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读书会福建分会原来是这样的一个组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6
    一直以来对福建省分会的执行会长徐君宝先生都是充满了满满的敬佩、感激之心…知道福建要召开省渠道培训会议…抱着尝试的心态问了一下能否参与学习…结果当然是肯定的…在这一点上我就已经能感受到他们的格局之大…

      两天很短也不短,我体验非常棒!我的体验来源于一个这样的组织(或者称为团队):

第一:【联盟】组织

      所有人都是创业者的心态去为共同的梦想而全力以赴,相互间的信任度与亲密度在各分会之间的真诚与无私地分享间就能感受到,而且在他们身上能感受到,这个组织不是局限在福建省,作为省级分会,大家的理想是建立在了全球樊登读书会的层面上了…这一点当然也组织的领导者有很大的关系,能感受到福建分会的大家长张会长对于执行会长徐会长的充分信任与授权,在徐会长给到身边的人源源不断的相互赋能,这个联盟越来越牢固而且不断壮大中…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生命影响生命…

第二:【赋能】梦想需要践行才能实现

      在这两天我充分感受到相互赋能的意义…严格意义上我是被赋能了,但通过其他会长的反馈,其实这个过程中他们也在接受着赋能…这就是真正意义上为团队加分!这里让我想到了pcp课程里的团队加减,领导者一举一动都是这个为组织做着乘除法,员工做的是加减法,这两天的赋能是真正意义上的乘法,这种效应裂变到所有城市的樊登读书会的书友,那个影响是多么地深远…在这件事上他们是如此地认真,所有的分享嘉宾都是毫无保留地共享出自己的实践经验(信息共享),而且在这样的能量场里相互加持,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赋能…在此我们复习一下何谓赋能:赋能是应对不确定性的关键;赋能=让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共享意识是赋能的基础;像园丁一样去领导。

第三:【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才是正确的践行

      每一位会长都是樊登读书会的重度书友,里面每一本书都是反复反复再反复地听…而且做到了深度复盘结合实际学以致用…在他们的分享过程中就能感受到每一个输出都是包含了里面某一本书的理论或工具的…包括这个组织的管理呈现…这又让我想起了pcp课程里吴导经常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切先从修身开始,如何做到知行合一很重要…难吗?难!但是一群人比一个人更容易做到…这里我能感受到大家相互间的正向支持!这里就犹如我在pcp大家庭里的感觉……

      一个好的团队/组织/企业,离不开三感:归属感、荣誉感、仪式感…

      并不是所有的组织都能成为这样的组织,但如果这个组织所有人都向往并相信自己能创造这样的组织…它就已经存在了…而这是【刻意练习】的结果!

ps:作为一个领导者,想实现以上这些,我认为需要再反复反复精读樊登读书会里的四本书:【赋能】+【联盟】+【王阳明哲学】+【刻意练习】,当然,如果能做到如此完美的分享还要读【演讲的力量】…不说了,我默默地听书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