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文言文八年级第八单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6

1. 求翻译 < > 八年级8~15单元的

【八】1、《王安国直言》王安国(亮?)性格直率,疾恶如仇。

王荆公(疑为王安国字?)一开始职务为参知政事,闲暇的时候因为阅读晏元献公的词而笑着说:“做宰相怎能做这种小(志气)的词?”平甫回答:“晏元献公也只是偶尔因为得意之事而这样,在工作上哪能如此。”当时吕惠卿作为馆职(疑为招待意)也坐在一旁,正经说到“为政必须先端正自己的言词,何况(不详)”平甫正色道“发表不正经言词,还不如小人。”

吕惠卿因此认为和这两人道不同,不相为谋,疏远二人。2、《陈章侯蔑视显贵》陈章侯性格怪僻,喜欢游玩喝酒。

别人送给他的金钱随手便花光了。尤其喜欢为贫穷不得志的人作画,以周济他们的贫困。

依靠他而生活的贫寒士人,一共有几十以至几百家之多。如果豪绅贵族等有势力的人向他要画,即使送他千金他也是不会提笔的。

有一个人品卑劣的显达者,引诱他进入船内,正在让他鉴赏宋元人的笔墨。船开了以后,就拿出画绢强迫他作画。

章侯摘掉帽子,脱掉衣服,大骂不止。那个显达者不听从他的。

于是章侯自己从船上跳落入水。显达者非常生气,于是甩袖而去了。

后来托了别人代为求画,章侯最终还是没有用一下笔墨。3、《王翱秉公》王翱的一个女儿,嫁给京城附近的一个官员为妻。

王翱的夫人非常疼爱女儿,常常迎接女儿回家,女婿坚持不放走,愤怒地对妻子说:“你的父亲是选拔官吏的长官,把我调到京城做官,那么你可以整天陪侍你的母亲。况且调动我轻易的就像振落树叶,吝啬什么呢?”于是女儿将想法寄给了母亲,夫人在一天傍晚准备了酒菜,跪着禀告王翱,王翱非常生气,拿起几案上的器具打伤了夫人,出去坐马车住到朝房里,十天后才回家,女婿最终没有被调职。

4、《次非斩蛟》楚国有个名叫次非的人,在一次旅游时来到吴国干遂这个地方,得到了一柄非常锋利的宝剑,高高兴兴地回楚国去。 次非在返回楚国的途中要过一条大江,便乘船渡江。

当渡江的小木船行到了江中心时,忽然从水底游来两条大蛟,异常凶猛地向这条小木船袭击过来,很快地从两边缠住渡船不放,情况非常危急,所有乘船过江的人都吓呆了。这时,次非向摆渡的船夫问道:“您在江上摇橹摆渡多年了,您曾经见到或听到过有两条大蛟缠住船不放而船上的人还能够有活下去的可能吗?”船夫回答说:“我驾船渡江几十年,也不知送过多少人过江,不说没见到,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这样的事情而船上的人是没有危险的。”

次非想:如果不除掉这两条恶蛟的话,全船的人就会有生命的危险。于是他立即脱去外衣,捋起衣袖,抽出从吴国干遂得到的宝剑,对船上的人说:“这两条大蛟如此凶恶,也只不过是这江中一堆快要腐烂了的骨和肉,还怕它干什么?为了保全船上所有人的生命,我即使丢掉了这柄刚刚得到的上好宝剑,哪怕是我个人的生命,也没有什么可惜的。”

说完,他就毫无犹豫地手持宝剑跳到江中向缠住渡船不放的大蛟砍去,经过一场紧张、激烈的人与恶蚊的争斗,次非挥剑斩了那两条大蛟,从容不迫地上到船上来。就这样,次非斩除了两条大蛟,保住了渡江的小木船,挽救了全船人的生命。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在危急存亡的关头,为着大众利益要挺身而出,迎难而上,不要畏首畏尾,苟且偷安。)5、《法不赦故人》濮州刺史庞相寿犯贪污罪被罢官,自己述说曾经在秦王衙门(办事)。

