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蟋蟀的斗蟋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3

挑选蟋蟀有2种标准:一种是挑选鸣叫的蟋蟀,另一种是挑选打斗的蟋蟀。  选择以鸣叫为主的蟋蟀,应选头和身形不太大的个体,背阔,翅长,翼厚,触须完整,尾须整齐,叫声洪亮,频频鸣叫。这里只介绍用以鸣叫玩赏蟋蟀的要求。  有一种被饲养者称为“虚虫子”的蟋蟀,它不善于打斗,却老是振翅鸣叫,甚至斗败了也振翅鸣叫。这种蟋蟀,为专挑打斗型蟋蟀的饲养者所淘汰,但它却是挑选鸣叫型蟋蟀的饲养者最喜爱的类型。  至于蟋蟀的鸣声,有音色浑厚凝重的,有声调高尖清脆的,也有鸣声微弱且略带嘶哑的,这要饲养者不同的爱好来进行选择,各有所爱,并无谁好谁坏的区别。
蟋蟀相法——头部论   一、头部论
蟋蟀的斗性显示于头,头的形状很重要,品级高低、优劣也显现于头部。
1.寿星头。为最上品,是一种长圆头,星门及头向前凸起,酷似老寿星而得名。  2.大圆头。也称珍珠头,菩提头。要四面高大结绽直而圆大,也是头形中的上品。  3.小圆头。与大圆头仅大小区别,也要圆绽,配长衣和拖肚易成将,属一般头形。  4.四方头。两边有棱角的便是,俗称:四字头,也属一般头形,青黄虫居多。  5.尖头。星门突出成尖形,紫虫为正配,其余出将少。  6.算盘珠头。也称柿子头,主要是面部扁平,横端显突的,属下品头形。  7.浅头。头根短,面部平,也有配长项凶顽,但属下品头形。
从构造来研判,头的内部因为咬肌发达而要有生长空间,因此虫王、元帅大都长有星门突出,头圆大等特点(当然也有例外),和古谱中寿星头为最好的结论是一致的。
二、头色
主要是指顶部和额部这两个部分。头色不分,必为下品。无论青、黄、紫、白一定要分清,主要是这样来分的,额部色要深于顶部,但并不是完全不同的二种颜色,额部头色黑亮于一般的,底板也好于一般,头色的特征在脑盖上,额线以上斗丝中间及斗丝左右所在之处为脑盖,脑盖上的色分清了,再与斗线相配,加顶门上的色,三者综合,可以来定虫属于何种色络了。
三、斗丝
俗称顶线、脑线、麻路。斗丝是虫品级高低的重要体现之一,直者为斗丝,枝生杈为麻路,黄色的为金斗丝,白的叫银斗丝。斗丝应该细直隐沉,两边清晰为上品。斗丝要生得开阔,越开阔落口越重。斗丝的形相必须和它的品种相吻合,斗丝和麻路,斗丝和耳环,错综复杂,有一定的规律,又有很多反规律的经验,如斗丝应该细直隐沉两边清晰为上品,但金鼎却要配短斗线,白紫就更奇怪了,斗丝要粗而白,浮在头上,说明各种情况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践才是检验的唯一标准。
四、眼
蟋蟀的眼要有光泽,黑如点漆,突出于额角者为上品,如果生于面门,当然名贵。眼角起成方者,其性必烈,落口沉重,超出一般。眼还有许多花色品种,如黄、红、白蓝、绿,还有两眼不同色的日月眼,阴阳眼等,均为小异。
五、须
须以粗长活为上品。粗则牙壮,活则虫烈,四处寻斗。凡出斗一次,双须同时短去少许为脆须,多健斗。须一节一节的,有相间花色的,也有一色的,是蜕化中形成的,也是名将。赤须粗长为真相,红如血,世所罕见。鸳鸯须要鸳鸯牙为真相,余则一般。蝴蝶须能收放自如的为真相。须中间有一疙瘩或上半截细下半截粗为结须,亦贵。
六、脸
顶门以下牙根以上的部分为脸,脸包括:眉毛、星门、须根、眼、门槛。
先讲眉毛,眉毛要细,断者贵,眉毛的色要与斗丝逆色,正如谱上所写金抹额配银斗丝,银抹额配金斗线,细微之处,非实践才能体会!又有一像一把长尺横在额上,闪闪发光,要配深色的虫才能成将,粗眉大多难成才,但如粗眉嵌星,金鼎、玉鼎也有称雄虫林的。其二是星门,又叫太极图,圆整突出为上品,万中难见一二,但星门总以大突为上品,大多数虫都有一拖头,名“漏正”,就是我们常说的“拖鼻涕”,谱上皆不取,但却多将帅有拖涕,不知何故?再就是须根,也叫夜明珠,要圆大白而亮泽,晶莹欲滴,为上品。最后说门槛,最佳的脸是无门槛的,如一黑平面,铁板一块,且光亮如漆,此种脸为上上品,极少见,大多有一至几条门槛将脸划分,且有高低,黑门槛一条也属可取,有红色的为红门槛,白的是花露纹,谱上皆不选,但近些年来,北虫中有立盆底的竟是红门槛花露纹,是进化?变异?不得而知!
