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最高境界:对人有尺,付出有度,带点锋芒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5


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

你可以善良,但不能软弱。

用善意宽待他人,用坚强保护自己。


深有同感。


善良过了头,就缺少了主见;

谦让过了头,就成了软弱。



古语有云:“善良有尺,忍让有度。”


心存善念不错,与人为善也对,然而,若善良失了尺度,往往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曾看到过这样一个笑话:


兄弟两人家境都不是特别富裕,但老大比较心善,总是会想方设法地帮助老二,每年都把自家的粮食分给老二家。


后来老大结婚了,开销也大了,而且结婚后就不好在接济老二了,于是这一年老大就没有再给老二送粮了。


而老二信誓旦旦地质问老大:“为什么今年没有给粮食了?”


老大有点愧疚地说:“今年你嫂子进门开销比较大,很多粮食我变卖了后,给你嫂子添置了几套新衣服,而且办酒席也花了不少钱,所以……”


老二闻言,一巴掌打在了老大的脸上,怒骂道:“你竟拿我的粮食去取你的女人?”


老大顿时感觉脸上火辣辣的疼,而心里却被深深地割了一道伤疤,正在汹涌地往外流血,这么多年不求回报的付出,最后竟成了一个笑话。


这其实是个笑话,却又不仅仅是个笑话。


现实生活中,辜负他人的善良,甚至将别人的伸手帮忙看作理所应当,不但不思感激,反而不断索取的例子,比比皆是。


正如孟非所言:


有些时候,你给出去的善良若无尺度,只知一味满足被帮助者的要求,不但落不到好,反倒会招致祸患。



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


有个高赞回答是:


王小波曾说过:


的确如此, 我们的善良要给对人,给到懂得感恩的人将会如沐春风,而给到得寸进尺的人只会带来无尽的悔恨。


农民歌手“大衣哥”朱之文,在成名之后,被一大堆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亲戚”缠上,个个都问他借钱。


九年间,他借出去了一百多万,家里有满满一抽屉的借条。


可这一百多万中,收回来的只有两万。


他上门去要账,别人非但不肯还钱,还对他恶语相向。


明明朱之文借给了村民们很多钱,还在默默地在为村里修路,做了不少的好事,口碑却越来越差,成了村里人口中的“白眼狼”。


怀着好意去帮助每个人,到最后却被自己的善良拖累,弄得身心俱疲,得不偿失。


老话说的好:升米恩,斗米仇。


你若好到毫无保留,别人就敢坏到肆无忌惮。


老公的书院里有个家境非常困难的孩子,在她的课程快到期的时候,她妈妈就打电话给老公:“刘老师,不好意思,这几天家里比较困难,您看能不能拖延几天给学费,您放心,过几天一定交上。”


老公也是看这个孩子学的很是认真,而且是一个非常懂事听话的孩子,也懂得感恩帮助其他同学,从孩子的身上就可以看出父母是什么样的人。


于是老公坚定地跟她妈妈说:“以后她的学费不用交了,我免费教她,您就不用再担心学费的事情的。”


她妈妈一再表示不能接受,而且无功不受禄,这样她们心里会很愧疚。


听到这里老公更是觉得这一家人值得他无偿地帮助,就说道:“我本来就有这样的计划,就是给10位家境比较困难的孩子免费授课,一是不想上有潜力的孩子错过,二是这样也给我们自己的孩子积德行善,您就不要推迟了。”


后来这个孩子学习的更是努力,而且她妈妈也总是会给我们送一些家乡特产,还帮我们宣传招生,为书院带来了很多学生。


俗话说的好:


你的善良可以感化一切恶意,但这份善良一定要给对的人,才能收获更多惊喜。



弗洛伊德说:


你的善良,必须带点锋芒,否则只会收获得寸进尺的人,伤的只有自己的善心。


与人为善,本是好事,但若是被别人“绑架”了你的善良,就该懂得及时拒绝;

懂得退让,本是智慧,但若是被一再逼迫,就该知道及时说不。


三毛在出国游学前,曾被父母再三叮嘱:出门在外,凡事要懂得忍让。


一开始,三毛的确是这么做的。


住进学校宿舍后,她不光把自己的内务整理得井井有条,还经常主动帮室友们把活儿也干了。


久而久之,室友们开始觉得她理应如此,把铺床、打扫卫生、打水等事,都推给了她一个人干。


甚至于三毛的衣柜,都被室友们侵占,成了她们的“免费衣柜”。


三毛在《稻草人手记》中写到:


忍一时,不是风平浪静,而是变本加厉;退一步,不是海阔天空,而是深渊在侧。


忍无可忍的她,决定奋起反抗,不再做任人随意拿捏的“好人”,亮出了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她的硬气,换来的不是继续针对,而是室友们的偃旗息鼓。


她们对待三毛的态度,奇异地发生了转变。开始及时归还用了她的东西,甚至还会帮她打水、买饭。


正如余华所言:


当一贯善良的你亮出自己的愤怒时,才会叫别人对你有所顾及。


善良中带点锋芒,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孔子说:


一颗良善之心,能够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光明。但在此之外,也要懂得给这颗心武装上“铠甲”,免受无妄的伤害。


就像爱默生说过:


往后余生,仍愿你善良,但记得把握好尺度,掌控好分寸,温暖他人,也保护自己。


与朋友们共勉!



文/萧家侠女

感恩每一个耐心阅读的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