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物与神话传说有何关联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02-03
中国的民族服饰素以色彩鲜明、工艺精美、装饰丰富而著称,对服饰细节的重视往往与其族源历史有关。那些世代相传的纹样、图案和饰品不仅是精工细做的工艺品,更是一个民族文化传统的延续,人们可以从中品味丰富的社会内涵,亦可发掘出其背后的习俗与禁忌。

中国西南边陲居住着古老的德昂族人,德昂族服饰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女子腰间的数圈或数十圈藤箍。传说德昂人祖先是从葫芦里出来的,男人的容貌都一模一样,女人出了葫芦就满天飞,天神将男子的容貌区分开来,又帮助男人捉住了女人,并用藤圈将她们套住,女人再也飞不了了,从此与男人一起生活,世代繁衍。

腰箍是藤篾做成的,也有的前半部用藤篾,后半部是螺旋形的银丝。腰箍宽窄粗细不一,多用油漆涂上红、黄、黑、绿等颜色,上面还刻着各种花纹或包上银皮。佩带的腰箍越多,做工越讲究,就越显荣耀。恋爱期间那些颇为精心制作的腰箍,可以显示情郎哥的心灵手巧和对姑娘赤诚的爱;成年妇女佩带腰箍越多,所用质料越高级,则表示她丈夫的经济实力强和她在家中的地位高。

彝族妇女的腰饰很独特,非但谈不上美丽轻柔,甚至还很粗犷。彝女传统上佩戴黑色大腰环,一般由榆树皮做成。这里有一段传说,古代的彝族人遭遇敌战时,女子也和男子一起奔赴战场,她们英勇善战,战斗中常以铁皮腰环护身。后来,彝族妇女不参战了,但仍然坚持用黑色腰环这种装饰,以此作为一种护身符和吉祥物。

佤族姑娘也讲究佩腰箍,过去多是用竹、藤制作,只有富裕人家的女子才用若干串珠或若干黑漆竹圈穿成,再讲究的则用银质腰箍,上面带花纹。她们在上臂和腕上都装饰着银镯,大腿和小腿上也戴有若干竹圈或藤圈。

傣族姑娘的银质腰带十分珍贵,有的是由母亲传女儿,世代相传下来的。可是在日常生活中,银腰带常被作为爱情信物,如果姑娘将银腰带交给哪个小伙子,那就意味着她已爱上了他。

北方的蒙古族也有独特的腰饰。每逢草原大聚会,举行最具民族特色的跑马、摔跤比赛时,小伙子都要在腰部围上特制的宽皮带或绸布带。在平时的着装中,腰带也是不可或缺,有的用皮革制成,更多的时候是用棉布和绸缎,长约三四米。因为蒙古人是以畜牧业为主的马上民族,又地处风沙较大的严寒地带,扎腰带不仅能防风抗寒,骑马持缰时还能保持腰脊的稳定。男子扎腰带时,为了骑乘方便,多把袍子向上提,腰带上还要挂上蒙古刀、火镰和烟荷包。女子扎腰带时,总喜欢将袍子向下拉,以使之穿着平展,腰肢突出,以显身材的挺拔、俊俏。

鄂温克族牧民袍外的腰带也有自己的文化内涵,男子如果不系腰带,会被认为是对人不礼貌的行为,女子平时可以不扎腰带,但劳动时必须系上。同是从事畜牧业的裕固族人也十分讲究腰带的穿戴,男人多用红、蓝两色,并在腰带上垂挂着腰刀、火镰、火石、小酒壶、鼻烟壶或旱烟袋等,女子多系扎红、绿、紫色腰带,上面还时常系几条鲜艳颜色的手帕。地处中国西北的俄罗斯族人喜欢细细的腰带,这些腰带有些是用皮革,有些是用布质,更多的是用丝线编织的绦带在腰的右侧打成一个美丽的结,带子的流苏自然下垂。羌族人擅长挑花刺绣,他们除了直接选用织锦腰带外,还爱在布质腰带上挑绣出绚丽多彩的各种图案。

各式各样的腰饰以其丰富的文化含量和特有的装饰效果吸引着现代的人类学者和时装设计师。追根溯源,腰饰有着原始的生命崇拜意味;而在追求变化和讲求服装搭配美学的现代人看来,腰饰已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流行元素。

到过中国浙江、福建、广东、江西等地的人,如果见到当地的畲族姑娘,一定会被她们奇特的头饰——“凤凰冠”所吸引。那是红色的从脑后弯至额头的圆砣状头饰,因为红头绳与辫发相连,说是发型也可以。已婚妇女的发型与此不同,她们将头发从后面梳成长筒式发髻,把一个鸡冠形的帽儿盖在后脑部位,发间有红绒线环束。还有的是在头顶上放一个5厘米或更小一点儿的小竹筒,把头发绕在竹筒上梳成螺形。梳头时不仅要用茶油和水涂抹,而且掺以假发,因此显得高大、蓬松、光亮喜人。