皇上李世民怜悯他,想听从(他的申诉,让他)回去任职。魏征规劝说:“秦王身边的人很多,恐怕人人都依仗私情恩惠,这足以使从善的人害怕。”

皇上高兴地采纳了他的意见,对庞相寿说:“我过去做秦王,只是一个王府的王;现在处于皇帝的高位,是天下的首领,不能单单偏袒过去的朋友。”赐给了帛劵打发了他,庞相寿流着眼泪离开。

【九】1、《张良劝刘邦劳军》楚汉相争,双方长久相持不下,年轻人都在军旅中受苦,老弱妇孺则没有粮食来源。这时项羽便靠近汉王,相互隔着广武涧对话。

项羽想要单独向汉王挑战。汉王历数项羽的罪状说:“当初我与你一同授命与楚怀王,约定谁先入关,平定关中就可以称王,你项羽违背誓约”。

2、《欧阳修家教》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

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

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3、《唐太宗纳谏》贞观(李世民年号)三年,太宗(李世民)对司空(官职)裴寂说:“每当有人呈上奏报的折子,内容很多,(看不过来时)我总是把折子粘在墙壁上,每天出入都要看看,用这种方法勤勉不懈怠,想方设法做到了解臣子们要表述的情况。

常常思考政事,有时到了三更才休息,也希望你们这些臣工们也用心政事不知疲倦,来报答我的心意。”4、《不龟手之药》宋国有一个人善于配制不皲手的药,祖祖辈辈以漂洗棉絮为业。

有人听说了,就请求用百金买他的药方。全家族的人集中在一起商议说:“我们世世代代漂洗棉絮,收入不过几金,现在。

2.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第八单元黄仙裳济友守字怎么翻译

原文

泰州守田雪龛居官廉,黄仙裳与周旋,绝不干以 私,后田落职,在州不得去。黄自汝宁归,囊中但有二十金。乃先至田寓,分其半以赠。后语人曰:“是日若吾先至家,则家中需金甚亟,不得分以赠田矣。”

泰州太守田雪龛为官清廉,黄仙裳与他交往的时候,一点也不牟取私人利益。后来田雪龛被免官,没有钱回不了家。黄仙裳正要回家,口袋中只有二十两银子。于是先到了田雪龛的住所,分出一半(银子)送给(田雪龛)。后来黄仙裳对别人说:“那天我如果先回到自己家里,由于我家里急需要钱,就不能把钱分给田雪龛了。”

3. 十万火急~走进8年级文言文第31~38单元的翻译~

魏徵讽谏唐太宗得到一只鹞鹰,极其漂亮,私下里(在内宫,非朝堂)把鹞鹰架在胳臂上玩,看到魏征来了,就把鹞鹰藏在怀里。

魏征知道这件事(看出来了),就走向前去汇报事情,就势(向太宗)讲古代帝王由于安逸享乐而亡国的故事,暗暗地劝谏太宗。(魏征故意)说得时间很长,太宗担心鹞鹰捂死,因为太宗向来尊敬魏征,(不敢直接轰他走,只是婉转地)想让他把话说得短些。

然而魏征说个没完,鹞鹰(最终)捂死在(太宗)怀里。 唐俭止太宗逞雄唐太宗李世民早年随父起兵晋阳,终以武力统一天下。

海太平之日,仍羁念昔日军旅生涯,故常以狩猎为消遣。一日,于禁苑行猎。

有野猪数匹奔突林中,太宗引弓射之,连发四箭,殪杀四猪。旋即,斜刺里又一雄猪直冲马前。

太宗随从一片惊惶,惟吏部尚书唐俭下马搏斗。仓皇间,但见太宗拔剑而上,出手便将野猪砍翻在地。

众皆高呼“万岁”,太宗笑顾左右而言:“你们这般文人真是没用,当年本将军打天下就全凭这股勇气!” 唐俭对曰:“昔日汉高祖以马上得天下,却不以马上治之。陛下既以神武定四方,如今难道还须藉狩猎再逞雄心?”太宗闻之默然,过后极言称善,因命罢猎。

