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人生》这部电影为什么那么经典?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9-18

这部电影时间能够延展到六个小时,自然有其特殊之妙,影片的构造便充满着自信——时长六个小时还会有很多人观看并且评分如此之高。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其有着不朽的灵魂,给人带来的震撼不会随时间的过去而消减。本片的经典与其社会环境的动荡变迁相联系。两个年轻人对纯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之后的另择人生目标形成对比,尼古拉马迪奥兄弟二人遇到精神病患者佐后各自选择了新的追求,但是都饱含有社会意识的强烈责任感,一个人民警察,一个精神科医生都是正义善良与人性美的化身,思想观念性格的不同并没有使他们的生活道路相悖,而是各自选择了能够为社会做贡献的职业,并且努力的生活着。
经典电影的不衰与当今快节奏生活中影视文化的泛滥仅供娱乐的消遣大有不同。 时隔多年,依然能够引起人们的感悟,即使看完亦余犹未尽感怀其中,这便是其魅力使其成为经典之所在。


第2个回答  2018-09-18

首先我要说的是,这部剧不同于一般的电影,它有六个小时。你可能会没有耐心去看完这六个小时,但一旦你看完这六个小时,你会惊叹,因为它确实是一部好剧,他值得你的惊叹。

主角是mateo和nicola两兄弟,mateo喜欢诗歌,是一个典型的文人形象,他对许多事物富有激情,他热爱正义,仇恨世间所有不公,他努力、奋进,是个没有也不会受到现实的浸染与污染。他从来不懂得什么叫世故,也不屑懂的什么叫世故,热爱一切美好的东西,不惧一切黑暗,他是个英雄,是个勇士。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会被遗忘,会被人铭记。

而与此相反的nicola则不一样,nicola像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他上进又努力,他明白什么叫责任,什么叫成熟的样子,他是一个社会角色的标杆,是一个完美的学生、完美的儿子、完美的丈夫、完美的父亲,从不急躁,永远不温不火,好像生活从未亏欠过他。

这部电影展现了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充满温情,充满正能量。

第3个回答  2018-09-18

《灿烂人生》,一部爱情家庭剧情片,讲述一个意大利普通的六口之家,卡拉提,从1966年到2000年间的风风雨雨生老病死的故事。人生如梦,跌宕起伏。生老病死,几度哽咽。

电影长达六个小时。用了两天看完,有人问我“好不好看?”我下意识答的正是这句“不能说好不好看,超出了这些。”毕竟它说的,太多太多,理想、生活、亲情、友情、孤独、和解、偏执、自我封闭、宽容、死亡、伦理、爱情、同情、人性,这里面任何一个词语,好像我一用好看不好看评价这部电影,就同时以“好不好的”定夺了这里面任何一个词“好坏”“有没有价值”,而这里面任何一个词,却都远远不止这些好坏成功失败之分,我们的人生也不只是一个活法。

刘瑜老师点评:“片中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美好,美好却不虚假。我想导演真是个善良的人,简直可以说是柔情似水。他端详、雕刻、安抚每一个辗转反侧的灵魂,让你觉得世界可以变得更好,正在变得更好,还会变得更好。”

马迪奥和佐珍在点唱机前的一段应该算是全片最美的画面吧,马迪奥生性固执、直率,这样的性格影响了他的一生,以及生命,他的自杀我能理解,母亲扔书和尼古拉告诉佐珍消息时候看着很想哭。

绝对是一部好片。

第4个回答  2018-09-18

百度百科对于“经典”这两个字的解释是:具有典范性的,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经过历史筛选出来的最有价值经典的,最能表现本行业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作品。这一连串对于经典的定义是很高规格的,而《灿烂人生》不出意外的达到了这个要求,豆瓣9.4分的高评价可不是虚晃的噱头。

这部电影描绘的历史时期是20世纪的意大利,在这个意大利的小镇上,以一个普通家庭接近四十年的变化为轴线,折射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对于那段动荡时期的描述电影也有很多,但只有《灿烂人生》被人们所记住,一方面是选取的角度比较好,另一方面就是他的镜头很细腻,每一句台词都能够深刻地反映出一个人物的改变,尤其是到了后期,在意大利大变动的时候,兄弟二人以及他们的妻子四个人在政治观念上的冲突矛盾,更是将整个影片推向了高潮,这可不就是那个时期最真实的写照吗?