新娘戴的“凤凰冠”,是用竹筒做的一种小而尖的帽子,用黄布包着,上面装饰着银牌、银铃和红布条,后面有四条红布条一直垂到腰间,前边还有一排银质小人儿,垂吊在前额,遮掩住面部,新娘在俏丽之中又添神秘。喜庆日子里,畲族人要穿上整身的“凤凰装”,既是对祖先的怀念,又可以感受到先人的护佑,这就是存在于服饰中的祖先崇拜吧。中国乃至全人类服饰中,都有原始崇拜的文化观念以各种形式反映出来,有的是整体服饰形象,有的只是一处细节。

传说畲族始祖名为盘瓠王,他因为在征战外敌时有功,被部族首领招为驸马,娶了首领的三公主。盘瓠王成亲那一天,新娘母亲送给女儿一顶非常珍贵的凤凰冠和一件镶有珠宝的凤凰衣,以示对女儿的祝福。三公主婚后生下三男一女,生活幸福美满,当她的女儿出嫁时,美丽、高贵的凤凰竟神奇地从山上飞出来(此山后名凤凰山,地处今广东省境内),嘴上衔着一件五彩斑斓的凤凰装。从那以后,畲族的女性就以穿凤凰装为最美的盛装,有一种神圣的意味,祈求万事如意。

如今的凤凰装是在衣服上刺绣大红、桃红或夹着黄色的花纹,讲究的再绣上金丝银线,以代表凤凰那绚丽的羽毛。头上的凤凰冠则代表尊贵的凤首。因为传说中凤凰是懂音乐的,为神界的音乐家。所以这套凤凰装还要全身悬挂叮当作响的银饰,仿佛就是凤凰的鸣啭。

生活在川滇大小凉山的彝族,有着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服饰。彝族人崇尚皮铠甲,因为相信皮铠甲能护佑家族和个人平安。传说古人用犀牛皮和大象皮制成铠甲,现在看流传下来的都是黄牛皮制成的,它用生牛皮为胎,髹饰漆并饰有彩漆花纹,其动物纹为龙蟒,四周是箭头,边饰为云彩。其寓意为:龙蟒是天神派遣降临人间,帮助铠甲的苗族服饰主人战胜敌人,可防矛避剑,保护穿甲人平安并取得胜利。彝族民间将铠甲分为雄性和雌性两种,雄铠甲色彩以红为主,雌铠甲色彩以黑色为主。在彝族人的其它艺术品中也爱用黑、红、黄三色,黑色表示尊贵庄重,红色象征勇敢热情,黄色则代表美丽和光明。彝族人尚黑、敬火、尚武,这在皮铠甲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傣族女性喜欢在服饰上绣饰孔雀,除了表达对祖先的追忆,她们虔信孔雀能给傣人带来吉祥。在傣族的一首长诗中,描写了一位美丽善良的孔雀公主,有一天,她飞到湖中沐浴,被深爱着她的王子偷拿了孔雀衣,王子希望以此留住孔雀公主。他们相爱了,遂结为夫妻,过着幸福的生活。孔雀王得知后却不允,派兵来征讨,王子率兵前去应战。可是王子的父亲听信谗言,要杀死孔雀公主,公主要求死前穿孔雀衣跳一次舞蹈,结果借机飞走。王子祈求神龙相助,越过山河海洋重新与公主团圆。为纪念这对幸福的爱侣,傣家人每逢节日都要穿上孔雀衣,或是在服饰上绣上孔雀纹,大家一同起舞,表示对美与幸福的祈愿。

生活在广西的瑶族人,男人都穿白裤,但并非素白,而是在膝盖上缝着五条或七条竖直的红布装饰,也有的是用红线绣成,再缀上各种形状的小图案。这种在白裤上缝红布装饰的做法,也是来源于一个感人的祖先崇拜的故事。很早以前,他们的祖先过着安居乐业的日子,忽然来了一个魔鬼,要人们把粮食和姑娘都献给他,并要所有人都听命于他。部落中有一位英俊勇敢的小伙子,带领男女老少上前搏杀,并率先追杀到了山里。当人们赶到时,发现小伙子已经和魔鬼同归于尽了。他手中还抓着魔鬼的头发,衣服上留下了被魔鬼巨爪抓破染红的血迹。人们为了缅怀这位为人民驱除恶魔的英雄,就在白裤上绣或缝出红色的竖纹图案,象征抓破的血痕,以纪念先人,激励自己。详情
    官方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