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的,不一定都是对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0
近日,一场轰轰烈烈的“丢书大作战”在北上广三地同时“爆发”,许多人都纷纷表示要去“捡书”。然而,几周不到,很多地方就出现了“丢”的书无人问津的情况。这项从英国引进的包裹着善意的尝试,最终不得不宣告失败。

 于是,原本表示支持的声音一夜之间态度一转,越来越多的谩骂声,质疑声开始充斥着网络平台,甚至有部分专家纷纷表示:这场风靡一时的活动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完全只是举办者的噱头、炒作,这其中充满了商业气息。他们还举出了种种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导致不少网友跟风,转发,评论,一时间谣言四起,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在这一片嘘声中,自然也有一些正能量的声音,他们异军突起,宣扬着这次活动的好,什么虽然失败了但是至少尝试过;什么用碎片时间看看书多好啊,现在的年轻人只会低头看手机,都不读书了,云云。他们和那些谩骂声“搏击”着,他们用最激烈的语言抨击着对方,甚至用最粗鄙的语言,最下流的口吻来对骂,叫嚣。这场由“丢书大作战”引发的全民闹剧似乎一发不可收拾,不明真相的人们也开始加入,发表着属于自己的观点。

 他们可以畅所欲言,只因为他们躲在一台电脑的后面,只因为他们需要发泄,需要刺激,所以报复,所以谩骂。活动成功了,他们会说,等着吧,迟早会失败;活动失败了,他们便可以自鸣得意,看,我就说不可能成功。

 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比如一位男歌手本来唱功不错,唱了一首歌后一夜爆红。但一些嫉妒他的歌星就会想法设法地请水军批评他,说他并没有唱得那么好,他能成名全是因为有背景,等等,如果还能有一两个专家点评一下,那效果就更好了。很容易的,不明真相的群众会被轻易地煽动情绪,他们开始跟风,开始毫无根据地发表自己的诋毁与谩骂。而他们不会去想,看似轻描淡写的语句,动动手指头就能发出的评论,会给这位歌手带来多大的伤害,也想不到得益者会是谁。

 是的,谁会去想?他们躲在网络这张“面具”后面,发表一句话,对他们来说毫无影响。或许他们真的不喜欢这个人,或许他们刚刚失恋想要发泄,亦或许他们眼红别人的才华,又或许是他们仅仅无聊地想要找人吵架。

 其实,每个人都是双面人。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只是在网络上,他们蒙上了神秘的“面纱”,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可以畅所欲言,他们心里的阴暗面被不断放大,于是,变形成了一种社会新形态——盲目和跟风。

 “丢书大作战”带给我们警示和教训,或许你觉得它真的没有意义,或许你觉得自己的评论能给别人一种指引,亦或许你觉得别人的观点你看着很不顺眼,想要反驳。都请在发表你的观点时想一想:我这么做,会不会给别人带来伤害。毕竟,这仅仅只是我认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