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父母不在了,农村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亲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1

这应该是个普遍问题,值得探讨和深思。

有句话是 亲戚盼着亲戚福,亲房想着亲房穷。 这与人的本性、妒忌、自私是分不开的。为私利而迎合,为虚荣而好面子,这是人们抛之不去的平常行为和思想。

父母不在了,向心力和凝聚力散了。父母在世时,还有种震慑力和威严相胁,子女有那种胆怯和尊重。但子女内心的小纠纠和姊妹之间的过节和恩怨或许会被压制,但不会消失,矛盾会积累的,也会在某一天爆发。

父母也会用一生的修为影响教育子女,这也是所谓的家风。好的家风要有好的传承。不好的家风更应正本清源。但往往事与原违,没有走心,没有遵循初心,那就是团结和睦。团结才能有爱,有爱也才能与人为善。

父母走了,兄弟姐妹之间不亲了。应该有以下原因:

一是父母一碗水没有端平。亲儿疏女,或者亲小疏大,也或者以上两者反之。让对方明显感觉到父母不爱自己。这也为以后儿女不和不亲埋下了伏笔。

二是有异姓加入,也就是媳妇或者女婿。有道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但有时也会随缘而进错门的。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要调和成和和美美的一家亲,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和付出,需要大度、理解和胸怀,更需要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所以理解和宽容就是正当修为,也是成为一家人必须完成的课业。

三是受教育方式和成长环境的不同。对待问题的出发点、看法不同,行为也就不同。诸多问题不去理性思维,不正确对待。更关健的是不站在对方立场考虑问题。大我的思想作崇,总认为自己的观点正确,不容忍他人。

综其所述,胸怀和气度,公心和私心、大局和理念是处理兄弟姊妹关系的关健所在,一个好家风的传承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团结才能有爱!有句话 亲的说不远,远的说不亲, 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父母不在了,农村弟兄姐妹不亲了,也是很正常的。

因为父母在的时候,不管家里的大事、小事、包括父母过生日,家里的儿女基本都会去父母家,吃饭,唠家常,因为父母在,父母就是领头羊,把身边的儿女都包裹在一起的,不管儿女贫穷还是富贵 ,都是父母的宝贝,父母的希望,父母在,不管吃什么,做什么,都会叫上儿女,一起享受,一起分享。

所以,父母不在了,家就散了,儿女都各自发展自己的去,弟兄姐妹见面的时间就少了,时间久了,就不亲了。

我说一下我父母和他们的兄弟吧也就是我的叔叔伯伯们。我爷爷奶奶已经八十多岁了,两位老人家都已经老年痴呆瘫痪了,躺床上不能动,爷爷奶奶有4个儿子3个女儿,四兄弟轮流照顾爷爷奶奶,轮到我爸爸照顾爷爷奶奶,因为爷爷奶奶一辈子都在二伯家,不会动了没办法只能在二伯家照顾我爸也住在他家,一个月给二伯两千块钱,可二伯还是不肯要叫我爸把爷爷奶奶接走,爷爷奶奶也不肯走,然后二伯就把水电全停了,厕所也锁了,二伯天天和我爸吵架还说要告法院告我爸,有一次趁我爸去隔壁别人家上洗手间,二伯偷偷溜进爷爷奶奶房间把爷爷奶奶存的一万块钱偷走了来冤枉我爸偷的钱,好在我爷爷看到了,不会说话了问他谁偷的他指着我二伯,气得二伯把我爷爷骂一顿,爷爷一激动就这样去世了。料理完爷爷后事后,还要照顾奶奶,二伯也说要接走,说怕奶奶也死在他家,说他的房子要卖掉,没办法只能接走,准备接那天,奶奶可能不想走就这样也去世了,两个人就隔了半个月不到先后走了,之后二伯和我爸就老死不相往来了。这么狠的兄弟我认为不要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