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分类和一般程序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7
一,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

1.心理咨询的对象

①精神正常,但遇到了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婚姻家庭问题,择业求学问题,社会适应问题等)并请求帮助的人群。这类咨询叫发展性咨询。

②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产生心理障碍,导致无法正常学习工作生活并请求帮助的人群。(这类咨询叫心理健康咨询。)

③特殊对象,即临床治愈或潜伏期的精神病患者。

2.心理咨询的任务

①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

内部世界基本是以往积累的经验构成,外部世界却是有活生生的不断变幻的现实构成

内部世界可以按我们的意志来编排,而外部世界却是不随意志改变,自然而然地运行着。

这两类世界之间的差异本身就是矛盾的,而人们往往对这种矛盾缺乏明确的认识,面临困境的时候容易简单的按照内心的需求来要求外部世界改变,无法从客观的角度去认识事物,由于采取了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必然无法很好的适应环境,就会在心灵深处产生困惑不解,烦躁不安,甚至对自己的生存价值产生怀疑,对自己固有的信仰发生动摇,这是产生各类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②了解和改变不合理的观念,

求助着经常确信自己的动机和需要是正确的,合理的,认为自己十分清楚需要什么,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他们的心理问题往往是有这种盲目自信造成的。

心理咨询的任务之一,就是协助求助者纠正自己非理性的思维和观念。对于求助者来说,帮助他们总结自己的经验教学,学会评估自己的思维观念是否合理,这不仅能够解决他们当前的心理问题,而且能够使他们看清未来的方向,从而为他们加速自我成长,由不自觉的生活发展到自觉的生活奠定可靠的基础。

③学会面对现实和应对现实

面对现实

a心理咨询应当帮助求助者学会勇敢真诚的面对现实,帮助他们提高应对现实问题的能力。

b人们面对现实需要勇气,但逃避现实并不困难。咨询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帮助求助者回到现实中来。

对于我们的生存有真实意义的仅仅是我们的此时此地,所以我们应当对求助者说:过去的是历史,未来的是希望,只有现在才是真正属于你并可把握的时光。

应对现实

人对现实事件的反应大致有三类:感性反应,理性反应,悟性反应。

a感性反应是对外部事物的情绪化应对。

如果一个成人每逢遇到事情不管事情的性质和大小,也不管时间与场合,一律采取情感式的反应,我们便会觉得这个人很幼稚,甚至有心理问题。

b理性反应,适用概念和事物之间的客观逻辑去反映外部事物,这是一个人心理发展成熟的表现。在心理健康人群中,这种反应方式表现的最广泛。

c悟性反应是在人的理性高度发展后,表现出的一种超越感性和理性反应的形式。悟性反应不是回避与超脱,而是一种积极面对的心态。

人的一生应该左手握住理性,右手握住感性,提高身心悟性,就可以拥有平衡快乐的人生。

④使求助者学会理解他人

任何个体都有发自人性的依附本能,彼此理解是满足此类本能的必要条件。现实世界的冲突使依附本能被淹没,这种冲突使人的心理产生扭曲,体验到孤独,嫉妒,怨恨,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师如果协助求助者唤起自己的依附本能,他们就能自觉的理解他人以及理解群体对自己的重要性。这种理解就可以成为缓解甚至平复人际冲突,恢复人性平静的关键。

⑤使求助者正确认识自我

个人独特的生活经历,不良的人际关系和物质需求的不满,都可以产生片面的自我认知,使个人自觉不自觉地对自己做出错误评估,这时,人就会处于自知不明的状态。

⑥协助求助者构建合理的行为模式

求助者必须在心理咨询师的协助下建立一种新的合理的行为模式,只有按这种合理的行为模式生活,他的行动才可以变成新的有效行为。

二,心理咨询的分类和一般程序

(一)心理咨询的分类

1.按性质分类:①发展心理咨询,②健康心理咨询。

2.按规模分类:①个体咨询.②团体咨询。

3.按时程分类,

①短程心理咨询,(1--3周内完成)~一般心理问题。

②中程心理咨询,(1-3个月内完成咨询)~较严重心理问题。

③长期心理咨询,(三个月以上)~严重心理问题或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4.按形式分类

①门诊心理咨询,②电话心理咨询,③互联网心理咨询。

(二)心理咨询的一般程序

1.资料的收集,

①收集资料的途径:

摄入性谈话记录,观察记录,

访谈记录,心理测量、问卷调查,

实验室记录(心理、生理)。

②资料的内容

人口学资料,

个人成长史

个人健康(含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史

家族健康(含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史

个人生活方式、个人受教育情况,

对自己家庭及成员的看法,

社会交往状况,(与亲戚、朋友、同学、同事、邻里的关系),

目前的生活、学习、工作状况

自我心理评估(优缺点,习惯、爱好,对社会、家庭、婚姻以及对目前所从事工作的看法,对个人能力和生存价值的评估),

近期生活中的遭遇,

求助目的与愿望,

求助者的言谈举止、情绪状态、理解能力等

有无精神症状、自制力如何

自身心理问题发生的时间、痛苦程度,以及对工作与生活的影响

心理冲突的性质和强烈程度

与心理问题相应的测量、实验结果。

2.资料的分析,

①排序②筛选③比较④分析。

3.综合评估,

4.诊断,

5.鉴别诊断

①症状定性,②症状区分,③症状确定,(如有无自知力)④症状诊断。

6.咨询方案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