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中明的个人履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3


1946年,代表无锡县立中学参加无锡地区举办的独唱比赛,并两次夺冠。
1947年,指挥无锡县立中学合唱团演唱《黄河大合唱》(担任其中独唱)及《码头工人歌》,在当时的苏南地区演唱进步歌曲尚属首次,由杨心泉老师指导。
1948年9月,考入南京国立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张相影教授。
1950年,国立音乐学院迁津,组建成立中央音乐学院,师从喻宜萱教授。
1951年,受校委派任天津市中苏友好协会苏联音乐合唱团指挥。
7月,参加中央音乐学院慰问团赴新疆慰问演出,行程万余里,历时3个月。
195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分配至中央广播事业局,受命组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学生广播合唱团并任指挥。
同年,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团艺术团成员赴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参加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后至苏联、波兰、东德等国访问演出,历时半年。
1954年,入由莫斯科格涅辛音乐学院教授、指挥家列·尼·杜马舍夫讲授的指挥班,历时两年,其间曾任北京教师合唱团,北京大学教师合唱团,北京大学生合唱团等的指挥。
1956年,任中央广播合唱团指挥,在全国第一届音乐周上指挥该团演唱了王震亚作曲的《阳关三叠》等合唱作品。
同年,加入中国音乐家协会。
1957年4月,指挥中国广播合唱团举行无伴奏合唱专场音乐会,为国内首次,开创先河。
9月,将法国作曲家比才创作的歌剧《卡门》中全部合唱及部分独唱搬上舞台,用中文演唱,中央广播管弦乐团伴奏,郑兴丽、魏启贤担任独唱。
指挥中央广播合唱团演唱大型合唱作品《人民英雄纪念碑》。
11月,在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纪念苏联十月革命40周年音乐会上,指挥中央广播合唱团演唱大型合唱《伟大的友谊》,由沈湘领唱,中央广播管弦乐团伴奏。
同年,开始参与创办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每周一歌》的固定栏目,演播了大量合唱歌曲。
1958年,下放河北沧州自来屯农村劳动。
1959年10月,指挥中央广播合唱团在京公演,演唱姚牧作曲的《黄浦江怒潮》及张文纲作曲的《杨根思》故事大合唱。
1962年,根据新梅花大鼓《张羽煮海》创作、改编并指挥大合唱《龙女听琴》,由中央广播管弦乐团伴奏,配以民族特色乐器。
1970年,根据周恩来总理“要恢复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广播并录制一批用少数民族语言演唱的歌曲”的指示,受命赴内蒙呼和浩特,组织并排练录制了一大批少数民族歌曲,历时两个多月,其间协助组建了双管制的管弦乐团和80余人建制的合唱团,后又到吉林长春录制延边歌舞团的少数民族合唱。
1972年,与陕西省等西北地区音乐工作者排练并录制了5首民歌合唱曲。
1972~1973年,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组录音导演,高质量地录制了海交响乐团、上海合唱团的交响合唱音乐《智取威虎山》,中央乐团的交响合唱音乐《沙家浜》及《毛主席诗词五首》合唱。
1973年,赴乌鲁木齐、伊犁地区排练、整理录制了一批新疆少数民族歌曲。
1976年,在北京、大连、广州等地指挥中国广播合唱团演出交响合唱音乐《杜鹃山》。
1978年,应云南省文化局邀请赴昆明为少数民族音乐工作者排练大合唱《阿诗玛》,历时20余天。
1979年,率中国广播合唱团赴华东地区巡回演出,朱崇懋、王凯平、殷秀梅及96名团员参加。
1984年,作为指挥组五位成员(严良堃、聂中明、胡德风、徐新、陈燮阳)之一参加庆祝国庆35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的演出。
同年秋,率中国广播合唱团访日,在京都、大阪、神户等七城市举办合唱音乐会,指挥演唱了42首中外合唱名曲。
1985年,在第二届北京合唱节上指挥中国广播合唱团演唱了《重整河山待后生》(根据电视剧《四世同堂》插曲改编)及《良宵》(根据刘天华二胡独奏曲改编)无伴奏合唱曲,获一等奖。
1986年7月,在新成立的中国音乐家协会北京合唱指挥学会中任副理事长(同年秋改名为中国合唱学会)。
1988年7月率中国广播合唱团赴日本宝冢参加第五届国际室内合唱比赛,获混声金奖、女声金奖、团体金奖和男声银奖。
同年底,应全日本合唱联盟邀请观摩该国第四十一届全国合唱比赛。
1989年,应邀参加美国合唱指挥协会(ACDA)年会及国际交流大会,指挥了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合唱团和肯塔基州立大学合唱团。
同年7月,应邀赴日本宝冢国际合唱节担任评委。
1991年,应沈阳军区政治部之邀,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前进歌舞团演出大型合唱《雷锋组歌》。
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0月,在第二届中国合唱学会理事会年会上将学会改名为中国合唱协会,继续担任副理事长并兼任童声合唱委员会主任委员。
率中国广播合唱团参加澳门国际音乐节,指挥本团、捷克管弦乐团与来自意大利、美国、罗马尼亚的歌唱家合作上演了莫扎特的《加冕弥撒》、《庄严忏悔晚祷》等作品。
