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蒲松龄的《吴令》是最讽刺的一篇小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3

在吴县这个地方有一个县令,大家都忘了他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他为人刚毅,两袖清风,深得百姓的喜爱。

吴县百姓非常敬重城隍,所以每到城隍诞辰时,当地人就用木头做成雕像,再披上锦缎的衣服,放在繁华地方参拜。

因为每年都要如此,所以百姓们每次举行城隍会时,都要大肆敛财,用豪华的车子拉着神像游街,举行各种各样的仪式,来纪念城隍。

起初,县令对于此事只是颇为不满,他觉得百姓本就生活不太富裕,又每年这样大肆举行纪念城隍的仪式,实在是大可不必,但这是百姓的个人行为,自己也不太好管,可最近几年,百姓一次比一次收的钱多,举行神会的规模越来越大,以至于城隍之会已经成了当地的风俗习惯,每一次都不曾懈怠。

这不,今年的城隍之会又大张旗鼓地开办了起来,县令实在忍无可忍,便跑到百姓举行城隍之会的地点,拦下游行的队伍,站在高台上向百姓宣讲城隍之会的害处,可百姓都没有放在心上,县令看众人一个个都不专心,好似不将他的话放在心上。

于是便命令左右的差役,将那神像拉倒在地,打了20大板,又在众人面前指着神像大声斥责道:你是主管一个县的城隍,为何如此冥顽不灵呢?你根本不值得人们供奉,如果你有灵就应知道爱惜民力,又怎么会让百姓去做这些无意义的花费,来耗费民脂民膏呢?”

众人见此,吓得大气都不敢出,但事毕以后,都对着县令竖起了大拇指,纷纷议论道:这才是真正为民办事的好官。

逐渐地,人们将城隍之会的风俗习惯也停掉了,只是每年进行一次小小的纪念罢了。

县令本就是一个两袖清风的清官,他所住的房屋残破不堪,每逢雨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起小雨。

这天,县令眼看着要下雨了,想要上房去修补一下瓦片,旁边差役说他上去,县令说:“此处危险,你们的命也是命啊。”于是便自己上去修补房屋,但奈何没站稳便摔了下来,摔断了腿。不久以后,因为病情恶化便去世了。

县令去世以后,吴县的百姓经常在城隍庙中听到那县令愤怒的吵嚷之声,似乎他和城隍神起了争执。连续好多天也没有停止,吴县的百姓都不忘那县令的恩德,纷纷聚集在城隍庙中为他们二人调解,但不管怎样就是不起作用。

后来吴县的百姓又另外建起了一座祠堂来供奉县令,争执之声这才消失了。人们将县令的祠堂也称作城隍庙,每年按时祭祀。

据说,县令的城隍庙比原来的城隍庙更加灵验。吴县至今还有两个城隍庙供百姓祭拜呢。

暮有话说

这是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一篇,名叫《吴令》,他讲述了一个县令两袖清风,爱惜民力,制止百姓大肆举行城隍之会的故事。

故事中,县令本就是一个为人清廉的好官,他看不惯百姓大肆花钱去做一些祭拜鬼神之事。当众斥责众人,最后将耗资巨大的城隍之会给停了,得到了吴县百姓的一致称赞,可县令因为意外身死后,却和城隍庙的城隍神吵嚷了起来,直到百姓为他又建起了一座祠堂,这才解决了争吵的事端。

起初北暮读这一篇文章时,觉得这县令还真是一个好官啊,为人清廉,懂得为百姓着想。可是到结尾,蒲松龄的描写却让我有了另外一个疑问:这样一个为官清廉的官员,死后仍然被众人所祭拜,这难道不是现如今人们所说的,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吗?

生前不许祭拜的县令,死后竟和城隍吵了起来,同他去争夺城隍的职位,享受百姓的祭拜,看不惯百姓祭拜的人,最后却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蒲松龄的这篇文章还真是讽刺啊。

对于本文,你是怎么看的?欢迎评论区留言!

先说故事:

吴县中,有一位县令。大家忘记了他,叫什么名字。但他为官刚正不阿,铁面无私。吴县人,最敬重的是城隍神,所以人们用木头,雕刻成城隍的样子,而且给他穿上了华丽的服装,把城隍神装扮的像活人一般。每年到了城隍神的生日时,人们都会用大量的钱财,举办神节,用高贵的车子,拉着神像,在大街上展览着。

用五颜六色的旗子和各种神圣的仪式,一路上高歌城隍上的功德。场面非常壮观和热闹。看热闹的人,也挤满了大街小巷。久而久之,这种方式,就成为了一种风俗、习惯。人们每年都会举办一次,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县令外出时,刚好碰上了一年一度的城隍会。便命令游行的队伍停下来,问究竟是怎么回事?人们告诉他具体的情况。当县令得知,做这样一个神会,会用掉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便非常愤怒地,指着神像大骂道:“你是管着一个县的城隍之神,如此冥顽不灵,真的不值得人们这样崇拜你,就普通昏庸无能的鬼,是一样的;如果你的有灵,就应该爱民如子,怎么会拿人们的辛苦钱,来装饰你自己的高贵!”

骂完之后,又命人把城隍神像弄倒在地,拿着鞭子,打了二十鞭子。从此之后,再也没人举办这种神会了。

县官虽然公正无私,但因为年纪太轻,很贪玩。有一次爬到树上掏鸟窝时,失足掉了下来,把大腿摔断了。没过多久,就死了。

人们为感恩他为吴县做出的功德,按照县令生前的样子,做了一个神像。把他供奉在城隍神的神庙中。但人们却总能听到,城隍神庙中,有争吵的声音,人们就把县官和城隍分开,又单独的盖了一间供奉,争吵声才停止了。

大家注意,刚开始的县官,是反对人们铺张浪费,大搞这种神会的。但死之后的县官,却想和城隍神,争抢人们的供奉,这不是天大的讽刺吗?

不知大家对这个故事,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