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研究过海绵城市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12-24
  新理念 还原自然原有的“海绵体”

  “‘海绵城市’是一种形象的表述,是指城市发展的理念与方式,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没有进行大规模城市开发之前,自然散落的降雨,实际上最多只会有30%能够快速进入河流,大部分通过土地的漏渗、涵养,以及通过植被蓄纳并缓慢蒸发参与水气循环。这样就涵养了生态、解决了资源、改善了环境。但现在由于城市的粗放发展,把这个自然存在的海绵体给破坏了,所以一下雨,雨水就只能通过城市排水系统排出,从而造成了内涝频发、径流污染、雨水资源大量流失、地面下沉、生态环境破坏等诸多雨水问题。在城市建设中构建完善雨洪管理系统刻不容缓。

  “‘海绵城市’就是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水的城市。这样的城市,能够最大程度地留住雨水。”就是在城市小区里布置若干地块,用吸水材料建设,作为海绵体,平时是市民的休闲公园,暴雨的时候就作为蓄水的地方。无论是泥地、草地还是树林、湖泊,都能吸收大量雨水。这样,可以把水消化在本地,避免汇集到一起形成洪水。当大量的雨水都被海绵体吸收之后,城市的积水也就无从谈起。那些被海绵体充分吸收的雨水还可以再次利用,如浇花、洗车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水资源紧张局面,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城市生态的影响,使城市再现“鸟语、蝉鸣、鱼跃、蛙叫”等生态景象,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

  新技术 把控雨水收放自如

  “我用卫生纸擦拭透水砖,你们看卫生纸基本没湿。你们再看普通的地砖,卫生纸一擦就全部被打湿了。”在已改造好的市环岛商务中心停车场,河东新区住建局副局长李建林向记者现场演示了透水砖的神奇魔力:把半桶水泼到透水砖上,大约20秒后,透水砖瞬间把水吸干净了。

  在市环岛商务中心的海绵城市改造过程中,我市还采用了很多新材料和新技术。“这也是一种新材料和新技术,你们看它像不像蜜蜂巢?”这个蜂窝状透水设施主要安装在绿地之下,用于铺设窝结构渗透带,利用蜂窝内90%以上的空心空间就地消纳雨水,达到削减雨流峰值的作用。此外,绿地下还铺设了碎石下渗带和植草沟。碎石下渗带就是在绿地内合适位置铺上一层碎石,就地消纳雨水径流,还可通过其净化雨水,储存部分雨水;而植草沟就是在绿地和道路周边适当位置设置植草沟,其具有渗、滞、净等功能以及独特的凹形结构,可储存一部分雨水,同时在植草沟下部增设渗透结构,可以将部分雨水下渗,从而控制雨水径流。

  “不要小看这些细微的改造,就是他们构成了城市的海绵体。”海绵改造项目完成后,市环岛商务中心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将达到80%,年收集利用雨水量达6400立方米,不仅能减少了市环岛商务中心雨水径流污染排放量, 储存的雨水还能够满足市环岛商务中心绿地1个半月的浇灌水量。

  由于“海绵城市”建设的侧重在于下渗,将雨水转化为可利用资源,因此除透水性路面以外,最关键的还是增加植草沟、下凹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渗水。在道路建设时,充分利用道路红线内绿化带以及周边公共绿地的渗透、调蓄、净化功能,尽量减少道路径流及污染物外排。同时还充分利用在道路本身及周边绿化空间推行下凹式绿地、透水路面等低影响开发措施,削减径流水量、改善径流水质;利用道路景观绿化带构建下凹式绿地系统,引导道路雨水地表径流汇入绿化带进行储存、入渗和净化,超标雨水则溢流排放,让雨水“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达到城市人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