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门阀士族政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6
门阀士族政治是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一种政治形态,反映的是贵族官僚化的现象。这一种政治模式产生于东汉时期,确立于魏晋时期,兴盛于东晋时期,在南北朝时期开始衰落,最终在隋唐五代时期崩溃。下面我们就详细介绍一下门阀士族政治。

一、门阀士族政治兴盛

(一)产生原因

门阀士族产生于东汉末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发展。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政治模式,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在政治方面,政治模式和政治制度为其提供了掌控政治的机会。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禅让式的政权更迭使得统治集团逐渐封闭化;而恩荫制、九品中正制和征辟制等选官制度,也为官员们形成庞大关系网提供了基础。

在经济方面,豪强地主的形成为士族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东汉末年,田庄经济开始形成,其后所形成的荫族荫客制、占田制、均田制等土地制度也巩固了这种经济优势。

在文化方面,学在家族为士族子弟入仕提供了条件。在独尊儒术之后,经学成为了入仕的文化资格。也是在这时,学术家族逐渐形成,例如弘农杨氏、汝南袁氏。而因为这些家族所形成的门生故吏构建了庞大的关系网,为士族掌握权力提供了基础。

总体来说,门阀士族是官僚世家、豪强世家和文化世家的三位一体。

(二)士族特征

士族按照地域划分为山东士族、代北士族、江南士族、关陇士族,在其内部又划分为甲族、次门和素族(非宗室、公侯)。

士族们有自身的标志,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婚宦关系,在婚姻上体现为门第婚,在官职上体现为清浊之分。二是郡望谱学,郡望体现为所在地域,因此在南迁后产生了侨州郡县;谱学是家谱之学,代表为贾氏谱学和王氏谱学,《百家谱》甚至成为了官吏选拔的参考。三是士庶之别,士族与庶族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甚至出现士族凌辱庶族的现象。

(三)士族政治的兴盛:汉晋时期

士族政治产生于东汉,一开始被称为冠族、著姓、大姓、名士。到了三国时期,九品中正制确立,士族政治便在魏晋时期得到了巩固。西晋时期,晋武帝恢复了封建制,通过宗王政治来打击士族政治。可是,事与愿违,随着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西晋的宗王势力被扫荡殆尽,门阀士族的地位反而得到提升,东晋时期甚至出现了门阀政治。

在东晋政治模式中,有皇帝、门阀士族、流民武装三股重要的政治势力。门阀士族控制着朝廷的政权,流民武装负责国家边防军事。在门阀士族中,有外来的侨姓士族和本土的吴姓士族。流民武装的领袖是流民帅,在国家政局中也有着重要影响。

二、门阀士族政治的衰亡

(一)士族政治的衰落:南北朝时期

1、南朝

南朝的政局由同族皇帝、宗室、汉人士族、庶族、武将和土豪酋帅六股政治势力组成,其中同族皇帝多为武将出身,宗室和庶族的地位也开始提升,土豪酋帅在地方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南朝皇帝为重振皇权,实行了“武将执兵柄、寒人掌机要、皇子镇要藩”。武将执兵柄,使得士族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寒人掌机要使得庶族地位不断上升,皇子镇要藩使得宗室成员们控制了军事政治要地,打击了士族在地方的势力。但总体来说,南朝的士族势力仍有着巨大影响。

2、北朝

北朝的政局由异族皇帝、军功贵族、汉人士族、庶族和国人武装五股政治势力组成,其中军功贵族和国人武装掌握着国家的军队,汉人士族和庶族负责国家行政。北方民族入主中原,其主奴思想和军事独裁会强化这种专制政治模式。功利主义也体现在政治运行中,官僚政治开始复兴。与此同时,皇帝也开始打击士族。北魏时期,太武帝通过国史之狱打击了山东士族,孝文帝通过立郡姓、定姓族打造鲜卑士族以压制汉人士族。北周时期,宇文泰打造出了关陇集团压制其他士族,又通过六官制打破了官职的清浊之分。也是在北朝,士族政治得到了重大打击,但所确立的均田制和府兵制也巩固了士族政治。

(二)士族政治的崩溃:隋唐五代

隋朝废除了辟举制度,创建了科举制度,但士族仍有政治影响力。唐朝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变化,均田制变成了不立田制,府兵制变成了募兵制。与此同时,朝廷编写了《氏族志》、《姓氏录》等谱籍,稀释了原有士族。五代时期,士族开始分流,一部分转化为了科举官僚士大夫,另一部分变成了平民百姓。至此,士族便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三)士族政治消失的原因

在政治方面,政治变革是根本性原因。一是官僚制度使得士族的政治空间开始缩减,辟举制度废除,科举制度确立,官僚政治复兴,使得士族不得不转型为官僚。二是庶族地位开始上升,由于皇帝扶持和士族自身受到打击,庶族逐渐登上历史舞台,挤压了士族的政治空间。三是皇权专制得到强化,打击士族以巩固权位,使得士族在政治上的影响力逐渐削弱。四是士族内部和外部都进行了斗争,各大士族团体不停地争夺政治资源,又要打击崛起的庶族,使得自身损失严重。

在经济方面,土地模式改变瓦解了经济基础。均田制瓦解后,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士族手下的部曲逐渐逃亡,使得庄园经济瓦解。与此同时,品官地主崛起,在基层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削弱了士族在民间的影响力。

在文化方面,学在家族的优势不复存在。官学开始复兴,庶族知识分子也开始复兴私学,使得民间学术更大的发展。在这一时期,学在家族变成了学在民间,文化世家的优势已不再像原来那样明显。

在军事方面,军事打击为士族带来毁灭性打击。在军事制度上,府兵制为募兵制所取代,士族难以控制军队,在军事上的参与度越来越低。与此同时,永嘉之乱、孙恩卢循起义、六镇之乱、侯景之乱、隋末农民起义、安史之乱、唐末农民起义等一系列战争打击使得士族遭遇了灭顶之灾。

在社会方面,士族的稀释使得士族影响了进一步下滑。无论是定姓族、打造关陇集团,还是编写《氏族志》、《姓氏录》,都扩充了士族队伍。而士族的稀释使得,传统的士族不断贬值,士族影响了逐渐衰落。

正是由于一系列的打击,士族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