七、牙
每只蟋蟀都有门牙和衬牙,衬牙生于门牙内,是蟋蟀专吃食用的,门牙也称斗牙,是用来吃食和格斗的,斗牙品种繁多,可从牙品、牙色、牙形来判断优劣好坏。
(一)牙品  1.钢牙。也称墨牙。色如乌金,黑而发亮,是牙的最高品级,实际上从科学角度讲是硬质的体现。一般形小,也有长大的,我们市场上多见的深紫色近黑的不是此品种。  2.灰茭白牙。俗称死人骨头牙,白而无光,成灰白色,一般形四方而粗壮,硬度仅次于钢牙,生就此牙
,不论形色,虫皆为上品(因生就此牙需极干环境)。  3.紫花钳。紫红色而有纹或斑点,挂黑色直线的为紫降香钳(黑色直线要从头至底,不能间断,为上品牙。  4.红牙。有深浅之分,有大红牙、淡红牙、深红牙等,一般市场上多见。  5.白牙。也称银牙,种类多,有糯米白牙、烟熏白牙、老白牙、芝麻点白等,市场上也多见。  6.黄板牙。这是最普通的牙,大概平均二条虫中就有一条,要色油黄亮为上品,其余一般。  7.花牙。大多为下品,也有上品,这是一种较难识别的牙。(以后会细说)  8.铁门闩。大多出现在白牙和黄板牙,其他牙色少见,有黑色纹横截牙面(一定要黑色)有单只牙,也有双牙,皆为上品,黑色纹横截显示其里面硬度高。  9.蛋牙。不论左右,有蛋形突出黑点,要越大越突出越好,如是圆形或不突出,比不是真。  10.铜铡刀。一牙大一牙小或两牙同样大小,一只牙生就不动,一只牙启闭正常,一定要不露牙根,为异品牙中的上上品。  (二)牙色  牙色也较难分辨,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之说,我个人的看法是有黑色斑点及条纹的,不拘泥润泽还是无光泽,都是硬的体现,虫出产地不同,土质不同,牙的色泽会不同,要牢记,虫色干度与牙硬度成正比,这是局部与总体的关系。  (三)牙形  是很重要是一环。不露牙根为首,凡为将者,必不露根;钳档要小,开合要迅速,犹如拳击中手的伸缩快慢,动作迅捷,不容对方还手(口),切记!  11.牙唇。称饭板,铁锚,最上品的是小牙唇,其形细而长,从牙根垂直至牙尖,边缘镶有黑线,又名铁牙门。其他有一般牙唇和大牙唇,皆属一般,市场多见。  12.水须。也称饭须。 首先,蟋蟀的养户们参赌前把蟋蟀送到选定的棚户,蟋蟀必须先用萝卜熬的水洗澡,再在棚户里公养5天(有些蟋蟀是服了兴奋剂进来的,这样能有效预防!),由赌场的工作人员代劳,养户不得动手操作(防作弊)。
5天后,蟋蟀就能“合法”参与打斗了。斗蟋蟀前,虫主先把自己选好的准备打斗的蟋蟀由工作人员拿到指定的桌上,由工作人加食,水。
一小时后,开始给蟋蟀称重量(电子秤,能称黄金的),重量单位叫“斟”。相差2斟属于正码(一个重量级别)。例如28和30,41和42就能斗了。35和38就不可以了。在蟋蟀配对打斗前必须先称重,然后翻牌看由大到小还是由小到大来配对,以示公平。配对时有相同重量的蟋蟀先配。
然后,把蟋蟀放进斗栅了。
场中共有3人,裁判与2个蟋蟀的主人,行话就叫作“3草2别头”。
第一,裁判让打斗双方用由棚户提供的草撩拨蟋蟀的打斗性,待2虫起叫后(1分钟为限,如有一方到时不叫也得开打)起闸开斗。在打斗过程中,双方不得用草。
第二,打斗中2虫分开,双方开叫(相差不过3秒)平,继续比赛;如一方开叫,赢半局。失局的一方可用草撩虫的斗性(15秒为限),如有斗性则继续。如无斗性,则输一局。再继续用草撩虫(1分钟),到时能斗,起闸继续;不再有斗性,则输全局。
第三,如蟋蟀在先失半局后反败为胜,夺回半局,其余如上所述。也有先失一局后转败的,也如上。
第四,也有双方各失一局的,俗称“双爆局”。在2虫打斗时,在2虫跌(分)开时,不管哪方开叫即为赢。哪怕输的一方还能继续在打斗亦无用了。注:双虫分开需有一寸(以上)的距离,俗称寸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