尤其以黄曲霉素B1毒性和致癌性最强。
黄曲霉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体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表现为肝细胞核肿胀、脂肪变性、出血、坏死及胆管上皮、纤维组织增生,主要诱发肝癌的发生,还可以导致基因突变,损害肾脏,降低机体免疫能力,诱发多种癌症如胃癌、肾癌、直肠癌、乳腺癌、卵巢及小肠等部位的肿瘤,同时也是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
黄曲霉毒素的中毒症状
根据人体摄入黄曲霉素剂量的不同,可将中毒症状分为两种:
急性和亚急性中毒 短时间内摄入大量毒素。迅速造成肝细胞变性、坏死、出血以及胆道增生,会在几天或者几十天内死亡。
慢性中毒 持续微量摄入一定量的黄曲霉素,使肝脏出现慢性损伤,生长缓慢,体重减轻,肝功能降低,出现肝硬化,以及引起纤维性病变,致使纤维组织增生,会在几周或者几十周后死亡。
难以去除的真菌毒素
黄曲霉素的耐热性非常好,要在280℃以上才能分解,一般的烹调加工温度都不能将其破坏,而且其在水中的溶解度也较低。有研究证明:在不改变牛奶品质的前提下,先将鲜奶加热至90℃保持10分钟,然后冷却至20℃,再经紫外......>>

问题三:黄曲霉素是从哪里长出来的 黄曲霉素藏身在哪?
黄曲霉菌是一种广泛分布在全世界各地较常见的腐生菌,无论是空气、土壤或污水中均可能有其存在。如食物含水量达15%以上,相对湿度在89%~95%,温度为25℃~30 ℃时,才是它繁殖和产生毒素的温床,这也说明为什么在我国南方地区易发生食物黄曲霉素中毒的原因。
黄曲霉素的地盘非常大,农产品、动物饲料、中药等产品中,都是黄曲霉素B1的藏身之所。遇阴雨、高温天,粮食未能及时晒干及储藏不当时,往往容易产生黄曲霉素。
“黄曲霉素存在于土壤,各种坚果,特别是花生、核桃、瓜子、玉米,大豆稻谷、牛奶和奶制品、花生油等制品中也常发现黄曲霉素。”
在动物性食品如肝、咸鱼中以及在奶和奶制品中,也曾发现过黄曲霉素。
发霉大米、大豆其实更毒!
就在昨天上午,我国食品毒理学学科的创始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陈君石,就在博客中表达了自己对牛奶中黄曲霉素超标一事的看法。在他看来,黄曲霉素M1是人类致癌物,但超过标准值并不一定等于中毒,“还要看能吃进去多少量”。
假如你运气不好,吃到过发霉的瓜子、花生等坚果;或者自己在家里储存食品不当,吃了发霉的大米、大豆等物,那其中的黄曲霉素很可能要比牛奶中的多得多,而且是比黄曲霉素M1致癌强度大10倍的黄曲霉素B1。
防霉变是关键,盐是克星!
防止真菌毒素病害,首先要防止食物和饲料霉变。干燥、低温、厌氧是防止霉变的主要措施。其中以保持干燥最为重要。由于花生是属于易被黄曲霉素污染的食物,一些小作坊用土法生产的花生油,很可能由于选料不严,又没有对黄曲霉素的检验和控制,质量缺乏保证。食用花生油的防癌之法甚为简单,可在油加热到锅边冒微烟时,加入少量食盐,待油爆锅约半分钟,之后才将菜倒入。
据测定,用此法可去掉毒素95%以上。也正是因此,有专家认为,盐中含有某种微量元素是毒素的“克星”,可破坏其毒性。

问题四:怎样杀灭黄曲霉素 高温可以,耐高温黄曲霉毒素B1的分解温度为268℃,裂解温度为280℃。紫外线对低浓度黄曲霉毒素有一定的破坏性.
如果是食物发霉,就不要冒险了。黄曲霉素毒性是砒霜的68倍,而且有很强的致癌性。

问题五:哪些食物引起黄曲霉素的 有些食品由于存放不当会发生霉变,凡是霉变的食品都有可能存在黄曲霉素,霉菌易在粮食、油类及其制品和坚果上生长,如花生、花生油、玉米、大米、棉籽等,干果类中的核桃、杏仁、榛子,奶制品、干咸鱼、海米、干辣椒、干萝卜条等,其中花生及其制品中黄曲霉素的含量最高。 实验证明,黄曲霉素是由黄霉菌产生的真菌毒素,是目前发现的化学致癌物中最强的物质之一,主要损害肝脏并有强烈的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能引起肝癌还可以诱发骨癌、肾癌、直肠癌、乳腺癌、卵巢癌等。黄曲霉毒素具有比较稳定的化学性质,只有在280℃以上高温下才能被破坏,它对热不敏感,100℃/20h也不能将其全部破坏,蒸煮、油炸等都不能将黄曲霉毒素完全去除。 为了防止产生黄曲霉素,平时存放粮油和其它食品必须保持低温、通风、干燥、避免阳光直射,不用塑料袋装食品,尽可能不囤积食品,注意储存留意食品的保存期,尽可能在保存期内食用。生活中可改用茶树油、橄榄油等不易产生黄曲霉素的植物油。此外,不吃霉坏、皱皮、变色的食品。发霉的中草药含有大量的黄曲霉素不宜再吃。如果无意中吃到发霉的花生和玉米,因黄曲霉素很苦,吃到嘴里可以感觉到,要马上吐出,并用清水漱口

问题六:怎样可以排除体内的黄曲霉素 一、食物排毒法:

