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互联网公司都要做金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6-16

谢谢悟空问答的邀请!
注意到已经有好几个比较专业的回答了,那我就从另一个角度来谈一下吧。
正好读到《有头有脸的互联网公司都在放贷》,里面提到,就在现金贷公司的老板们开始为生存挣扎的时候,2017年底的这个时间节点,对于“TMD等互联网巨头来说,却刚刚吹响冲锋号。
今天,在中国人的智能手机上,无论是聊微信、刷抖音、看微博,还是用淘宝购物、滴滴打车、携程订酒店,甚至是在刚拆封的小米、华为、OPPO手机上,互联网信贷产品都无处不在。而这些处在不同行业的互联网巨头们,也终于有了一个相同的业务——放贷。官方说法则是,消费金融。
请先参阅。
顺便谈谈一下长短期债务周期吧:
短期债务周期通常持续5-8年,在几十年里不断重复。但是请注意在每个周期的低谷和高峰后,经济增长和债务都会超过前一个周期。为什么会这样,这是人促成的。人具有借更多钱和花更多钱的倾向而不喜欢偿还债务,这是人的天性,因此在长期内,债务增加的速度超过收入,从而形成长期债务周期。
长期债务周期:尽管人们的债务增加,但贷款人会提供更宽松的借贷条件,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大家都以为现在形势一片大好,因为仅注意最近出现的情况。最近出现的情况是什么呢?收入一直在增加,资产价值不断上升,股票市场欣欣向荣,现在是繁荣时期,用借来的钱购买各类资产,很划算。当人们过度借贷消费时,泡沫便产生了。
请注意,这儿并非在聊国内的情况,点到为止吧。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从体制机制的角度讲,银行迈入21世纪以来,便以“大著称:贪大喜功,好大求全。大项目可以给银行带来丰厚利润且长期而稳定,对于金额小、风险高的零售业务普遍不招银行待见。无可否认:银行在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方面存在着长期短板,没有大力拓展普惠金融业务的意图与驱动力。互联网企业介入金融领域时间短,盈利能力强、快速见效的项目都被传统金融霸主银行抢夺完毕。互金企业只能从长期被银行忽视的广大群众入手,发展互联网投资,方便用户理财;发展网络贷款,方便用户借钱。也因此在服务领域上拓展了银行忽视的蓝海。
从服务群众的角度讲,银行和互金企业在普惠金融上最根本的差异在:是否具有用户思维,一切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一切为了用户的方便。即使是普惠金融这样服务群众的金融产品,银行也想站着把钱赚了,而不是放下身段贴近用户的思维去急用户之所急,想用户之所想。银行永远不会因为厂妹想要苹果手机而提高利率,放弃风控;不会因为用户觉得电子银行APP不好用而主动改变用户界面;不会因为客户需要这个产品,而立即响应,马上研发但互联网企业可以,他们心里想的都是客户:无论你是大客户,还是小客户,在他们眼里都是上帝,都能给其带来收益。所以,在金融领域,充满狼性与竞争意识的互金企业即使是在普惠金融这样原本可能亏钱的项目上,最终也赚到钱。
从监管政策的角度讲,对互金公司来说,其在普惠金融发展切入点上利用支付业务打开局面,使用免费转账等措施吸引客户进入,以互联网逻辑招徕客户、留住客户,而后再进行盈利性操作。其在业务层面不受监管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混业经营的限制。而银监会对互联网企业与银行类金融机构的监管存在差异监管的问题,发展权利与监管强度方面存在不对等,银行业承担的义务更多,而监管部门的监管真空也导致了互联网金融的野蛮生长,客观上却造福了互金公司普惠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
这几家公司要么有巨大用户流量,要么有巨大现金流,要么两者都有。
传统金融行业为了拓客要死要活,投入成本那么大,维护成本更大。而金融互联网化之后,这几点成本迅速降低,这几家巨头有天然做金融的优势,加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风控又可以解决。不做金融太可惜了。
然后介绍一下小米金融的产品
小米理财
小米理财产品主要集中在活期宝和定期宝两类,对接金融产品包括基金、万能险、投连险、券商等,灵活投资、收益稳健。
小米保险
小米保险是小米公司旗下保险产品。目前已上线综合意外险、银行卡安全险、孝心防癌保、小米大病保、小米少儿保、家人防骗险、银行卡安全险等险种。
小米贷款
“小米贷款是其迈向个人消费金融的关键一步,也是打造“从行为到金融新型征信模式的起步。所谓“从行为到金融,即“基于MIUI系统,经用户授权,积累其在线上行为,并依据此对用户的信用程度和偿还能力等进行评估。比如,线上数据显示,某用户经常锻炼并保持良好作息习惯,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该用户身体较为健康,那么其购买商业健康险的价格就会相对较低;同理,某用户经常在线上进行购物,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该用户消费能力相对较强,那么其获得的贷款额度就会相对较高。可以说,类似的连续的日常数据更不容易造假。目前小米贷款只面向部分邀请用户,未来邀请制+申请制联动,对小米用户进一步开放。与此同时,针对已经申请到现金授信的用户,小米金融提供“分期购物产品服务,用户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分期期数,缓解用户在小米网购物压力。
互联网行业近年来一直是国内非常热门的经济体系,而总是与之同行的金融业务也是业界大佬们眼中的香饽饽。有数据统计,在国内的二十家主流互联网公司中,除了陌陌、今日头条目前没有涉及到金融业务,其他十八家公司都不同程度的涉及到金融业务。
那么为什么大佬们不好好经营主业,纷纷入局金融呢?
