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与张允和:结婚70年,举案齐眉浪漫至极,这才是爱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0

在民国乱世,忠贞不移的爱情屈指可数,最后修成正果,白头到老的更是少之又少。因而显得这样的感情更加可贵,周有光和张允和之间的感情就是如此。

他们年少相识,跟彼此一起度过了70年的时光。他们的爱情平淡如水,却又浪漫至极。

张允和在张家四姐妹里排老二,性格自强又热烈,是著名文学家沈从文的妻子张兆和的姐姐。

书香世家出身的她,是不少男子倾慕的对象。叶圣陶曾评价她说——“ 九如巷张家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 ”。

1925年,张允和16岁,正在苏州乐益女子中学上初三。和同班同学周俊人关系极好,形影不离。这周俊人,就是周有光的妹妹。

这年暑假,她前往周家寻周俊人玩耍的时候,第一次认识了从大学放假的周有光。

当时的周有光,还叫周耀平,长得温文尔雅,性格也十分腼腆内向。张允和可爱漂亮,活泼开朗,但到底是个女孩子,第一次见面,两人就简单寒暄了几句,就各自忙自己的事了。

虽然并没有过多交流,可是他们一个成熟稳重,如同大哥哥,一个灵动俏皮,好像邻家小妹,对彼此的印象都非常好。

本以为萍水相逢,谁知道一年以后,张允和考入上海中国公学,和周有光呆在了一个城市。周有光应妹妹的要求,对这个已经长得美艳动人的小妹妹,多有照抚,两人渐渐熟络了起来。

时间久了,周有光对这个可爱活泼,才华过人的女孩子渐渐有了不一样的 情感 。一想起张允和,他的心情就久久不能平静。没办法,他只好频频敲开张允和的门,找各种理由和张允和见面。

张允和是何等聪明的女孩子,周有光情绪的变化,终究没有瞒过她的眼睛,她也渐渐明白了周有光对自己的心思。实际上,她对这位沉稳踏实的哥哥也颇有好感,可是女孩子的羞涩,让她总是不能面对自己的感情。

直到1928年的一个周末,周有光单独约张允和出去的时候,送给了她一本《罗密欧与朱丽叶》。

书里还夹着一个小书签,张允和翻开夹着书签的那一页,发现正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相见的那一幕的画面。还有一句罗密欧说给朱丽叶的专属情话——“ 我要在你的一吻中来洗清我的罪恶 。”

一瞬间,张允和心动不已,彼时周有光也终于鼓起了勇气,深情地看着张允和的眼睛。随后轻轻地握住了张允和微微发汗的手,张允和紧张万分,却没有躲开。

就这样,他们在杭州这座美丽的城市,背着父母,偷偷定了终身。

他们一起在杭州游山玩水,张允和长相精致,鼻梁很高。有一次他们出去游玩的时候,遇到一个老和尚,老和尚看张允和长得漂亮,还以为她不是中国人。

于是还问周有光,她是哪儿的人?周有光也不忘调侃张允和,告诉僧人——“她是外国的呢,来中国三年了”!

虽然恋爱谈得风生水起,但周有光心里总是有些自卑。张允和家庭条件优越,长得又好看,可自己相貌平平,条件也不好,心里边一直也膈应得很。

这事张允和知道以后,立刻给他写了封长信,告诉他——“幸福是我们自己创造的”!

周有光感动万分,发誓一定要让这个单纯的女孩能永远幸福快乐。当然,他也用一生的时间,去践行了这个诺言,与张允和举案齐眉,一辈子没有对她说过重话。

1933年4月,周有光和张允和在上海八仙桥举行婚礼。婚后他们相敬如宾,把日子过得快活又浓情蜜意。

虽然经历了战争的纷扰,失去了可爱的儿子和女儿,又被66年-76年的国内革命运动的风浪波及,被批斗得骨瘦如柴。可是他们彼此陪伴,在艰难中依偎着前行,互相搀扶着对方,走完了彼此人生中重要的一程又一程。

周有光总有许多浪漫的小动作,他在外面是不苟一笑的语言学家,更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工作起来认真又严谨。

但回到家以后,就变成了小朋友,陪着张允和玩一个又一个无聊又甜蜜的小 游戏 。

他们都爱喝茶,于是婚后有吃下午茶的习惯。举杯喝茶的时候,周有光总要让张允和和自己一起,先把杯子举过眉毛,然后再喝,跟张允和说这叫“举案齐眉”。

这个幼稚的小把戏,他俩总也玩不腻,就这样陪着彼此“举案齐眉”了一辈子。

周有光脾气好,旁人都觉得他俩结婚以后,大抵是没有吵过架的,说得天花乱坠,吹他们的感情多好。周有光听了,也不说话,就一个劲地笑。

其实据周老先生说,他们也是吵架的,——“ 不过我们吵架不会高声谩骂,不会让保姆听到的,也没有闹几个小时的,一般是三两句话就吵完了。还有一点,我们吵架通常不是为了两个人的问题,而是因为其他人的问题 。”

想来,他大抵也是不舍得跟张允和吵架的。

2002年,93岁的张允和去世,周有光在她离世前一直握着她的手,许久都不曾说一句话。她去世后,周有光许久都没有从打击中走出来,家里的摆设再没有动过,一直保持着她最喜欢的样子。

窗帘桌椅一直都是她最爱的款式,茶不再喝了,周有光也再没有进卧室睡过觉。他老觉得不习惯,“就像自行车少了一个轮子”。

这种不习惯一直持续到2017年,112岁的周有光离世。他去世的时候很淡然,可能是知道马上能见到朝思暮想的妻子了,对死亡反而没有多大恐惧。

他像在做一个冬眠的梦,安安静静地,像几十年前玩幼稚茶杯 游戏 的那个恋爱中的小朋友。

从1933年结婚,他们二人并肩一起走过了70年的人生之路。

这样的爱情,又有多少人不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