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为何倒进大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28
1. 谈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腐朽,人们最深印象的就是“牛奶倒进大海”的情景。这反映了英美等国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会造成周期性的“生产过剩”。一方面是穷人在挨饿,另一方面农场主却在倾倒牛奶。社会财富的浪费令人震惊,这被认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表现。
2. 美国确实存在农产品过剩的现象,不仅是牛奶、奶酪、黄油等奶制品如此,还有橙子、柠檬、桃子等水果也是如此。正因为“牛奶倒入大海”的说法形象生动,家喻户晓,所以它所包含的误解,也就顺带深入人心,成为大家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观念。事实上,即使在美国国内,社会上也仍然普遍把这种现象,错误地归咎于美国农场的“非凡生产力”。
3. 把牛奶倒进大海,那是事实。但其中的原因,却不是大家以为的那样。很多人以为,这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内在缺陷造成的,但事实恰恰相反,那是由于市场经济不彻底造成的。
4. 世界各国的政府,对经济都有不同程度的干预。干预之下,某些团体受损,某些团体受惠。不知何故,农民往往总是受惠的一群,他们普遍都能争取到本国政府五花八门的扶持和补贴,而英、美、法孙乱、日等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情况自然也不例外。
5. 我们以美国牛奶业为例。牛奶场产出的牛奶,可以分配于多种不同的用途,包括鲜奶、奶酪、黄油和冰激凌等。牛奶场主为了谋取最大的利益,要把牛奶适当分配到不同的用途中去。牛奶场主的决策是:限制鲜奶的产量,并把更多的牛奶用于生产奶酪和黄油等奶制品。
6.这么做的原因,是消费者对鲜奶有比较“执著”的需求,即使牛奶场主减少鲜奶的供应量,从而提高鲜奶的价格,消费者也还是愿意多花钱来维持喝鲜奶的分量。因此,牛奶场主为了增加盈利,就要限制鲜奶的供应量。
7. 如果牛奶的总量不变,那么鲜奶减少了,其他奶制品就会相应增加。本来,为了确保在奶酪、黄油和冰激凌等奶制品上取得最大的利润,牛奶场主应该根据相同的道理,限制奶酪、黄油和冰激凌的产量。如果是这样,牛奶场的规模,就会得到有效的控制,不至于过分扩张,而多余的土地、资金、劳动力,就会从牛奶场转移到其他收益更高的行业中去。
8. 其他农产品的管制和扶持,情况也是如此。政府如果按照奶牛的头数来给农民颁发补贴,那么农民就会拼命养奶牛。养奶牛是为了领取补贴,而不是为了卖牛奶给人喝,所以倒掉牛奶并不稀奇。同样,政府如果高价收购奶酪,那么则明档奶酪就会过剩。实际上,美国政府以高于“出清市场”的价格购买了大量奶酪,把它们藏在国库里,然后送到外国救灾,或在美国国内低价出售,或赠送给穷人。
9. 这是个荒唐的恶性循环:农场主为了追求最大利润而限制产量,从而抬高了农产品的价格,而政府则以更高的“扶持价格”收购农产品,从而诱使农场主过量生产。整套做法的后果是:一,政府把纳税人的金钱分给了农民和美国国内外的穷人;二,牛奶场的规模过分扩张,奶制品因过量而产生了“社会的浪费”。
10. 为了避免农民超量生产所造成的惊人浪费,美国国会后来又出笼了另一种形式的“价格扶持”措施,那就是实施生产管制,禁止农民过量生产;同时,政府对农民给予补偿,以鼓励农民“保存土地实力”。这恐怕是一种进步,因为农场主再无须假惺惺地从事生产,而只需坐以待币,直接领取政府的补贴。问题是,为了领取补贴而故意闲置的土地,仍然是社会的浪费。
11. 当然,经济学不作价值判断。你说这是资本主义的腐朽?可以。说这是劫富济贫,财富的公平分配?没问题。说这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为了振兴“美利坚的民族农业”?悉听尊槐弊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