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为什么要向东发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12
孝感市,是一座因孝而得名的城市,人口约530万,为武汉的一半;面积8900多平方公里,与武汉相当。孝感位于武汉的西北,其市区东边武汉市黄陂区(由孝感析出),东南是武汉东西湖区,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

孝感市驻地位于孝南区,而主城区则位于偏居于孝南区的西部,东部和东南部分别与武汉的汉口北和东西湖区接壤,但是这些地区却一直处于待开发状态,良好的区位优势没有得到体现。因此,不管从孝南区本身的发展,还是从孝感市和武汉市对接方面来说,往东发展是大趋势,是孝感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

再从整个武汉城市圈来说,目前鄂州和孝感是和武汉关系最密切的,对接状况和融合度是最高的,受益也是最多的。从孝感这些年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孝感要想快速发展,就必须加强与武汉的合作,提高孝感与武汉的产城融合,从而促进孝感经济快速发展。

作为武汉都市圈的重要城市,孝感向东发展,无疑也是助推武汉孝感同城一体化的规划。

其实孝感离武汉真的很近,从东西湖吴家山往西北开半个小时,孝感地界就到了,两个城市就这么近!所以,建设武汉大都会,孝感的作用非常重要,也是武汉都市圈的一颗非常重要棋子。

不过,武汉孝感的同城化,其实也还有很多美中不足。汉孝城际虽然建好运营,却没有进孝感市中心。比如武汉市中心直达孝南区市中心的快速路高速路至今还没有,107国道速度慢,红绿灯多,而高速,又绕路太远。所以,汉孝一体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孝感为了对接武汉,也在G107沿线布局了大量的工业开发土地,建立工业园区。随着武汉的产业升级和外移,孝感无疑是接受武汉产业溢出的第一洼地。

直接紧挨大武汉,区位得天独厚的孝感,无疑也会随着大武汉的崛起而振兴。

从孝感的市政建设来看,搭顺风车的项目是有先例的,107国道成了北京路,环川路。316国道成了槐荫大道,环川路。92年的农运会让孝感城建上了一个台阶,搭的也是农运会的顺风车。

孝感向东发展是很正确,也是必然的。因为孝感是武汉(1十8)城圈之一城市,东面的孝感临空经济区紧邻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东南面紧邻武汉东西湖,能够借助天河国际机场航运发展的优势发展临空经济区和武汉向西北东西湖扩展的机遇发展孝感东部,能够很好的借助武汉的优势,带动全孝感市的发展。为武汉和孝感的同城化建设创造更好的条件。

畅通27个交通接口,建设50平方公里产业承接园区……3月4日,孝感全面对接武汉年度项目清单出笼,一季度将启动165个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汉孝基础设施、产业与市场、 科技 人才、公共服务、生态环保一体化。

孝感西边是大悟、孝昌和广水,都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孝感东南边是武汉市黄陂区和东西湖区。

黄陂和东西湖都是经济产值过千亿的区。孝感地区总经济产值才2000多亿,孝感发展水平跟武汉差距很大。

争取与武汉市连成一片,可以帮助孝感承接武汉市的产业转移。

俗话说:跟着富哥混,占点便宜都够吃几顿了。

孝感向东发展,把地图铺开一目了然。孝感也是湖北很有竞争力的城市,人口500来万,面积8900顿平方公里,2019年GDP突破了2300亿元。这样一座武汉边上的城市不向武汉靠拢才怪。

在湖北地级市主城区只有一个区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孝感就是一个,就是孝南区位于孝感南部。这几年随着去棚改大部分城市开启了城市得主城区扩容之路,比如荆州增加了几个功能区:纪南文旅区、荆州高新区以及荆北和沙北新区,城市主城区版图得到了大幅扩容。再比如襄阳依托襄阳东站和机场打造的东津新区也是襄阳主城区未来重要的版图。还有武汉打造长江新城,除了完善主城区功能分布,主城区同样得到扩容。所以对于孝感这种本来主城区就不大的城市来说扩容就变得更迫切。

孝感是武汉城市圈核心成员之一,往东发展一来交通及基础建设这里更有活力,二来孝感城区离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只有30公里左右,向东发展可以个武汉资源共享,打造同城化发展。

孝感向东发展,这里基础和未来要比其他方向更有优势。这里是孝感东站所在地,又是京港澳高速和福银高速的交叉区域,还是汉孝城际铁路核心区域。交通的优势为孝感东进奠定了基础。天河国际机场就在附近,孝感依托机场个高铁站以及便捷得高速公路网再造一个新区的优势恐怕没得几个城市可比的。

再者孝感东进与武汉大外环外扩相结合,向东发展可以更好的融入武汉发展,其未来潜力不可小觑。孝感也是环武汉城市圈里实力很强的地级市之一,仅次于黄冈,但孝感的工业基础要比黄冈强劲。向东发展实现和武汉的融城发展,再加上汉川这个全国百强县市,孝感东进前途无量!

孝感不要依托武汉,你随怎样向东南方发展武汉不可能把孝感划过去,到不于打造自己的地势持景,把重心投上孝西北,借环水河天源河流打造正宗的小武汉,让全国人真正了解古老的孝文化。

孝感60岁以上的老人有没有补贴?

因为 日出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