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向往“田园生活”吗?

9月2日,辽宁营口。男子发视频称创业失败后,一家三口回农村生活,花12万买下1200平大院。据了解,这套房屋已被住过20年,夫妻俩想将其改造成喜欢的样子。为了省钱,两人亲自刷墙装修。男子称这个院子之前是丈母娘的,依山傍水。他表示等装修好后,一家三口将过上向往已久的田园生活。施工过程很艰辛,妻子默默陪伴与支持,舒适缓慢的节奏,让他觉得每天都过得充实饱满。

第1个回答  2022-09-06

不是,我一出身就在农村,在田园。这里并不是我向往的生活。因为这里太贫穷,太落后。

挤入拥挤的城市,做着最低下的工作,换取微薄的收入。土地日渐荒芜,杂草野蛮生长,农村看不到收获的喜悦,到处都是干涸的土地和随意种下任其自然生长的可怜巴巴的蔬菜或粮食。这也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但是比起农村没日没夜的劳作,我宁愿选择城市打工。

这几年来,大家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越来越热衷,我想一个原因是生活压力所致,另一个原因就都是中了高晓松的毒吧!他那句著名的歌词“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莫名的戳中了我们很多人的心房。那么对于您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这样的,如果是李子柒的视频和黄磊参演的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中那样的田园生活,我是向往的;如果是真正农村的那种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田园生活我是不向往的。

田园生活的基础是有钱、有闲、有健康。


很早之前我就关注了李子柒,我也爱看黄磊参演的《向往的生活》,我承认这些作品种所体现的生活就是我向往的田园生活。我常常在想,关注李子柒的网友大多应该是为了那份精致的田园生活,这种生活是越来越多人的诗和远方。《向往的生活》也充分体现了这种氛围,几个明星做农活、自己做饭,看起来自给自足,非常怡然自得的样子。

我们很多人难以实现的理想生活状态,却被李子柒和黄磊们将这种日子过到了极致。我们在这些节目中可以得到精神上的共鸣和心灵的慰藉。田园牧歌,风景如画,瓜果蔬菜,四季飘香。有一所房子,亲爱的家人,再养一只狗、一只猫,做梦都会笑醒,这一直是我是最喜欢,最向往的生活!

不过冷静下来我会权衡一下自己的实际生活,面对老人的养老医疗、孩子的教育陪伴和爱人的殷切希望,再看看房贷、车贷和兜里的存款,我想大多数人应该就只能选择面对现实了。没错,我一直认为田园生活的基础是有钱、有闲、有健康才能实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时还要有闲暇时间,无需为生活忙碌,无需为孩子的上学、老人看病而奔波,这样的状态才有可能来享受一下田园生活。所以我虽然对这些节目所表现出来田园生活心向往之,却也不得不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中苟且而活,从这些节目中找一个出口,聊以自慰。

第2个回答  2022-09-06

年轻人的田园向往,只是思想上的一种压力释放和对当下生活的厌倦情绪而已。当下年轻人真正面临的现状是:工作压力、生活和各方面压力带给他们的巨大负担。在单位必须卯足了劲与同行竞争,一松懈就会被挤下舞台。作为社会和家庭中的一员,面对高压工作,做出成绩是他们生活能力的体现,只有克服了生存,才能够、才可以谈幸福,谈理想,谈追求,谈生活,否则在周围眼里,家人朋友眼里就是个碌碌无为的人。高压后的心态往往需要一个心理出口,当他们从人们描述的田园中,甚至从自己出去游玩看到的乡村生活里,终于发现了世外桃源般的人间仙境,那就是田园生活。在年轻人的心里,甚至是目光所及的田园中,生活应该是这样的:山清水秀,一栋小房子一个大院子,一个爱人两个娃,一只猫两只狗一群鸡鸭鹅,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养花种菜其乐融融,就算晒得黢黑也还健康,就不复何求了……然而生活真的是这样吗?田间劳作的时候那大风扬起的尘土,庄稼收割时麦茬刺伤的皮肤,回到家时那累的直不起来的腰板,甚至是那半天都绕不出来的山路,辛苦一整年的收入仅仅是别人一两个月的工资,突然的天灾造成的巨大损失……。中国的田园太大,并非都是经济腾飞农业现代化,那些发达地区的田园经济,人们同样需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和智慧。年轻人,你如果真的走向田园,你有生存的能力吗?你有抗打击的心态吗?你甘心你将来的孩子在山村乡野接受很普通的教育吗?那些从农村走出来的娃会告诉你答案:再也不想回去了。除非,你可以揣着大把钱才可以回去享受,想做什么都可以,这就是为什么田园是一些老年人才有能力回归的地方。所以,那只是个梦而已,想想可以。当然,你可以有一个很大的梦想,成为一个农场主,事业庞大,坐拥财富扎根在田园,但这个理想相比比你的现状,经历的路程还要难。

