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山镇的社会事业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7

为了给群众创造更好的活动条件,近年来,虞山镇为镇区两百多处晨(晚)练点解决了场地电源、灯光等实际问题。一些文化项目也纷纷实现扩容升级,全镇健身路径达到150套,篮球场、乒乓室、室内健身房、棋牌室总面积达4.8万平方米;辖区内体育场馆定期、定时对社会开放。
2006年,虞山镇在少年之家内设置了镇文体中心。随后,7家管理区文化站各站配备图书室等配套设施,琴湖、虹桥还建成文体中心。随后,全镇47个行政村,57个社区居委会也都相继成立了村(社区)级的文化中心(室),管理区一级文化站负责帮助指导村(社区)开展活动。于此同时,虞山镇每两年举办一次“虞城金秋”文化系列活动,丰富民众文化生活。
虞山镇特色团队之一虞山国乐团创建于2001年,其艺术质量在众多团队中名列前茅。虞山京剧队多次参加市、镇重大活动演出,并常年坚持在沙家浜景区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演出。朝阳花艺术团努力打造具有历史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的少年文化团体。
1987年,常熟恢复成立虞山印社,至今硕果累累。收集整理、编印出版《林皋印谱》、《赵古泥印集》等数十部专著,印社社员赵林、言公达、归之春、吴苇等中国书协会员的篆刻作品经常入选《国际篆刻艺术交流展》、《全国印社联展》等国内外大型赛事并屡屡获奖。社员作品、书论文章散见《篆刻字典》、《中国书法》等国内外数十种专业刊物上。虞山篆刻艺术作为乡土教材进入学校第二课堂。 常熟是国家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自仲雍(虞仲)、言子(言偃)启蒙于前,历代名人继起于后,教育事业历来发达。
早在春秋时期,言偃就北上求学于孔子门下,并把孔子之道及中原文化传播于东南吴地,后人尊之为“道启东南”的“南方夫子”。宋至和年间(1054—1055年)城区设立儒学(县学)。元元贞二年(1296年)一度升为州学,至顺二年(1331年)建文学书院。此后“学者益众”,官办、私办的县学、书院、社学、私塾等日趋兴盛,绵延不绝。由此,科举时代,镇域内出了许多状元、进士。清代末年,西方的办学方式逐渐东传。光绪四年(1878年),天主教于城区颜港教堂办教会学校,开启办新式学堂的先例。光绪二十三年,丁祖荫等在塔弄学爱精庐创立中西学社,次年于社庐创中西蒙学堂(今塔前中心小学前身),为邑人办新学之始。此后新学日益昌盛,女子学堂、蒙养园(幼儿园)、师范教育相继产生。宣统三年(1911年),城区共有公、私立小学19所。其中高等小学2所,两等小学6所(3所为女子学校),初等小学11所。
民国12年(1923年),城区开办第一所中学。至抗战前发展到3所,其中两所为私立。常熟沦陷后,不少校舍被日伪占用,学校设施遭到破坏。敌伪还利用学校进行奴化教育。抗日战争胜利后,教育有所复苏,但由于战乱,学校处境艰难。民国37年,城区有公私立学校学生7716人,占学龄儿童总数(23113人)的33.38%。1949年4月常熟解放,军管会接收旧政权时,共有小学48所,其中私立6所;中学5所,其中私立3所。5月市政府成立后,对原有城区范围进行调整(划去了大义、谢桥、葛城三个乡),至1950年春季,全市共有小学28所,其中私立6所,教职员207人,在籍学生5903人;中学5所,其中私立3所,教职员129人,在籍学生1991人。
成人教育方面。民国6年起推行民众教育,在寺前于公祠成立县立通俗教育馆,创办通俗义务夜校。民国16年9月,县通俗教育馆改为海虞市民众教育馆,迁新公园(今虞山公园)。民国17年,城区设立识字运动宣传委员会,并在逍遥游演讲厅(现西门军营所在地)举行各界人士宣传识字运动大会。民国24年,统一机构,重订普及方案,民众教育分成识字教育、生计教育、公民教育、健康教育、家事教育、休闲教育六大类。民国25年,撤销中心民教馆,改设中心民校,附设识字班,实施“壮丁训练”和以“强迫识字”为中心的“公民训练”。民国26年迫近抗战,各项活动奉令结束。民国28年,常熟沦陷时期,伪第三科设立通俗讲演所。次年,改组为民众教育馆,主要是配合伪政权进行奴化教育。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建民众教育馆,先后开展过一些小型体育、图书巡回阅览等活动。民国35年,国立社会教育学院附属师范附设民众教育馆1所,开办实验补习班、扫盲班及民众夜校,终因政府腐败,国力贫乏,收效甚微,文盲依旧充斥社会。
建国后,教育发展步入正规。1951年,全市小学达42所,176个班,在籍学生8050人,中学4所(淑琴中学并入他校),50个班,在籍学生2697人,其中高中10班,学生459人。1958年撤市建镇时,有小学44所,246个班,在籍学生达11988人,中学5所,104个班,在籍学生达5605人。建镇后,中学由县教育局直接管理。成人教育方面,1951年全市有职工业余学校39所,96个班,学员3408人,市领导费铭铄亲兼常熟市工人业余学校校长。郊区冬学共办22个班,学员1285人。1952年又全面推广速成识字法。随着生产的发展,教育工作步上正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文化大革命”使整个教育事业遭到前所未有的摧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教育发展重新步入正轨。1986年起虞山镇小学的入学率、巩固率都达100%。1987年从翻建报本中心小学教学楼开始,全镇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1992年通过了省九年制义务教育达标验收。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虞山镇逐渐成为高标准扫盲合格镇。1997年虞山镇被评为江苏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先进镇。