在5-7天内给你的身体来个大扫除,自我清理毒素。

起床后喝一大杯温柠檬水、
起床后不要立刻进食或忙着洗脸刷牙,此时你最需要的是加了一片新鲜柠檬片(如果没有新鲜的,干柠檬片也可以)的温开水,它可以促进肾脏的循环,激发一天的新陈代谢的开始。如果你有每天服用维他命或鱼油丸的习惯,此时也可以一并服下,帮助在接下来的早餐中吸收最多的营养元素,保证一天的营养和机体正常运作。

有益排毒的碱性食物

1 肝脏是解毒的重要器官,所以必须减缓肝脏的超负荷运动。需要控制小麦、肉类、乳制品,盐和糖,食物添加剂、防腐剂、饱和脂肪、酒和油炸食品的摄入量。以米饭为主食,能净化肠胃且不会加重消化负担,它所含的淀粉质对清肝脏来说也是灵丹妙药。
2 尽情享受蔬菜和水果,高解毒的食品有:猕猴桃、柑橘、葡萄、菠萝、黄瓜、菠菜、卷心菜、水田芹。不要担心所有的蔬菜都有一点微苦,是由于它们含有净化物质。

TIPS:使用食物排毒的人在刚开始的两天可能感觉不太好,不过不必紧张,人体此时正在进入一种“康复危机”,此时肝脏正在努力去除毒素,会导致头痛、疲乏。
二、运动排毒法:

对于喜欢运动却懒得动手做菜或没有条件禁食的人来说,这是最合适的方法。

1、每日至少散步30分钟,做些轻柔舒缓的运动,如慢跑、打太极拳。

2、练习腹式呼吸:平躺下来,用鼻孔吸气,然后屏气,气流经过腹腔,再慢慢从鼻孔呼气。

3、洗桑拿来帮助出汗,10到15分钟后冲一下凉水澡, *** 血液循环。

4、运动的同时,要时刻补充水分,也可以喝绿茶,但绝不能喝碳酸饮料。市场上的运动型饮料,在排毒的几天里最好不要饮用。

问题七:如何才能预防黄曲霉素中毒? 凤凰网消息,来自医学研究人员的忠告是,千万别碰霉变花生、霉变玉米、霉变黄豆等食品,因为黄曲霉菌在这3种农作物中最容易生长。相比之下,黄曲霉菌在稻米或小麦等我国主要粮食中寄生率较低。对于农村地区的居民来说,首先要保证家里储存粮食的地方干燥、通风;其次,降低粮食的含水量也能防止黄曲霉菌的生长。
防护办法
1.如果我们在花生油等食用油倒入锅里加热后,并放入少量食盐,搅拌10~20秒,这样基本上就能消除大部分的食用油里的黄曲霉素。食盐对黄曲霉素的中和和降解,大概能消除95%的黄曲霉素。
2.水洗去毒,将被污染上黄曲霉素的大米用清水反复搓洗,一直洗到水变清时为止,可除去大部分毒素。
3.加热去毒,轻度污染的花生仁经爆炒或油炸可减少近70%的黄曲霉素,用高压锅煮饭,去毒效很好。
4.加料去毒,用含黄曲霉素较低的植物油烹调食物时,先将油倒入锅内,烧至冒微烟,根据烧菜时用盐量加入食盐,继续加热至油沸腾,可除去油中90%以上毒素,若在菜肴中添加葱、姜、蒜等辛香料,除去黄曲霉素的效果更为理想。
5.绿叶蔬菜,多吃绿叶蔬菜可以让我们平时不小心吃下去的黄曲霉素失效一部分,因为叶绿素能够阻止黄曲霉素吸收,预防肝癌。
当然,变质的食材扔掉是比较好的选择。

问题八:如何杀灭黄曲霉素 黄曲霉素是一种生物毒素,常由黄曲霉等霉菌产生,该化合物在280℃以上可以分解,达到去除污染的效果。

问题九:黄曲霉毒素如何清除 近年来,我国科学工作者从祖国医药宝库中,找到了一种能置黄曲霉毒素于死地的克星――山苍子芳香油。山苍子,又名山鸡椒、山胡椒,是我国传统药材,广泛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南诸省区。试验表明,在黄曲霉毒素的标准样品中,直接加入山苍子芳香油,毒素功彻底除净;含毒素超过国家标准10倍的稻谷,用山苍子油熏蒸后,含毒量就降至安全标准以下,即使含毒量超过标准2500倍的花生米,经过大剂量山苍子油的长时间处理后,亦可消除毒素90%。研究证明:山苍子油中含有活性化学成分,而黄曲霉毒素则是一种容易发生氧化、水解等化学反应的物质,两者通过缩合等反应,就能消除其毒性。

问题十:如何去除黄曲霉素 你好,朋友!
众所周知,大米、花生等粮食霉变后产生的黄曲霉素是一种较强的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去除黄曲霉素,可采取以下几种办法:(1)剔除霉变粮粒。凡花生米和玉米的表面上长有黄绿色霉菌,或有破损、皱缩、变色的现象.都应在食用前仔细挑选,加以剔除。(2)水洗去毒 将被污染上黄曲霉素的大米用清水反复搓洗,一直洗到水变清时为止,可除去大部分毒素。(3)加热去毒。轻度污染的花生仁经爆炒或油炸可减少近70%的黄曲霉素,用高压锅煮饭,去毒效果很好。(4)加料去毒。用含黄曲霉素较低的植物油烹调食物时,先将油倒入锅内,烧至冒微烟,根据烧菜时用盐量加入食盐,继续加热至油沸腾,可除去油中90%以上毒素,若在菜肴中添加葱、姜、蒜等辛香料,除去黄曲霉素的效果更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