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文化遗产是哪四个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3-17
四大文化遗产包括:
1. 明清档案:这些档案涵盖了内阁大库档案、军机处档案、内务府档案、宗人府档案、国史馆档案、清宫中各处档案和清各部院衙门档案等,不仅包含大量汉文资料,还有满文老档以及英、法、德等文的外交档案。在民国时期,这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档案经历了很多困难,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将故宫博物院文献馆改为档案馆,并归属档案局管理。
2. 殷墟甲骨:这些甲骨是源自中国殷商王朝后期(公元前14世纪晚期至前11世纪中期)都城遗址河南安阳小屯殷墟出土的王室占卜记事用的龟甲兽骨,上面刻有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3. 居延汉简:20世纪,学者在我国西北居延等地区发现了大量的汉代简牍,这些简牍对研究汉朝的文书档案制度、政治制度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被誉为20世纪中国档案界的“四大发现”之一。这些简牍因其被发现地点而得名“居延汉简”。
4. 敦煌经卷:敦煌经卷,也被称为敦煌文书、敦煌遗书、敦煌卷子,是指在甘肃省敦煌县莫高窟出土的4-11世纪多种文字的古写本。自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僔开凿第一窟以后,写经造像活动代代相沿。在北宋仁宗时期,为了躲避战乱,僧众将大批文书藏于洞窟之中,并砌泥墙伪装。
文化遗产分为有形遗产和无形遗产:
1. 有形遗产:有形文化遗产通常指的是“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等不可移动文物,以及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还包括被视为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2. 无形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无形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