每一个人,纵使是小人物,也有着改变世界,改变历史的想法,但这注定是悲剧的,同时又是英雄的壮举。

第5个回答  2018-12-24
《灿烂人生》,上中下三部,被评“一生中不可错过的6小时”。不要根据电影名猜测剧情,它讲的是意大利一个普通的家庭在那个时代的沉浮变迁,有生有死、有感动有苦难,有冲突有和解,但就是没有花团锦簇的灿烂。有点矛盾。电影取名一句台词:世事总是美好的。

乔治娅

这个女子的台词很少,作为精神病人,她的手很美,眼神也很灵动。其实她是比较正常的,或者说,她很有灵性。

乔治娅是幼年母亲去世后变得抑郁,随后被父亲抛弃在精神病院的女子。故事不是由她开启的,但每到关键时刻,她却引导了重要的改变。因为认识她,马迪奥和尼古拉的人生发生了转变。马迪奥放弃学业去做了警察,尼古拉做了精神病医生。也是因为她坚持要寻找为马迪奥拍照的人,尼古拉才得以和米莱拉相遇,他之后的人生又有所不同。

最后,乔治娅还是勇敢的走出了精神病人的安置场所,回归到正常生活。

马迪奥

作为兄弟,马迪奥比尼古拉更聪明也更优秀。他从小成绩就好,酷爱诗歌,性情敏感犀利。最开始我看不惯他,因为觉得他性格太冲动了,脾气那么暴躁,一点事情就会被点燃。在大学考试的时候和考官观点不一致,他一直坚持自己的看法,并愤然离去,因此没通过考试。当然,他也很勇敢,看到乔治娅在精神病院被电击受虐待时,他带她逃离了出来。看到队友被暴徒打时他也会奋不顾身的帮忙。

但马迪奥还是太孤僻了。他开车经过家门前都不进去看父母一眼。尤其看到新年的前一天,一家人都聚集在一起热闹的迎接新年,而他只出现一面,又返回了自己租的房子里,一个人孤寂。在午夜,他给米莱拉打了两个电话,电话中传出有事留言的声音,但两次他还是什么都没说,就挂了。然后走去阳台,跳了下去。我在想,一个人为什么要选择那么孤独的生活方式?为什么要选择那样的结局?

记得电影中的两句台词——“你喜欢书本因为可以随时合上它,但生命有别,不由你做主。”米莱拉对马迪奥这么说,而马迪奥回她“你错了,我总是自己做主。”是这两句话让我理解了他。

马迪奥是理想主义者,他暴躁因为他急切地想要让社会变得更好,就和他选择做警察的初衷一样。他孤僻因为他有坚持,但这坚持总是在现实面前受挫。马迪奥有自己的信念,即人权意识。社会动荡,生活不由人,但人是自己的主人,人拥有选择的权利,可以控制自己的人生。其实他不盲目,他是冷静的。他选择了离开家人,因为亲情的温暖会让人沉溺,会左右人的意志;他选择离开他爱的女人米莱拉,因为爱情的柔软会让人脆弱,会动摇人的决定;他选择了一种离群索居的生活,一个人自由一个人孤独,一个人可以做自己的决定而不用连累别人;他选择了离开这个世界,在新一年的凌晨,从窗台上纵身一跳,用他自己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对他而言,选择死亡,是生命最后的权利吧。他的人生,由他做主了。

这真的那么重要吗?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年轻时,总有太多的东西要去追求,有些选择理想、信念,有的选择权利、名誉。总要到后来才能发现,所有这些都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所有的意义都要依附于生命而存在。离开生命,无论爱情、自由、理想、金钱,都会变得苍白空洞。一旦死去,万物皆空。

但当时年轻。

看电影里马迪奥自杀前的那一段很难熬,我心里在呼喊——难道家人也不能帮助你吗,难道爱也不能让你得到救赎吗——不能,他还是死了,跳楼自杀。这让我很痛心。我到底止不住流出了眼泪。死的不是马迪奥,是我纠结着挣扎着的青春。

茱莉亚

茱莉亚和马迪奥其实是同一类人。只不过他们选择了不同的立场。

茱莉亚擅长谈钢琴,尼古拉就是被她的乐声吸引而相识,之后两个人在一起,生了一个女儿。没有几年,随着工人运动的兴起,茱莉亚参与其中,为改善工人的处境积极奔走,最后为了完成组织内的任务离开了家,离开了自己的丈夫和女儿。

