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追求什么样的思想品德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12-12
幽默而能快速的记住知识,能获高分却又不失趣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2
首先,要使思想品德课充满思想。思想性是思想品德课程的一大特性。充满思想,是要求思想品德课要有一定的理论上的深刻性。知识是基础,说理越透彻,思想性越强。理论上要让学生懂,要让学生信服。体现思想的深刻性,是我们的追求之一。今天看来,为了保证课堂教学思想的深刻性,课堂讨论,师生之间的思想碰撞,是一种方式;教师评价贯穿理论知识,是一种方式。但更强调教师适时的理性分析、集中讲述,当讲则讲。目前,这是适合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实际情况要求的。强调思想性,就是要让思想品德课“深刻”起来。第二,要使思想品德课充满观点和行为规范。观点和行为规范是思想品德课特别强调的,具体知识点的教学要服务于、服从于观点和行为规范的树立及养成。我们在教学中要用明确的语言表达观点和行为规范,体现观点和行为规范的鲜明性。一堂课中,观点和行为规范要得到强调、强化。这是其它学科代替不了的。在课堂教学中,一个观点或行为规范通过多种形式得到强调,当然也要讲究点自然。针对重要观点和行为规范,设计思维活动;教师在对学生的评价中,提升观点和行为要求;教师集中分析、讲述观点,阐释行为规范;围绕观点和行为要求,让学生开展实践性活动;以观点为统领,总结概括主干知识结构;等等。这些都是这一“充满”所要求的。这是要让我们的思想品德课“鲜明”起来。第三,要使思想品德课充满尊重与关怀。贴近学生、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是课程改革的倡导。思想品德课中,在“三贴近 ”原则指导下,多给学生点人文关怀,多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多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多想一想学生关心什么、需要得到什么,自身发展需求什么,让他们有解决自己生活发展需求的愿望,焕发起生命的活力,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就会有种“家”的感觉,回家的感觉当然好了。这些都是尊重与关怀学生的表现。反过来说,对学生已经具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教师在课堂上再大做文章,大讲特讲,或者教师为激发情感而激发情感,不顾学生的反应,同样是对学生的不尊重。这里,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要让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孕育生命的活力,让思想品德课“人文”起来。第四,要使思想品德课充满智慧。教育的过程既是获取智慧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展现智慧的过程,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我们要使学生在一次次的合作、探究中展现其聪明才智,展现其智慧的亮点,在每次的成功中分享喜悦,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追求,同时在课堂中教师的智慧也要得以展现。从心理上讲,这是人的满足感。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上的创造性。这就需要我们坚持走合作探究教学的路子,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尤其在“怎样做”这一注重品德观念培养的教学内容上,最需要下些功夫,设计好合作探究活动。只要我们设计好、引导好,我们的学生,今天的青少年,他们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再加上青少年独有的思维创造性,会有一些启发人的想法,会有一些具体的来自自身生活经历、来自创造性思维的好办法、好方法。每个学生的思想和方法汇集的一起,就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这样,我们的学生可能就会在智慧的展现中去达到学习目标。新课程重视过程与方法,就含有其中的道理。这是让我们的思想品德课“聪明”起来。第五,要使思想品德课充满文化。思想品德课,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含量,课堂就会显得单调、缺少色彩。我们可以通过引用一些经典名句、经典故事、诗词、歌曲等,来体现思想品德课的文化含量。尤其要注意纳入学生喜欢的带有青春气息的文化,青春的文化。这样,思想品德课的吸引力就会大大加强。这是让我们的思想品德课“美”起来!另外,要想上好思想品德课,需要我们针对教学的主题,围绕主题,力求实现师生之间的心灵对话。既然是心灵对话,选取的案例要触动学生、有震撼力;讨论的话题要触动学生内心;教师要关注学生情感上的变化,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师生在敏感、热点话题上能说内心话、能探讨下去;等等。力求实现心灵对话,这是要让我们的思想品德课“亲近”起来!当前,根据思想品德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的要求,我们一再提倡的教学的基本思路是:“在生活中教育,在活动中教育”。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