富不易妻对不起,不知道,可以把原文传上来吗?天下无良猫有个人讨厌老鼠,倾其家产讨得一只好猫。用鱼啊肉啊饱喂那猫,用毡啊毯啊铺垫猫窝。

猫既吃得饱饱的又睡得香香的,对老鼠一概不吃,甚至于还和老鼠一起玩耍,老鼠因为这个缘故更加猖獗。这个人很是恼怒,于是不再在家中养猫,(从此他)认为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好猫。

绿衣使者唐朝明皇在位的时候,长安杨崇义的妻子刘氏与邻人李氏私通,想要杀死杨崇义,杨崇义喜欢鹦鹉,常常亲自喂它.有一天,杨崇义喝醉了回来,刘氏与李氏合谋将其杀死,埋在枯井中,书童与仆人都不知道这事情,只有鹦鹉看见了这事情.刘氏又命令书童与仆人去找丈夫,并报告了官府.官府日日夜夜寻找凶手都没找到,到扬家来寻找(凶手).架子上的鹦鹉突然说"杀我主人的人,是刘氏与李氏"官府于是抓了两人并拷问他们,于是全部说出了实情.于是将二人按法处理,并奏明于皇帝.明皇称这鹦鹉有义气,于是将其喂养与宫中,并且封为“绿衣使者”。黄怀信巧修龙船宋朝初年,两浙地区献给朝廷一艘龙船,船长二十多丈,上有楼房宫室,设置了皇帝休息的床榻,可做为皇帝出游时所用。

因时日已久,船腹部分腐朽,官府有意整修,但船在水中无法施工。神宗熙宁年间宦官黄怀信献计,在金明池北边凿一可停泊龙船的船坞,其下架设梁木,引汴河水入船坞,使船能泊在梁木上,再抽去坞内河水,以便补船作业。

等船修复后,再引水入船坞,抽去梁木,使船身浮起。另造屋棚于船坞上,如此龙船再也不会受日晒雨淋而损坏。

阳谷欲爱反害楚恭王和晋历王在鄢陵交战,楚军失利,恭王受伤。战斗正激烈时,司马官子反口渴要喝水,他的亲信侍仆谷阳捧了一卮酒给他。

子反说:“拿走,这是酒。”侍仆谷阳说:“这不是酒。”

子反接过来喝了。子反为人喜欢喝酒,觉得酒味甜美,不能停下不喝,结果喝醉后睡着了。

恭王想重新开战和他谋划战事,派人叫子反,子反借口心病而加以推辞。恭王乘车前去看他,进入帐中,闻到酒气而返回,说:“今天的战斗,我自个眼睛受了伤。

我所依赖的是司马,司马又这般模样。这是不顾楚国的神灵,不关心我的民众。

我不能和敌人重新开战了。”于是引兵离开鄢陵,把司马子反处以极刑。

所以说:侍仆谷阳进酒,并非本来就恨子反,而是真心地忠爱子反,但最终却恰好因此而害了他。这便是行小忠而害大忠,所以说:小忠是对大忠的祸害。

如果让行小忠的人掌管法制,那就必然会赦免罪犯加以爱护,这样他同下面的人是相安的,但却妨害了治理民众陈五计斥女巫陈五是个武夫,不信神。但是他家人很迷信。

陈五有天就把桃胡放在嘴里,腮帮子看起来老大。家人赶忙把女巫请来。

女巫说,哎呀,不好了,你的腮帮子要烂了。陈五不慌不忙把桃胡吐出来,打了女巫两耳光,戳穿了她的把戏 知人不易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地方(缺粮)受困,饭菜全无,七天没吃上米饭了。

白天睡在那,颜回取讨米,讨回来后煮饭,快要熟了。孔子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

一会,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没看见(颜回抓饭吃的事情)。孔子起来的时候说:“刚刚梦见我的先人,我自己先吃干净的饭然后才给他们吃。”

颜回回答道:“不是那样的,刚刚碳灰飘进了锅里(弄脏了米饭),丢掉又不好,就抓来吃了。”孔子叹息道:“(按说)应该相信看见的,但是并不一定可信;应该相信自己的心,自己的心也不可以相信。