第3个回答  2022-09-06

但凡向往田园生活的人,大概一辈子都没有经历过田园生活。

你以为所谓的田园生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闲着没事喝着小酒,躺在躺椅上旁边撑着一把太阳伞,看着日出日落在那感慨人生。
但我告诉你,真正的田园生活可能比你想象的恶心很多。
因为前一段时间公司准备搬家,想找一个类似于农家小院的地方办公,这种办公场所更适合我们的公司办公。
但是当我找到田家小院的时候,一下子后悔或者说退缩了,经过公司员工一致投票决定,还是算了吧,我们更愿意享受在大城市生活。
我先来说一下目前部分乡村或者部分田园生活的尴尬现状,首先我们找到了一个村子,准备在这个村子里面的一户人家的里面办公。
因为村子里面基本不会有噪音扰民,大家都相当于在自己的小院子里面,就类似于一个小别墅。
而且常年累月在楼上办公,总希望能够有一个小院子,院子里面种点花草,然后养几条宠物,宠物在院子里面撒泼打滚,仿佛这样的日子才是一种正常的日子。可是当我们找到一个比较合适的小院之后,才发现因为在城中村,村子里面的院子小得离谱,估计连10来平米都不到。

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庭院面积能够达到50平米到100平米左右的农家小院,只不过这个小院又出问题了,什么问题呢?小院没有厕所。
我们看到了一个类似于厕所的小房间,走进去之后发现哪有什么厕所只有一个桶,还不是马桶,就是我们常见的那种桶。
怎么说呢,大家见过饮水机上面那个桶吗?把饮水机上面那个桶最下面这一部分砍掉,然后把它倒过来放起来,就类似于这种桶。
然后那位房东还说了,咱们这边压根就没有厕所,只有一个桶,这个桶啊,你就将就着用一下吧。
当时我都崩溃了,拜托我知道上厕所用马桶了,我也知道农村那种乡村旱厕只有桶,拎着一个桶上厕所,我还真的是头一次见。
我们公司的其他员工也明确表示,要是在这个地方办公的话,估计第2天就得离职。
想来想去没办法,我们直接否定了这个小房子,就这样那个房东还不甘心跟我们说:咱们村子里面有公共厕所,公共厕所干净又卫生,不行的话你就在公共厕所上厕所吧。
公共厕所有是吗?你早说呀,有公共厕所就行。
当时跟房东也商量好了,都快签合同了,我的一位同事就突然说:要不咱们去看一下那个公共厕所是什么样子的吧?
我们直接就跑到了公共厕所那边,好家伙,不去不知道,一去吓一跳。
这种公共厕所怎么说呢,上了年纪的人知道年纪小的人就不知道了,类似于我们在中学小学的时候上的那种厕所,是门对门的那种公共厕所,整个一个大通间,没有任何隔断。
你在对面上厕所,你能看到你对面的那个人在上厕所,双方之间还刚好是面对面,刚好还能够聊聊天。
当时我还和一个朋友聊天,这要是上厕所的时候碰到一个老大爷,或者你们女孩子碰到一个老大娘,那多尴尬呀。

第4个回答  2022-09-06

当然向往了,首先农村的水,电,气,路都和城市没区别了,生活上可以自己种点小菜,养点鸡鸭的,省点无聊了,生活又充实,环境和空气质量是城市里没法比的啊!那些退休的公务员,每个月几千块钱,都回农村老家养老去了,这种形式20年以后会更多,回去的都是有钱的,衣食无忧不用发愁的,只要有钱,在农村比在城市爽太多了,城里生活上能买到的,镇上都能买到的,所以以后的农村是有钱人,享受,休闲,娱乐,养生向往的地方啊!我很向往农村田园生活,为什么呢?下面我就来说说我为什么向往农村田园生活!

1.住的房子,农村的房屋可以按照我自己的想法去建,平房、二层,别墅可以根据自己条件来定!

2.吃的方面,蔬菜是自己种的,无公害纯绿色蔬菜,自己搭个养鸡养鸭的棚子,自己用粮食喂养!想吃什么水果都可以自己种!

