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班的海量阅读——阅读经验交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0
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能借此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有关阅读的话题。说起经验,真的谈不上,因为我和大家一样,既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更没有外出学习先进经验,只是受领导委托,在我们班现有的语文课堂上加入了两本教材而已。

下面,我就个人在实验过程中的一些作法和大家做一下交流。

我们的超大班额,任何工作都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在海量阅读实验之前,我们通过家长会和微信群,对家长说明一再阐述阅读的重要性,号召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做到有内容,有图片,有记录,力求把每日阅读落在实处。

第一,在是否出声方面,我们低年级学生,提倡出声朗读、随文识字。作为语文老师,都希望孩子们读起课文来声情并茂,即所谓的感情朗读,为此我们不遗余力地指导、示范,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孩子们缺乏语感。当孩子们大声朗读的多了,语感自会不知不觉地产生。记得今年五月份的一次阅读课上,我让学生齐读《语文经典读本》中的一篇环保方面的文章,事先没有任何铺垫,完全是第一次接触,但孩子们越读越起劲,读到最后,声情并茂,意犹未尽,我禁不住为孩子们鼓起掌来。这些进步的取得,离不开孩子们每天晚上的大声朗读。

第二,引导孩子们在阅读中思考。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课堂上读完一首儿歌或者一个故事,我会引导孩子们掩卷沉思,想一想儿歌(或者故事)讲了哪些内容,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家庭阅读时,我也指导家长就阅读内容对孩子做简单的交流提问,和孩子一起总结其中蕴含的意义和道理,让孩子们通过阅读学会做人处事,通过阅读提高语文能力。大声朗读的好处还有许多,不再一一赘述。

第三,鼓励孩子们大胆展示,指导孩子们写好读书笔记。通过班级微信群发视频,以及班级故事会、读书交流会等方式,让孩子们分享自己读过的书,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不善言辞的同学,可以让他们展示读书笔记。说到写读书笔记,孩子们最怕的可能就是“读后感”那一块儿了。上面说到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思考,那么,读后感就是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表达,既可以是对阅读文段中人物的看法,也可以是自己从中学到的知识或道理,会写的,不怕他啰嗦,就让他长篇大论写下去;不会写的,要引导孩子说出一两句话自己的看法,一两句即可,但必须有看法。经过一学期的练习,到今年夏天期末考试前,我们班大多数孩子的阅读笔记能在课堂上完成,而且是一节课两个故事两篇阅读笔记。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教材内容相对少一些,我最初安排的是“三加二”模式,即三天课内海量阅读,两天语文教材学习,家庭作业也以读课外书为主。后来发现这样集中起来有许多弊端,孩子们会失去兴趣,我们就尝试语文教材和海量阅读穿插进行,即每天一节语文教材学习,一节海量阅读实验。海量阅读课上,还是以读为主,最初是老师领读,后来由学生领读,最后发展为自由朗读,每节课留出十分钟穿插完成课后练习。每天都有一部分孩子能熟练背下来,当然也有一些落后分子完不成。

白天在校同读一本书,晚上的家庭阅读就要彰显个性化。当时我规定孩子们每晚读10到20分钟课外书,内容自己选择,由家长拍照上传到班级群里,再由热心的家长帮老师统计结果。后来,随着阅读的深入,每天上传的内容也由照片上升为视频。为鼓励孩子们坚持阅读,需要适当的奖励;也为了不给个别家长造成压力,我从来没有当众批评过不参与阅读的孩子。

处于实验阶段的海量阅读,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解决。开始几周,我针对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每周总结一次,以形式发给家长。对做得好、切实可行的办法继续发扬,对阅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加以指正和引导。孩子们日复一日地阅读、家长们不断拍照上传,日子久了,难免出现懈怠,老师就要及时进行鼓励打气。记得临近期末收交海量阅读教材时,无论家长还是孩子们,都表现出太多的不舍。作为老师,我更希望孩子们把阅读坚持下去,我便在创作一篇《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对一学期阅读加以总结,并号召孩子们努力坚持下去。当发到班级群里时,引起不少家长共鸣。我们班杨岚同学的爸爸,居然伴着音乐读给孩子听。一次总结,不仅感动了家长,也感动了孩子,使得我们二二班的几个孩子,在暑假里还坚持阅读。我的不经意的行为感动了家长和孩子,同时,孩子们的坚持也感动着我,能够在海量阅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任何时候,个人智慧总是有限的。在开展海量阅读的过程中,还要及时关注家长的反响和意见。老师的指导难免有说教嫌疑,而来自同班家长的意见似乎更有说服力。因此,在海量阅读阶段性总结时,我每次都尝试征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瞧,下图是我们班陈旭航妈妈发来的信息,他的建议就非常切合实际。

关于阅读,和我们的语文教学一样,既有方法,又无定法,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与发现。

以上几点是我个人在阅读实验中的粗浅认识,不到之处,请各位多多批评指正。再次谢谢大家的耐心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