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的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7

1. 五柳先生传的文言文练习

译文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

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用它做了自己的号。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连饭都忘了吃。他有嗜酒的天性,因为家里穷,所以经常没有酒喝。

亲戚朋友知道他有这种嗜好,有时摆了酒叫他来喝。他一来就要把酒喝光,希望一定喝醉。

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阳光。

粗布短衣上面打了很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然自若,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了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从这句话看,他应该是五柳先生这类人吧?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

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吧?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满着虚伪与欺诈。

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官场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俭朴的生活。长于诗文辞赋,多田园诗。

其诗文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

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作者正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己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生平陶渊明(365~427),东晋浔阳柴桑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

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对他的评价还有隐逸诗人,靖节先生。

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主要内容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

总结“不”(否定句)的作用: 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概括第一、二段的内容,体会朗读语调的轻微变化第一段:写五柳先生的生活(包括性格、志趣等) ——描写、陈述——舒缓陈述的语调第二段:赞语(对五柳先生精神风貌) ——评论——赞叹抒情的语调总体概括五柳先生:性格: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生活:环堵萧然, 晏如也志趣读书:环堵萧然, 晏如也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写文章:常著文章自娱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整体感知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沈约《宋书·隐逸传》和萧统的《陶渊明传》都认为是“实录”。

从传中写五柳先生的志趣爱好及思想性格等来看,与陶渊明其他诗文中表现的性格相同,自传说是可信的。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文章在讲述了“五柳先生”这个名号的来历之后,便以一句“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接着作者便开始讲述自己在隐居生活中的乐趣:“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环堵萧然”“晏如也”,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了出来。文末的赞中称五柳先生好像是上古的无怀氏、葛天氏之民,是对他高洁人格的再度赞扬。

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正如钱钟书所说:“‘不’字为一篇眼目。”“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

钱先生说:“岂作自传而并不晓己之姓名籍贯哉?正激于世之卖声名、夸门第者而破除之尔。”(见“有关资料”《钱钟书论〈五柳先生传〉》)下文的“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等,王夫之《思问录》评论说:“言无者,激于言有者而破除之也。”

正是因为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糅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赏析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大家,诗歌独开一派,散文造诣也很高。

北宋欧阳修便对他很倾倒,曾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一篇而已。”其实不只《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以及《五柳先生传》等,也都是好文章。

年代距陶渊明不算很远的南朝人沈约和萧统,都说陶渊明写《五柳先生传》是用以“自况”,当时人视为“实录”。这话是有道理的。

《五柳先生传》所写,都可以从史传和本集有关作者的记事中得到印证。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五柳先生传》就是作者的自画像,这是读本文首先应该把握的。

陶渊明的一生虽然主要是在田园中度过的,从同时代的人起就把他称为“幽居者”,但他却是一个有壮志和用世之心的人物。在《杂诗》里,他自言“少壮时”,“猛志。

2. 古文《五柳先生传》的译文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东晋)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1],亦不详其姓字[2]。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3]。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4];每有会意[5],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6],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7],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8],不蔽风日,短褐穿结[9],箪瓢屡空[10],晏如也[11]。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12]:黔娄之妻有言[13]:“不戚戚于贫贱[14],不汲汲于富贵[15]。”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16]?酣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17]?葛天氏之民欤?

译文一:

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弄不清他的姓名。他的住宅旁边植有五棵柳树,因此就用“五柳”作为他的别号了。五柳先生安闲沉静,不好言谈,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但不执着于对一字一句的琐细解释;每当读书有所领悟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生性嗜好喝酒,但因为家贫就不能经常得到。亲朋好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备酒招待他。他前去饮酒时总是开怀畅饮,直到大醉方休;醉后就向主人告辞,从不以去留为意。他的住室四壁空空荡荡,破旧得连风和太阳都无法遮挡,穿的粗布短衣打满了补钉,饮食简陋而且经常短缺,而他却能安然自得。常常以写诗作文章当娱乐,抒发自己的志趣。他能够忘掉世俗的得失,只愿这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这样述说自己的丈夫:“不因为处境贫困而终日忧心忡忡,不为了追求富贵而到处奔走钻营。”推究她所说的话,五柳先生不就是黔娄那样的人物吗?饮酒赋诗,满足自己的志趣,这不是成了生活在无怀氏、葛天氏时代里的人了吗?