茱莉亚也在追随自己的信仰,也想让社会变得更好,不过这信仰却需要她付出代价。组织交给她的任务是去杀人,当又一次的杀人目标锁定到尼古拉的朋友时,茱莉亚终于露出了她的不忍。她去告诉目标人物,并表示想要见自己的女儿一面。尼古拉为了阻止茱莉亚继续偏激的行动,报了警,茱莉亚被捕入狱。

在狱中的那些年,她拒绝尼古拉的信,拒绝和女儿见面,也拒接音乐。她还是那么倔强。包括出狱后,他也一直躲着家人,一个人到陌生的地方去工作。直到最后,女儿莎拉找到她,告诉她自己怀孕了,想听她为自己弹奏一曲。我在想,当一个女人听到自己的女儿说怀孕了,是怎样一种心情呢!生命在流逝,也在延续。

茱莉亚犹豫片刻,终于再一次弹起了钢琴。她的手指在琴键上跳跃,时光流转,过去这么多年,她终于愿意与生活和解了。

米莱拉

米莱拉是电影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女性。她勇敢而不偏激,温柔又不软弱,善良而坚持。她是个摄影师,因为马迪奥的一句话就勇敢地去了罗马工作,也在那里和马迪奥重遇。两人相恋。马迪奥有他的挣扎,他推开了米莱拉,最终自杀。米莱拉因为这一段短暂的情缘怀孕了,她勇敢的生下来了孩子,并独自抚养他长大。马迪奥去世,那个孩子便显示出了一个女人全部的慈悲和深情。

后来尼古拉找到她,她也很乐意让孩子与父亲家的亲人相认。并且很善良的让尼古拉的母亲留下来同住,陪伴着老人。

她活的很潇洒,也很认真。

尼古拉

我有意放在最后写尼古拉,这是一个让我很欣赏很满意的男人。如果用一个词去描述他,西方叫绅士,中国说儒雅。

在看电影的时候,看到弹幕很多评论马迪奥很酷很帅、尼古拉软弱,我就想笑。尼古拉并不软弱,相反,他很坚强。当父亲离去的时候,他要安慰因没去见父亲最后一面而悲痛内疚的马迪奥;当茱莉亚离开的时候,他要一个人照顾才三四岁的女儿;当马迪奥死后,她要支持悲痛欲绝的母亲。所有这些他都做的很好。其实他也很敏感,他也会悲伤,多少次夜里他一个人躺在客厅的沙发上默默流泪,但他还在坚持。生活给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而他包容了所有的苦难,然后尽自己之力去温暖身边的人。对于女儿、对于母亲、对于陷入狱中的茱莉亚、对于马迪奥和米莱拉,他无不尽心。尼古拉的感情就像冬日的阳光、春天的风,温和舒适,没有逼迫,没有压力,没有攻击性。这便是尼古拉的温暖和包容。

同样是面对局势的动荡、社会的不安,同样是面对污浊不堪的现实,马迪奥和茱莉亚都想为改变社会做些什么,一个自杀了,一个不惜去杀人,但社会并没有改变。尼古拉没有采用这种极端的方式。他一直在做救助受虐精神病人的工作,温柔的坚持。还记得在他考试的时候考官说他富有同情心,这不是尼古拉投其所好,而是他善良的本性。电影中很少见尼古拉发脾气,也很少见他和别人起争执,是,真正坚强的人不需要逼迫别人妥协,他知道怎么和解。

马迪奥是倔强的,是骄傲的,是勇敢的,也是叛逆的。他以一个抗争者的姿态面对这个世界。他代表的是那想要改变世界、想要控制一切又永不妥协的青春。如果你还很年轻,你应该会喜欢他,他的勇敢,他的坚持,包括他对待世界的方式。你大概要到一定的年纪,有了一定的经历,你才懂得欣赏尼古拉,他的温和,他的柔韧,他的悲悯。尼古拉同样敏感,但不会固执地抗拒这个世界的苦难,他不纠结,他愿意接受,并付出努力和行动,一点一点的,用生命里流动的情感去抚平创伤。他愿意面对现在,也不惧怕未来。他是一个跟生活和解的人,所以他能好好的活着。

有人评论说电影应该叫《惨淡人生》,固然电影中有告别有矛盾有辛酸有悲伤,但世事总是美好的。这是说给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