你们记住,要了解一个人不容易啊。”所以要了解真相很难啊,孔子认为要了解一个人更难啊。

一傅众咻孟子对戴不胜说:“你希望你的君王贤明吗?我明白告诉你。这里有位楚国官员,希望他的儿子会说齐国话,那么,找齐国人来教呢,还是找楚国人来教呢?”载不胜回答道:“找齐国人来教。”

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来教他,很多楚国人干扰他,即使每天鞭打他要他说齐国话,也是不可能的。假如带他在庄、岳闹市区住上几年,。

4. 走进文言文 八年级 刘宠任会稽守

刘宠,字祖荣,东汉东莱牟平人,官至司徒、太尉,其为人清廉不贪,爱民如子。

曾感叹:“为官之道,舍一分 *** 多一分赐,取一文则官少值一文钱!” 刘宠曾任会稽(今浙江绍兴市)太守,会稽郡比较偏僻荒凉,当地老百姓不断受到贪官剥削,日子过得很苦。刘宠任会稽太守,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治河患身先士卒上堤劳作,视百姓之疾为父母之疾,为官十分清廉,给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

《后汉书》说:“宠治越,狗不夜吠,民不见吏,郡中大治”。 刘宠离任时,有五、六位居住若耶溪山谷中的老人赶来向他道别。

他们向刘宠表达越中百姓对他的感激、敬重之情,并每人奉百钱相赠。刘太守再三推辞不受,见其长跪不起,盛情难却,只得从各人手中选一大钱受之。

当他出阴山界至西小江时,投钱于水中而去。 清廉爱民的刘宠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称颂和敬仰。

据传自刘宠投钱后,投钱地段的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262363731江水更加清澈。为纪念这位勤政清廉、为民造福的太守,人们把此地改称“钱清”,把这段江称为“钱清江”(在今绍兴市境内)。

并建祠纪念,人称“一钱太守庙”,又在临江建一亭,取名“清水亭”,当地人称“选钱亭”、“一钱亭”。 清乾隆帝南巡经过钱清时,感叹刘宠的清廉,当场挥笔题七绝一首:“循吏当年齐国刘,大钱留一话千秋。

而今若问亲民者,定道一钱不敢留。”。

5. 求求求——八年级走进文言文29还有34单元的翻译+答案

【【【【第第第第二九二九二九二九单元单元单元单元】】】】 创业与守成 【原文】上①问侍臣②:“创业与守成孰(谁、哪个)难?”房玄龄③曰:“草昧之初④,与群雄并(一起)起,角力而后臣之(使之称臣,使对方屈服),创业难矣!”魏徵⑤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难艰,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⑥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徵与吾共安天下(使天下安,即“使天下安定”),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

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李世民。

②侍臣:周围亲近的大臣。 ③房玄龄:时任宰相。

④草昧之初:指开创基业之时。 ⑤魏徵:时任谏议大夫。

⑥出:经历。 【译文】 唐太宗问亲近的大臣:“创业与守成哪个难?”房玄龄说:“创业之初,跟各路英雄同时兴起,经过武力较量然后使他们臣服,创业难啊!”魏徵说:“自古以来的帝王,没有不从艰难中(获得天下),而在安逸中失去(天下),守成难啊!”唐太宗说:“玄龄跟我一起夺得天下,经过百死一生,所以知道创业的艰难;魏徵跟我一起使天下安定,常担心由于富贵而产生骄傲奢侈,从轻忽中产生祸乱,所以知道守成的艰难。

然而艰难的创业已经过去了,艰难的守成正应该与各位慎重对待。” 1ر唐太宗吞蝗 【原文】贞观①二年,京师(国都)旱,蝗虫大作(起)。

太宗入苑 ②视禾,见蝗虫,掇(duō,拾取)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这)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我)一人。

尔其(如果)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

左右遽谏(规劝)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jì,希望)移灾朕躬,何疾之避(何避疾)!”遂吞之。 【注释】①贞观:唐太宗年号。