3.有院子的,可以种些自己喜欢的花花草草!

4.有空了,可以带着孩子去野外搞个野炊、钓鱼、什么的,认识一下农作物,看看粮食是怎样生长出来的!还可以丰富一下孩子的见识!反正好处多多,我有的都说不过来从小就向往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梦想着自己也能在山脚下有一座小屋,“屋后青山叠翠,门前芭蕉流水”,想象着自己也像王维一样洒脱,随性,过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生活。

可惜,作为一名上班族,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每天上班打卡,下班打卡,不敢迟到,更不敢请假。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让你去游山玩水,即使是星期天,也得照顾家、照顾孩子,我几乎没有自己的自由。

如果有时间,真的想去山里过一段时间。,看袅袅炊烟,听溪水潺潺。余生,我一定能圆了这个梦吧!

第5个回答  2022-09-06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中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生活在都市的现代人,有几人不羡慕、向往、陶醉于陶渊明的田园生活?一座清新雅致的小院子,最好依山傍水;一棵枝叶繁茂成荫的树木,最好伫立屋前;一杯芽头鲜嫩的清茶,最好绿意幽幽;一只卧在脚边的小狗,最好中华田园;一张衣食无忧的银行卡,最好里面有一亿元。这就是现在许多人向往的田园归隐生活五连杀。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曾经让我们意乱神迷的高楼大厦变的面目可憎,人人痛恨。进城没几年的人们,又开始怀念以前拼了命想要逃离的故乡。故乡还在,心已远走。

许多国人都有一种田园归隐情结。近年来归隐胜地终南山上一房难求,一间快要倒塌的土房木屋也可以租个好价钱,着实让早已搬下山的老乡们喜笑颜开。那些没有条件上山的人们,则在城市周边寻觅一处有地的小院,闲暇时候去种些蔬菜瓜果,与亲朋好友整点烧烤,好不自在。最不济的,也要在小区里找块绿地,或种花种草,或陇上一绺韭菜大葱,每天和物业斗智斗勇,活的倒也乐趣横生。

古代文人的归隐,是和自己命运的置气,是有志难施的憋屈。

古代文人读书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出仕。有的人出仕是为了闻达于诸侯,报国一展心中抱负,有的人出仕就是为了做官,衣锦还乡,恩及子孙。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森严,文人们要想有所抱负,出仕是最佳选择。

当然,不是所有的文人都能做的了官员,也不是所有做了官员的文人都能有所作为。由于道家思想的影响,古代很多人遇到挫折,不是想着和命运抗争,而是选择了“隐”。

“归隐”一词的含义是回到民间或故乡隐居。限于当时生产力的影响,只有有一定思想自由,保持一定独立人格的文人士大夫阶级才有资格谈“归隐”,那些没有文化的农夫山樵细民野老,维持温饱就很不容易了,想多了空耗钱粮。

所以,古代人的归隐被文人阶层承包了,他们被统称为隐士。这些人,有的是对仕途心灰意冷,寄情山水;有的是看破名利,静心做学问;还有的是以退为进的手段,以待东山再起。不管哪一种,都是和自己命运在置气,想要通过别的方法来赚回脸面,也是对自己胸怀大志却无法施展的憋屈,其内涵就两个字:不服。

腐朽的封建社会制度,专治各种不服。心胸狭窄的,病病殃殃等待呜呼哀哉。心胸宽广的,寄情山水,还真闹出点动静来。

著名的田园派诗人陶渊明《饮酒 其五》云: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中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中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字元亮,东晋末年人,世称靖节先生。是最为我们熟知的隐士。

陶渊明小时候家境尚可,八岁时父亲去世,家境开始没落,二十岁左右已经是处于饥一顿饱一顿的状态了,蹉跎一生,到了老年,家里仍然是常常揭不开锅。为此他写诗云:

年少即逢家困乏,老来更贫常受饥。粗食淡饭愿已足,哪敢乞求味精美!

选自 《有会而作》

年少即逢家困乏,老来更贫常受饥。粗食淡饭愿已足,哪敢乞求味精美!

选自 《有会而作》

陶渊明是有才华和抱负的,年轻时的他也曾经游宦天下,以谋生路。东晋没有科举制度,陶渊明也不是世家门阀的大族出身,只能到处依身豪强,做个小官小吏。历经东晋末年的种种乱象后,他无法实现心中的抱负,又不愿寄人篱下苟且生活,干脆走人。于是留下了“八十天而弃彭责令”的辞职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