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教你,为人处事正确的方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9
《道德经》说:

不事先加入自己的偏私执念,所以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不以一己之念代替别人的想法,才能显示出别人真正的意图,不自己夸耀自己,反而得到了功劳,不自高自大,才能得到长足的进步。

而现实生活中却是,人们有了点成绩或者只是做了点事,就生怕别人不知道,一定会明里暗里地去显示自己。

有人会说,如果自己不说,别人真的会不知道。

也许是,但是,这重要吗?

如果你真的生活在,做出了成绩自己不彰显,别人就不知道的地步,那么,那个地方的人是不明事理的。

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愚昧,他们缺乏智慧;另一种是自以为是,他们只在乎自己,内心对他人缺乏尊重、漠不关心。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你会过得很累,而且自我彰显会慢慢地迷失自我。如果是第二种情况,你的自我彰显可能就会造成他人的嫉妒、憎恨,他们不仅不会肯定你,还可能会认为你矫情、爱显摆。

人都一样,人们不喜欢自以为是的人,不喜欢自我彰显的人,哪怕自己就是那样的人。人们都喜欢脚踏实地、实心做事的人。

有的人本身就是自以为是、自我彰显的人,他们一旦遇见与自己一样的人,他们不会臭味相投,而是会把对方放在竞争对手的位置,哪怕表面上表现的多么虚假,多么迎合,但在暗地里会做出敌对的行为。

昨天我们说道:善行者无名,唯质朴是从。

善于做事的人,不以名利、欲望为主导,而是把精力专注于朴素事情的本身,只为了做好这件事而已。

所以,当下我们缺乏的就是实心做事的心态。

应该怎么做呢?

《学经》说:

也就是说,我们做事不要为了贪图功劳,不要为了贪图名利,不要以自己的想法或先入为主的观念去为人处事。

为什么要这样做?

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你做事只为做好这件事,而不去想利益的得失,不去担心有人会分走你的一杯羹,这样你就能心无旁骛的专心做事,这样你更能看透事物的本质,你的精力也更能投入到所做的事情当中,你的内心是清净的。

说一个与其相关的例子:

很多人在安静的环境中做事效率比较高,而在比较嘈杂的环境中却无法集中精力,自己的感官总会被外界的环境所影响。

这就是因为平时缺少在复杂环境中锻炼专注力,其实,提升专注力方法很简单,只要“不自是、不自彰、不自伐、不自矜”就行了,注意力自然就放在了当下所做的事情之中。

二、这能使你很好地锻炼自己的心性,收敛自己的的偏、执、妄。你自身的能量也会随之增强。

三、别人会获得“安全感”,你会获得别人的“信任”。

这一点可能很多人不太理解,其实道理也很简单。

如果你与一个人合作,这个人总是自以为是,总是自我彰显,总会邀功。你什么感受?

你会很不舒服,你会把很多精力放在提防、监督他的言行上面,因为他对你来说是一个风险。他会使你不安,甚至成为你的心病,因为你担心他不一定什么时候就坑了你。

但是,如果跟你合作的人很实在,他为人很低调,做事很踏实、稳重,你又是什么感受?

对他放心,无比的信任。

因为他为人处事的方式不会对你带来侵害的风险,你有了很足的安全感,再加上他实心做事,所以,你会对他非常信任。

同样的道理,当你通过不断地“弱自功、弱自是”从而做到“不自是、不自功”,甚至做到“不自伐、不自矜”,那么你反而会功成名就。

《道德经》说:

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得以生存,这不就是因为无私么,反倒成就了自己。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人处事却是自以为是、自我彰显、自高自大,所以,越是争越是得不到,人们只能在求而不得之中苦苦挣扎。

如果你转换观念,放下心中的执念,专心做好当下的事,在实践中“存实去虚”,脚踏实地只为做好当下的事,你的人生就会豁然开朗。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