②苑(yuàn):古代帝王游乐的园林,也有百姓在其中种植。 【译文】唐贞观二年,京城干旱,蝗虫大肆兴起。

唐太宗到园林察看禾苗,看到蝗虫,抓取了几枚,骂(蝗虫)道:“百姓凭稻谷活命,而你们把它们吃掉,这对百姓是危害。百姓有(什么)过错,在我一个人(身上)。

你们如果有灵性,只应啃咬我的心,不要危害百姓。”(太宗)将要吞下蝗虫,身边的随从的人急忙规劝道:“恐怕会酿成疾病,不能(吃)!”唐太宗说:“(我)所希望的是把灾难转移到我的身上,为什么躲避疾病呢!”于是将蝗虫吞了下去。

2ر刘宠任会稽守 【原文】刘宠任会稽①太守,除苛政,禁非法,郡中大治②。朝廷征③为将作大匠④。

山阴县有五六叟(老人),自若耶⑤谷间出,人赍⑥百钱以送宠,曰:“山谷鄙人 ⑦,未尝识朝政。他守(别的)时,吏索求民间,至夜不绝,或(有时)狗吠竟(终)夕,民不得安。

自明府⑧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年老值(遇到)圣明,故相扶而送。”宠曰:“吾之政何能及公言邪!父老辛苦!”叟奉(同“捧”)以钱,宠不能辞,遂各选一钱⑨受之。

【注释】①会稽:古地名,今浙江绍兴市。 ②大治:很太平。

③征:征召。 ④将作大匠:官职名称;主管土木工程。

⑤若耶:山名。 ⑥赍(jī):带着。

⑦鄙人:见识少的人。 ⑧明府:对太守的敬称。

⑨一钱:一个铜钱。 【译文】 刘宠担任会稽太守,废除繁重的赋税、苛刻的法令,禁止非法的勾当,郡中很太平。

朝廷征召他任主管土木工程的官职。山阴县有五六个老人,从若耶山中出来,每个人带着一百钱用来送给刘宠,说:“(我们)是山谷里的见识少的人,不曾知晓朝廷政事。

别的人任太守时,官吏在百姓中间勒索,(从早)到晚不停,有时狗叫一整夜,老百姓不得安宁。自从太守您来了,狗在夜里也不叫了,百姓也看不到(勒索的)官吏了。

年老时遇到贤圣(的官员),所以我们舍不得您(离开)而(来)送行。”刘宠说:“我的政绩怎么能达到你们所说的呢!父老乡亲们辛苦了!”老人将钱捧着送给(刘宠),刘宠不能推辞,于是从(每个人那里)各选了一个铜钱收下。

3ر青文胜为民请命 【原文】青文胜,字质夫,夔州①人。仕(做官)为龙阳②典史 ③。

龙阳濒(靠近)洞庭 ④,岁罹(lí,受,遭逢,遭遇)水患,逋赋⑤数十万,敲扑死者相踵。文胜慨然(慷慨地)诣(前往)阙⑥上疏⑦,为民请命,再上,皆不报⑧。

叹曰:“何面目归见父老!”复具(准备了)疏,击登闻鼓⑨以进,遂自经(jīng,上吊)于鼓下。帝闻大惊,悯(同情)其为民杀身,诏宽⑩龙阳租二万四千余石(11)。

邑(县)人建祠祀(祭祀)之。 【注释】①夔(kuí)州:古州名,在今四川境内。

②龙阳:古县名,在今湖南境内。 ③典史:县令的属官。

④洞庭:指洞庭湖。 ⑤逋赋:拖欠赋税。

⑥阙(què):宫殿外的望楼。此指宫门外。

⑦疏:给皇帝的奏章。 ⑧不报:不答复。

⑨登闻鼓:古代统治者为了表示听取臣民意见或诉说怨抑之情,特在朝堂外悬大鼓,臣民可击鼓上诉。 ⑩诏宽:皇帝下令宽贷。

(11)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译文】青文胜,字质夫,夔州人。

官任龙阳县令的属官。龙阳濒临洞庭湖,每年遭遇水灾,拖欠赋税几十万,受鞭挞刑罚而死的人接连不断。

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