译文二:

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和字。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于是用“五柳”为号。性情闲静,说话不多,不羡慕名利。喜欢读书,不追求过细的理解(这里指不拘泥字面,只求理解文章的精神实质)。每次对精神旨趣有所领会,便高兴得忘了吃饭。性格酷爱喝酒,家境贫穷,不能常得到。亲戚老朋友知道他这样,有时就准备酒宴邀请他。前往饮酒总是把酒全部喝完,事先便打定了主意必醉。每次喝醉了酒,退席下来,说走就走,一点也不留恋什么(曾:语气助词,与否定副词“不”连用,以加强否定语气)。房屋四壁空荡荡的,挡不住风雨也遮不住太阳。粗布短衣破破烂烂,打有补丁,盛饭食的圆形竹器、水瓢经常是空的(指缺吃少喝,饮食不周),安然自若。常写文章使自己欢乐,稍稍表达出自己的志趣。从内心深处忘却名利荣辱等(指一点也不放在心上),用这种超然世外的态度来度过自己的一生。

赞(史传体文章结尾部分的评语)道:黔娄的妻子有这样的话,“对贫贱不悲伤忧愁,对富贵不渴望追求”,体味一下这两句话,五柳先生就是黔娄这一类人吧!饮酒赋诗,使自己的情志得到欢乐。(五柳先生)是无怀氏时代的百姓吧?(或者)是葛天氏时代的百姓吧?

3.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五柳先生传”的原文和翻译,谁有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hào)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shì)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zhé)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céng)不吝(lìn)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hè)穿结,箪(dān)瓢(piáo)屡空,晏(yàn)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qián)娄(lóu)之妻有言:“不戚(qì)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衔觞(shāng)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yú)?葛天氏之民欤?先生不知道是哪个地方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和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它作为(自己的)号了。

(先生性格)闲适沉静且少言寡语,不羡慕荣华利禄。爱好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便高兴得忘了吃饭。

(他)天性特别爱好喝酒,但因家贫而不能常得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有这种嗜好,有时摆了酒来招呼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喝醉了便回家,竟不会(假装)舍不得。简陋的居室里空荡荡的,不能遮蔽寒风烈日;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乘饭的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空如也,(可是)先生都泰然处之,安然自若的样子。

经常写文章为乐,(从文中)充分显示了自己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的东西放在心上,凭这些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

(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上古葛天氏时候的百姓吧?希望帮到你。

4. 【急求八下文言文《五柳先生传》和《马说》的停顿(全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5. 文言文《五柳先生传》

[编辑本段]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shì)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zhé)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céng)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dān)瓢屡空。

晏(yàn)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qián)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极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yú)?葛天氏之民欤(yú)?译文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

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用它做了自己的号。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贪图荣华富贵。

他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有嗜酒的天性,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

亲旧朋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摆了酒叫他来喝。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阳光。

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

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从这话看来,他该是五柳先生一类人吧?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统治下的百姓吧?”。

6. 古文翻译 五柳先生传

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1〕,亦不详其姓字〔2〕。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3〕。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4〕;每有会意〔5〕,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6〕,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7〕,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8〕,不蔽风日,短褐穿结〔9〕,箪瓢屡空〔10〕,晏如也〔11〕。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12〕:黔娄之妻有言〔13〕:“不戚戚于贫贱〔14〕,不汲汲于富贵〔15〕。”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16〕?酣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17〕?葛天氏之民欤?

