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登禹壮烈殉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15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侵犯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抵抗。军长宋哲元任命赵登禹为南苑指挥官,他坚守南苑,与副军长佟麟阁共同指挥抵抗。7月28日,日军大举进攻,我军力量劣势明显,尽管如此,赵登禹临危不惧,亲自率领30多名卫士与日军激战。在接到撤退命令后,他决定带领部队向大红门方向,但途中车辆被日军火力封锁。赵登禹不顾自身安危,坚持指挥,不幸在御河桥处被炸,腿部重伤。他含泪告诉传令兵,即使牺牲,也要让母亲知道他为国捐躯,说完便英勇牺牲,成为抗日战争中第一位殉国的师长。


赵登禹的牺牲得到了政府的高度认可,国民政府追授他陆军上将军衔。抗战胜利后,他的遗体被安葬在卢沟桥畔,卢沟桥畔的道路也以他的名字命名,以示纪念。赵登禹的事迹在抗日战争纪念馆被永久记载,他的英勇精神被中国人民深深怀念。在抗战期间,他的遗体被方丈义藏将军秘密收殓在龙泉寺,直到抗战胜利后才得以安葬。新中国成立后,烈士证书和陵墓的重建都展现了对赵登禹的敬仰和纪念。


尽管赵登禹的陵墓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破坏,但他的英雄事迹和精神始终被铭记。1980年,赵登禹烈士墓在卢沟桥城东文子山重建,成为了重要的烈士纪念建筑,至今仍矗立在那里,仿佛守护着北京的大门,提醒着后人勿忘历史,铭记英雄。
扩展资料

赵登禹(1898—1937),字舜臣,汉族,陆军上将,民族英雄,山东菏泽赵楼人(今菏泽牡丹区牡丹办事处)。少年时因家境贫寒,未入私塾读书,在家务农并师从武术名家朱凤军练习武术。1914年加入冯玉祥的部队,后任冯的随身护兵。1926年参加北伐。1933年,任第29军第37师第109旅旅长,后任第132师师长。后在抗日战争(七七事变,卢沟桥保卫战)中壮烈殉国,是抗日殉国的第一位师长。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