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当上市长,39岁晋升副厅级,最终选择了裸身辞官,他是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1-01-31

众所周知,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出现过众多令世人敬仰的优秀人物,他们用自己的真才实学,为我国完成了一件又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迹,功不可没,值得世人赞扬。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文天祥千秋祭》中仅用短短一句话,便将优秀人物的品质与事迹写于纸面,让世人在了解他们事迹的同时,还心生些许敬畏之情,令人尊重。

从古至今,出现过太多太多的优秀人物,他们的事迹也数不胜数。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一个35岁治理洪水当上市长,39岁改善财政晋升副厅级的人物,到了本该名利双收的年纪,他最终为何选择了"裸身辞官"?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1.凭借努力,踏上仕途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李向群,生于1963年的一个普通家庭之中。自小李向群便十分好学,是街井市民人尽皆知的好学生,是朋友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高考过后,李向群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大学,在四年本科时光结束后,他又以傲人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令众人羡慕。

离开学校后,李向群选择留在湖南,在娄底市作为一名普通技术工人开始工作。经历时间的打磨,领导看到了他的闪光点,决定根据他的高学历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对他加以重用。自此之后,李向群平步青云,在1992年时便被任命为了共青团娄底地委负责人,开始书写他的官场生涯。

在职期间,李向群主持了多次"青年社会化服务体系"、"希望工程"等大型活动,收获了众多成果。两年半的时间里,李向群多次被评为湖南全省"红旗团委",为他留下众多美好回忆。在后来采访中,他曾表示:"这是我仕途中最开心的一段时光",以此也能看出他对工作的喜爱之情。

2.抗洪救灾,功不可没

1994年,31岁的李向群被提拔为正处级干部,成为年轻后备干部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娄底市最年轻的一位市级领导。次年,李向群又被调任为建委副书记,管理经济工作。好景不长,正当李向群制定好计划,准备一展拳脚之时,一场突发的洪水打乱了他的计划。

1996年,娄底市特大洪水侵害,面对百年难遇的大洪水,李向群被紧急调往一线,指挥进行抢险工作。得到命令后,李向群第一时间便赶往梅提前线,开始组织抵御洪水。在前线巡视期间,他敏锐地发现,梅提的防洪设施已被洪水洞穿,用不了多久这里便会淹没,事不宜迟,他立即让这里的所有群众撤离。

人们撤离后不久,洪水便将梅提覆盖,淹没了整整3米之深,而从梅提中奔涌出来的洪水,也将整个县城淹没了大半,情况十分危急。当时城里到处都是河道,李向群就和工作人员连夜做了几百个木船,第二天便将后勤做的几万个馒头挨家挨户地送到百姓暂住的房顶。

整整7天时间,李向群一直奋斗在抗洪救灾第一线,每天拿着手机联络各方救援物资,忙得不可开交,光手机电池都用坏了好几个。洪水退去之后,经统计,在李向群的指挥下,这场突发洪水居然没有一人伤亡,这件事也被当作"奇迹"被报道出来。

3.功成名就,裸身辞官

1998年,凭借一身功绩,年仅35岁的李向群便被推选为冷水江市市长,开始身居要职,为百姓奋斗。在李向群上任时期,正处全球经济低迷期,国内经济增长较缓,冷水江市的经济更是惨不忍睹。不仅大型工业停工,市政府的财政更是困难,连公务员的公司有时都发不出来,十分艰难。

面对着这一堆烂摊子,李向群打算背水一战,决定在这个时候,对整个冷江市进行全面改造。先从防洪建设下手,然后改造城区主要街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最后建成工业园区。施工没钱,李向群就各地去租借,最后凭借多方面的努力,李向群终于成功将百废俱兴的冷江市变成了现代化工业园,财政收入翻了上千倍。也正因此,年仅39岁的他,便成为了一个副厅级别的政府官员,位高权重。

2008年时,这个为百姓做事的李向群突然选择"裸身辞官",离开了这个自己陪伴自己工作多年,业绩满满的办公室,开始回归民间,从零开始。也许是看惯了官场的劳累事务,让他想将一切放下,回归平凡。

离开官场后,李向群选择离开湖北,走进南方的商界。在从广东游历回来后,李向群遇到了万田集团董事长刘世祖,二人相见恨晚,一拍即合。与刘世祖聊完之后,李向群当即选择将入万田集团,并迅速成长为主心骨,成为了湾田集团的副董事长。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用《出塞》中的这句话来评价李向群的前半生,是在合适不过的了。现在的李向群早已远离官场,在商业领域小有名气,也希望李向群未来的生活越来越好,尽快找到属于自己的未来。故事至此结束,那么关于35岁当上市长,39岁晋升副厅级,最终为何选择了"裸身辞官"?这件事,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留言讨论!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