2013年,虞山镇不断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分三期对昆承小学及幼儿园实施改扩建,使学校实现8轨的办学规模,成为虞山镇办学规模最大的小学之一。随着新校舍的启用,东南片区入学、入园难的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与此同时,星城小学幼儿园改扩建、虞园小学运动场改造、谢桥中心小学外墙整饰和元和小学食堂屋面翻建等工程也在开学前顺利完工。全镇新一轮校舍改造工程全面启动,少年之家小剧场、谢桥中学综合楼改造、大义中学校舍改造和运动场搬迁等校园工程已列入计划,目前正在分步实施。
此外,虞山镇重视校园抗震安全加固工程,对新区、虞园、莫城小学食堂实施抗震安全加固工程。虞山镇对校舍陈旧的弄堂小学报本小学实施逐年停止招收新生,分步撤并至义庄小学,今年将四、五、六三个年级的九个班级整体并入义庄小学,近400名学生将在义庄小学新校园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习。 虞山镇自宋以来,历代名医辈出,中医药称盛。早在清光绪9年(1883)就有西医个人开业。民国6年(1917年)城内首创私立医院。民国9年,博爱医院首行住院接产。民国23年,县政府始设县立医院。民国26年初,城区有医院6所(其中公立1所),个体开业中医102人,西医72人。整个民国时期,急性传染病常年流行,还有血吸虫病、疟疾等肆疟于世,广大劳动人民处于缺医少药或无医无药的境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随着经济发展,常熟市在医疗保健、卫生防疫、妇幼卫生、血吸虫病防治等方面,都建立了相应的机构。1958年撤市建镇后,设立虞山镇卫生院,城郊、城南(琴南)乡(公社)建制后也设立了卫生院。60年代后期,城南、城郊公社各大队(村)兴办合作医疗,配备“赤脚医生”,建立村卫生室。一些镇属企业于80年代也先后增设卫生所。1993年增建虞山镇卫生防疫站。到1999年底,镇区范围内有大小医疗卫生机构138个(所),病床1767张,卫生人员3149人,其中卫技人员2590人,内正副主任医(药)技师174人。各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得以有效控制,50年代先后消灭了天花和古典型霍乱,白喉自1967年起已连续33年未发生,传染病总发病率由1963年的8780.26/10万下降至1999年的310.20/10万,血吸虫病经反复防治,到80年代中后期达到了消灭标准。妇幼卫生,在普及新法接生,开展女工保健、妇女病查治、儿童健康体检基础上,80年代起实施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确保了母婴健康。虞山镇还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使城乡卫生面貌大为改观,1995年获得了全国卫生城市称号。之后又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目标,继续深入开展创建活动。1999年,常熟达到了“国家卫生城市”标准。
“十一五”期间,是实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重要阶段,虞山镇在此期间基本实现新型合作医疗全覆盖。至2010年,全镇合医参加人次累计497768人,参合率占99.7%。同时积极协调,确保合作医疗基金按时到位,5年中,累计收缴合医基金8655.95万元,其中镇财政扶持4413.95万元,村集体1067.54万元,个人交纳3174.46万元,并在全市率先完成合作医疗基金的计划工作。五年中,累计补偿医药费20724.11万元,其中基金支付10126.16万元,共济支付10597.95万元,累计补偿2613734人次,医药费的及时补偿有效地减少因病致贫的发生。组织开展参合农(居)民的健康体检工作,共计应检人数累计94408人次,实检累计人数77338人次,体检率达81.91%,建立健康档案累计77338份,建档率达100%。此外,虞山镇还积极开展乙肝疫苗、麻疹疫苗免费接种工作与妇儿健康工程。
“十一五”期间,虞山镇制定并实施《虞山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2011年虞山镇拥有6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65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完成规划。其中藕渠、大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创建成江苏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兴隆、谢桥、莫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创建成苏州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清和坊、漕泾、金仓、小义、金山、方浜社区卫生服务站已创建成苏州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形成完备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2009年,虞山镇围绕创建标准,全面启动农村卫生现代化先进村、先进镇创建工作,使得29个村创建成常熟市农村卫生现代化先进村。全镇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纳入合作医疗定点服务机构实行联网,广大参合人员可手持医疗证、医疗卡,到市、镇二级定点服务机构住院,实现凭卡看病,网上审核,即时结报。 虞山镇自清末以来科技发展迅速,成果众多。
