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轻人看剧爱用倍速?

空闲时间少,提高效率?进度慢?

第1个回答  2019-11-25
难道不是现在的国产剧注水太严重才会让人忍不住倍速吗?像甄嬛传琅琊榜这样的剧,我不但不会开倍速,还会来回看好几遍。

我看国产剧倒不怎么开倍速,我都是直接拉进度条,一集45分钟的剧我大概20分钟就能看完,现在的国产剧非常常见的注水方式就是搞男二男三女二女三,或者弄一对戏份比主角还多的配角cp,这种对情节发展没有任何帮助,对主角角色塑造也没有任何帮助的情节我就会直接拉进度条,把一集当半集看,40集看完刚好是20集的时长,完美。(当然像某极光、某暴击、某真朋友这种主角情节都没法看的我都直接看吐槽视频,5分钟看完一集,还能获得快乐)

综艺也是,我不看cut,但我也会拉进度条,那些强行上价值、强行感动的不拉进度条难道要看着尴尬到牙酸吗?
第2个回答  2019-11-25
倍速看剧能看到什么?

在互联网还没有那么普及的年代,观众在什么时间段能看到什么节目都是由电视台决定。观众如果不喜欢,只能选择换台或关机不看。

随着视频平台的兴起,用户在这方面的决定权越来越大,甚至可以自行决定用什么样的速度播放内容。



目前,腾讯、爱奇艺、优酷等几大视频平台都为用户提供了多种播放方式的选项:正常速度播放之外,还有慢速的0.5倍、0.75倍,快速的1.25倍、1.5倍和2倍,以及为粉丝族群定制的"只看TA"。

"只看TA"是视频平台为粉丝量身定制的功能。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择节目里某位明星的戏份观看,从而跳过不感兴趣的部分。这样的功能堪称高效省时的追星利器,深受粉丝观众群的青睐。



在"更愿意选择倍速播放观看的内容"中,国产剧的得票数一马当先,综艺节目紧随其后,韩剧、日剧、美剧的得票数依次递减。

年轻人在急什么?

"一句话证明你有多闲?看剧居然不用倍速!"这虽然是网络上的一个段子,但也从侧面说明现在的剧集内容注水、剧情拖沓。现在的电视剧动辄40集起,70集也常见,90集不是梦,30集只能算是小体量。

事实上,集数多少从来不是产出高品质剧集的必要条件。经典的86版《西游记》才25集、87版《红楼梦》36集,2017年的爆款剧集、豆瓣评分9.0的《白夜追凶》,也不过32集。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让个人时间被挤压得越来越碎片化。很多年轻人,只能抽零碎的时间用倍速看视频。另外,倍速也给那些没时间但又需靠拢网络热点话题的职场人士提供了便利。

最后小编提醒大家,看剧戴睛赞,防蓝光又舒缓视疲劳,妈妈也再也不怕我看剧眼睛累啦!

万新睛赞数码生活普及型镜片,防蓝光的同时缓解视疲劳,采用了蓝光阻隔™技术,滤减由电子屏发出的有害蓝光,减少眼睛压力,舒缓视疲劳,提供双重保护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1-25
据新京报调查发现,在受访观众里,平时使用倍速观看视频者近七成(67.38%),而国产电视剧和综艺更是倍速播放常客。
原本电视剧本是快节奏生活中的调味剂,忙碌过后一家人团聚时看看。但是如今的电视剧也成了“速食品”,又有多少人能够忍住看剧时不点一下倍数呢?
国产剧的“长篇巨制”动辄五六十集,甚至七八十集,让很多观众望而却步。
当然,长度也不是原因之一,而是因为很多长剧都是依靠“注水剧情”在硬撑。
注水电视剧除了让观众感到不耐烦的配角戏份以外,随之而来还有很多与主线几乎没什么关系的剧情,画蛇添足的剧情更让人难以接受。
有些人会说,现在年轻人看剧已经失去了耐心,倍数也不能全部怪电视剧。
但是如果电视剧高质量,全程高能,又有谁会选择倍数呢?
第4个回答  2019-11-25
进度慢。主要还是剧情掺水太多,比如去年因为剧本注水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的《香蜜沉沉烬如霜》。这部剧开头不错,到了30集上下的时候开始疯狂注水。出现大量与主线无关的支线剧情不说,男女主演还持续掉线。最后编剧张鸢盎发微博承认了剧本注水,原本她和团队准备的是36集的剧本,后面因为制片方的要求,添加了一些支线戏份,扩充到43集。然鹅等到电视剧开播,《香蜜》摇身一变成了63集。凭空多出来的20多集戏码,里面到底有多少水分,不言而喻。《香蜜》这还是编剧发文坐实了的,那些没承认的注水剧还有多少?包括今年开局很好的《长安十二时辰》,到了二十多集之后也越来越拖沓,哥无奈弃剧,只能等以后出一个精简版了。
第5个回答  2019-11-25
“一句话证明你有多闲?看剧居然不用倍速!”这虽然是网络上的一个段子,但也从侧面说明现在的剧集内容注水、剧情拖沓。现在的电视剧动辄40集起,70集也常见,90集不是梦,30集只能算是小体量。痴迷周迅的李枫,在周迅主演的《如懿传》开播时满怀期待,结果发现镜头推进“慢”得看不下去,一看总集数有87集之巨,他又不喜欢用倍速,追了两集后弃剧。
事实上,集数多少从来不是产出高品质剧集的必要条件。经典的86版《西游记》才25集、87版《红楼梦》36集,2017年的爆款剧集、豆瓣评分9.0的《白夜追凶》,也不过32集。
一位电视剧制作公司的从业者告诉新京报,很多“大剧”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集才能讲完故事,只是参与制作的各方出于盈利的考虑愿意把集数抻多。在创作阶段让编剧加一些无关紧要的过场戏,让叙事节奏慢下来;在播出时,增加前情回顾,以缩减单集实际时长、增加总集数。因为电视剧大多是以集为单位定价出售的,演员也以集为单位计算片酬,集数的增加可以让剧方和演员都获益;对电视台来说,集数增加意味着插播广告的空间更大,同样增加了收益。各方都得利,只有观众的利益受到了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