——选自中华书局排印本《陶渊明集》

译文

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弄不清他的姓名。他的住宅旁边植有五棵柳树,因此就用“五柳”作为他的别号了。五柳先生安闲沉静,不好言谈,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但不执着于对一字一句的琐细解释;每当读书有所领悟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生性嗜好喝酒,但因为家贫就不能经常得到。亲朋好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备酒招待他。他前去饮酒时总是开怀畅饮,直到大醉方休;醉后就向主人告辞,从不以去留为意。他的住室四壁空空荡荡,破旧得连风和太阳都无法遮挡,穿的粗布短衣打满了补钉,饮食简陋而且经常短缺,而他却能安然自得。常常以写诗作文章当娱乐,抒发自己的志趣。他能够忘掉世俗的得失,只愿这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这样述说自己的丈夫:“不因为处境贫困而终日忧心忡忡,不为了追求富贵而到处奔走钻营。”推究她所说的话,五柳先生不就是黔娄那样的人物吗?饮酒赋诗,满足自己的志趣,这不是成了生活在无怀氏、葛天氏时代里的人了吗?

【注释】

〔1〕何许人:何处人。也可解作何等样人。〔2〕姓字:姓名。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冠后另立别名称字。〔3〕号:古人除名、字之外,还有别号。〔4〕不求甚解:指对所读的书只求理解精神,不执着于对一字一句的解释。〔5〕有会意:指对书中的意义有所体会。〔6〕如此:指上文所说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7〕造:去、到。〔8〕环堵(dǔ赌):房屋四壁。堵,墙壁。〔9〕短褐:粗布短衣,穿结:指衣服破烂。穿,破。结,缝补。〔10〕箪(dān丹):盛饭的圆形竹器。瓢(piáo嫖):舀水的葫芦。〔11〕晏如:安然自得。〔12〕赞:古人常用于传记体文章的结尾处,表示作传人对被传人的评论。〔13〕黔(qián前)娄:春秋时鲁国人,无意仕进,屡次辞去诸侯聘请。他死后,曾子前去吊丧,黔娄的妻子称赞黔娄“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忻忻于富贵。求仁而得仁,求义而得义。”〔14〕戚戚:忧虑的样子。〔15〕汲汲:极力营求的样子。〔16〕极其言:推究她所说的话。兹:此。指五柳先生。若人

7. 跪求一篇模仿《五柳先生传》的文言文自传,250字左右.本人女,14

此女子怪哉,好浮想联翩,天马行空,每有会意,便仰天长笑,旁人冷眼相待.或与君同乐,独乐,与人了,孰乐?但凡如此,母叱咄,曰:“何功之有哉?好读书,亦为正解!” 少时口才颇佳,胡编乱造之.莫名其妙嗜其写作,笔耕不止,做无畏状.但对名人名书少知之.张冠李戴或无头冤案时有发生.愿日积月累有待提高.头脑清醒,未尝不以为荣.发挥口才之能,善辩论,好狡辩,争其理,老少通吃,自视不差.然不配于行家相媲,否则自行惭愧.尝学几日素描,赢口头炫耀之资本.本事亦在临摹,便不了了之.此女子生性豁达,然粗心不在话下.其师常训之.训之过,颇感不满,便碎碎念之.殊不知,从者殆而.生性乐观,好强.某君曾曰:“不戚戚于琐事,不汲汲于功名.隔壁窈窕淑女,学之!”现如君所见.此女奈无笑不露齿,温婉静秀之势.自古东施效颦,衰之.此女子曰:“呜呼!芙蓉姐姐上身乎?”。

8. 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从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解释 先生不知道是哪里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与表字。宅边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

他安安静静不爱说话,也不贪慕荣华利禄。他爱读书,从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他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便高兴的忘记了吃饭。

他生性喜欢喝酒,因家境贫穷而不能常常得到。亲戚朋友知道他这样的情况,有时就置办酒食来邀请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他醉了就回去,竟不会舍不得离开。简陋的居室里空荡荡的,挡不住寒风与烈日。

粗布短上衣上打着补丁;饭篮和水瓢里常常是空的,但他还是安然自若。他常写文章自我消遣,稍微流露出自己的志趣。

不将得失放在心上,凭借这过完一生。 赞说:黔娄的妻子有这样的话:“对于贫贱不忧虑悲伤,对于荣华功名不匆忙追求。

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所抱定的志向感到无比快乐。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呢?还是葛天氏时候的百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