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莲墩浜开办造船厂。宣统元年(1909年)城内第一家色织厂虞兴布厂创办。民国2年(1913年)发电行业引进直流发电技术,碾米业始用动力碾米技术。民国10年强华布厂采用天津式脚踏铁木机,不久业勤、中兴等布厂又改脚踏机为动力机。民国20年常丰布厂率先采用不褪色的阴丹士林染料。1952年,在组织私营企业联营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纺织行业首先实现了半机械化生产。1956年常熟米厂形成了半自动化和自动化生产流水线,1959年又改建成日产3000包面粉的自动化车间。同年油脂化工厂改人力榨油为电力推榨,次年全部实行机榨。1960年新虞布厂革新的甩水机、汰纱机、浆纱机,使手工操作改为半机械化,产量大幅提高。国营常熟印刷厂改革成功自动四开机、打蜡自动添纸机、双面划线机、自动交板机、切角机、摺页机。1957年,衡器生产合作社研制系列台秤成功,改建为衡器厂。1958年,城南社会福利单位研制成铁氧体磁钢,次年组建成红旗磁钢厂。1963年,虞山机械厂研制成系列千斤顶,组建为千斤顶厂。60年代末,虞山镇城南轧纺厂研制成聚氯乙烯铝芯电线,1970年改建为电缆厂。1974年,虞山镇城东塑料社仿制成日式三线缝包机和低速缝包机后,改建为工业缝纫机厂。1980年丙纶厂试产丙纶长丝获得成功,后又研制生产有色丙纶低弹丝、多孔异型涤纶长丝、高阻燃丙纶B.C.F丝、丙纶超低弹丝。1982年,工业缝纫机厂研制成GK—15A、B型封包缝纫机。此后又相继研制成GK004型、GK9005型、GK41型、GK26—1型等系列高速封包机及GKS链板、皮带输送机、GDB自动定量包装机、GK/ZH—1型封包折边机。1991年,该厂完成国家八五重点技改项目831工程的核心项目一自动封口单元的研制任务。
诞生于虞山镇的特色技术有:
假捻工艺技术,1983年丙纶厂运用假捻工艺技术改变化纤的物理性能,增加弹性,形成卷曲、蓬松,手感柔软,使有色丙纶低弹丝的性能可与涤纶产品相媲美,且用途广泛,加工适应性强。1984年该厂经此工艺技术处理的有色丙纶丝产品,被确定为江苏省纺织新产品。
内燃烧砖技术,1973年城郊砖瓦厂推广内燃烧砖技术,利用煤渣等废料掺入泥中制砖,平均每万块砖的煤耗降低37.5%。
节煤技术,1959年常熟石灰厂采用窑内分层堆煤法、下稀上稠堆煤法;玻璃厂采用池炉加砌保温隔热墙、增加熔炉炉栅倾斜度、半边清炉底操作法,节省了大量燃料。
清蒸酿酒技术,1960年常熟酒厂推广清蒸酿酒技术,使酿造周期由原来的7天减少到5天,出酒率由原来的45%提高到56%。
电动机技术,1959年内衣厂15种脚踏缝纫机改装电动机,油脂化工厂用电动吊锤榨油,农业机械厂始用电动行车。60年代末,郊区普及电力排灌站,推广电动脱粒机。70年代纺织行业开始更新织机,广泛使用车头电动机。
冷挤压技术,1975年标准件厂研制成功Z47—12多功位联合自动冷墩机,改原来的热冲为冷挤压,生产一件M12螺丝由原来的3.7分钟缩短为0.075分钟,钢材利用率提高10%,并大幅度降低了能源消耗,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
余能利用技术,1959年玻璃厂推广烟道余热综合利用。1994,丙纶厂研制成一套节能装置,综合利用FDY配套空压的余能,每天节电3000度。
稀土材料技术,1984年城郊电瓷厂附设的稀土材料应用实验厂用稀土技术生产CHY—1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输水管保护层测原仪。
稀土染色新工艺技术,1988年振华呢绒染整厂用稀土染色新工艺技术,提高了染色强度,使产品色泽鲜艳,并
遥控技术,1994年常熟市电控设备厂(五星村)和中国船舶总公司上海第九设计院开发成功起重机无线数传遥控装置,1995年2月通过部省级鉴定,功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2008年,虞山镇实施市委“科教兴市”战略,前三季度共建成省级高新企业7家,省级软件企业4家;新增苏州市级工程技术中心3家;申请专利2806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14项;江南荧光材料厂的“LED荧光粉产业化项目”获得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扶持。
2015年,虞山镇将建设以虞山镇为核心之一的昆承湖电子商务集聚区,于此同时,虞山镇将建设以中泾村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立围绕互联网+农业整合资源搭建1+N共享平台与全资源融合发展平台,同时增强一体化产业链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