1992年,为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在东京指挥中国广播合唱团与东京混声合唱团联合音乐会并接受日本广播协会NHK邀请向日本全国演播了中国民歌合唱专场音乐会。
1993年8月,在北京主持“93中国童声合唱节”。
1994年8月,在烟台主持“94中国童声合唱节”。
10月,在北京指挥庆祝国庆45周年7000人大合唱《祖国万岁》。
1995年,举办中国广播合唱团《春的召唤》无伴奏合唱音乐会,这是继1957年之后再次推出的合唱艺术精品。
同年8月,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与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北京万名大学生同唱《黄河大合唱》音乐会上任指挥并在贵州主持“95中国童声合唱节”。
10月,荣获中国唱片公司颁发的金唱片指挥特别奖。
同年,指挥、录制了我国第一张无伴奏合唱CD专辑《在银色的月光下》,由中国广播合唱团演唱。
1997年1月,作为杭州西子女声合唱团首席指挥,率该团赴香港、泰国演出。
7月,为庆祝香港回归,指挥中国广播合唱团和交响乐团演播了交响合唱《香港-大江奔腾》。
8月,在大连主持“97中国童声合唱节”。
同年,录制了苏联名歌专辑CD《遥远的地方》,由中国广播合唱团演唱。
11月,指挥中国广播合唱团在京举办《红莓花》俄罗斯歌曲音乐会。
1998年6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之声合唱团建团10周年音乐会上,作为该团名誉团长兼常任指挥,指挥该团上演两场音乐会。
7月,在中央电视台主办的《镰刀斧头的誓言》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77周年文艺晚会上任科技方队合唱指挥。
1999年4月,与李汝松、车冠光合编《百首中外合唱歌曲集》,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12月,当选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长。
2000年7月,作为中央电视台银河少年电视艺术团艺术总监和常任指挥,参加第29届维也纳国际青年音乐节并在奥地利、德国等欧洲4国演出。
8月,作为北京市中学生金帆合唱团指挥,率团赴香港演出。
9月,在江苏无锡举办的“世纪的歌声”——2000年夕阳红老年合唱电视大赛暨“永远的辉煌”——第二届中国老年合唱节上,指挥广电部老干部合唱团获得金奖,并被广大观众评为“我最喜爱的合唱指挥”。
11月,在广东中山市主持第三届中国合唱节。
2001年2月,率中央电视台银河少年电视艺术团赴法国、瑞士等国访问演出。
6月,指挥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分行合唱团在京举办中外合唱作品专场音乐会。
7月,参加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童声合唱节,并为开幕式致词。
9月,为庆祝CCTV银河少年电视艺术团成立40周年,指挥该团合唱团与专程来访的维也纳童声合唱团同台演出。
11月,在威海主持“永远的辉煌”——第三届中国老年合唱节。
2002年5月,在无锡主持第六届中国合唱节。
在北京举办的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60周年大型合唱音乐会上任闭幕式合唱指挥。
9月,在北京主持第三届“夕阳红”老年合唱电视大赛暨第四届“永远的辉煌”中国老年合唱节。
10月,在韩国釜山举办的第二届国际奥林匹克合唱比赛上任评委会执行委员。
12月,在北京世纪剧院指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合唱团演唱《兰色多瑙河》。
在CCTV“音乐厅”栏目庆祝中国广播合唱团成立50周年专题节目中指挥该团演播合唱作品并接受采访。
2003年3月,以中国合唱协会名义起草“关于期望国家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国家级专业合唱团建设”的提案,提交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
4月,在昆明主持第四届国际旅游节的全国老年合唱比赛,任评委会主任并举办示范讲座。
7月,与蓬勃合著《合唱与合唱指挥》,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
10月,应邀任中国唱片总公司金唱片奖评委。
11月,由中国合唱协会、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联合举行《峥嵘之光》系列合唱音乐会——著名指挥家聂中明专场,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演唱。
2004年4月,在北京金帆音乐厅由北京大学学生合唱团举办的法国合唱作品专场音乐会上,指挥该团演唱加布里埃·弗雷作曲的大型安魂曲。
5月,在成都举行的中国合唱协会第五次全国理事代表大会上作1994~2004年协会工作报告,会议产生新一届中国合唱协会领导成员,继续任理事长。
之后,代表中国合唱协会赴韩国釜山参加国际合唱联盟亚太区域峰会。
7月,赴无锡参加第七届中国国际合唱节任艺委会成员及评委。
8月,在昆明主持第三届中国童声合唱节。
9月,在北戴河主持第六届“永远的辉煌”全国老年合唱节,庆祝建国55周年暨纪念毛主席《浪淘沙·北戴河》创作50周年。
12月,在海口市主持第七届中国合唱节。
2005年1月9日,在无锡指挥山禾合唱团举行第三届《太湖美》山禾合唱音乐会。
2005年5月27日,在温州逝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