一、互联网金融市场非常庞大
据统计,早在2016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市场规模就已经达到了17.8万亿,而且这个势头并没有停下的意思,预计到2021年,其规模将会达到43万亿,行业年复合增长率将近25%。如此庞大的市场占比,互联网巨头们怎么可能错过?
二、一开始就拥有先天优势
互联网最大优势是什么?毫无疑问,目前互联网公司掌控着巨大的流量优势,这些流量背后带来的则是巨大的用户数量,所以互联网金融从一开始就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控制了获客成本,简单的迁移就能拉动大量用户的消费需求,同时强大的背景也会吸引更多用户的关注,一举两得。
三、促进原生业务的增长
金融业务在自身拓宽渠道、扩展业务的同时也不断给原生业务提供支持,可以说是双赢。
金融一直都是很赚钱是业务,再加上互联网的效应和高效率,就是更加赚钱了,对于互联网金融平台,只要有了用户和平台,无论是在营收还是利润都是很高的。
互联网金融利润高
对于互联网金融来说,大型的互联网公司都是想做或者已经做了金融业务,比如腾讯有金融业务,阿里也有金融业务,只不过是拆分开了,百度也有百度金融,包括唯品会,苏宁等都有对应的金融业务。金融自古以来都会利润高的行业,没有最高,只有更高,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赚取利润就显得更加快速。
金融牌照稀缺性,进入门槛变高
目前拥有从事第三方金融机构的牌照的公司也是越来越少了,而且央行目前没有审批新的第三方金融支付机构了,金融牌照的稀缺也让互联网公司都开始重视起互联网金融了,而且大家都在花巨额的资金用来收购存量的金融牌照,因为存量越来越少,早些时间进入会更好,对于未来公司的发展也有利。
互联网金融支付背后的数据
互联网金融不仅仅利润高,背后的数据也很值钱,可以用在很多方面,比如了解用户的消费喜欢和消费能力,可以分析成为大数据用于公司的投资或者结合其他的业务开展策划一些活动,互联网金融背后的数据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也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如果你觉得觉得写的还行,请点赞支持,如果觉得写的不行,请吐槽评论,感谢关注科技小车。
谢谢邀请,我是变革家阿熊。互联网公司发展金融业务,是有对政府政策的响应,还有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两个方面原因。首先,2016年1月,我国国务院提出了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的通知,鼓励现有金融体制机构的合作尝试,督促互联网金融组织健康发展。所以互联网+金融“成为顺应时代社会发展的新模式。而互联网+金融“最重要的问题是解决产业发展模式,这要求互联网企业和金融企业各自向高层次发展,依据各自的差异优势进行深度合作哦,形成产业优势互补。其次,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互联网一直推崇的是流量为王,服务制胜“,在传统金融机构还在用推销、建渠道、找客服的方式时,互联网已经通过用户分析和用户体验来留住用户。因此互联网金融的诞生是必然的。并且金融产品中涉及的现金流和信息流,在传统金融机构中非常繁琐耗时间的工作,互联网公司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云技术来做,效率和效果都已经远超传统金融机构。传统金融下的信息不对称情况在互联网公司中将很好被解决,并且可以通过大数据、行为分析、社交关系来为用户信用评级。而且,互联网公司在区别于传统金融机构的最大优势在于创新和技术。互联网公司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上可以时刻保持技术的最佳,并通过这些操作来克服传统金融机构风险大、安全不足的问题。并且互联网公司有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来挖掘客户在金融行为中的相关数据,通过海量信息的整合,推行征信系统,实现个人信用和金融服务的匹配,并且可以对用户进行精准的金融服务投放,提升用户体验和效率。
非金融行业发展金融业务。一是变现需求、二是市场需求。变现说白了也就是挣快钱,企业往往是缺钱的。以往企业需要融资或者直接向银行贷款,而融资或贷款的成本很高,没有好的BP,投资公司很难把钱投给你。另一方面,现在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发达,其运行成本并不高。国内的移动支付和零钱理财的便捷性,促使大量用户接触到互联网金融,相反,年轻人的提前消费习惯也让小额借贷人群更加庞大。互联网金融公司既有理财收入、也有借贷收入,成为上市公司旗下的标配子公司还能拓宽大企业的业务线,何乐而不为呢。下面这张图,你可以自己感受下。
最简单也是最核心的:金融赚钱多。
互联网发展到现在,几乎所有的线下的项目都已经被搬到了网上。
金融可以说是最后一块开放的处女地,并且也是利润最为丰厚的业务。
而以银行代表的传统金融业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太大的创新,这也给了这些新近互联网公司更多的机会去分一杯羹。
没有人会更钱过不去。
这好回答,深的不究,浅的来说,因为每个公司的定位和策略不一样。互联网公司涉入金融,尤其是大型公司,他们本来在大数据分析方面有特有的优势,通过每个人的消费情况与特性、人际网等等就基本可以对一个人的经济实力与消费习惯进行分析与动态监控,能更好的做好风控。再者现在金融公司都不傻,每个人的个人征信在信息互联的当今很好获取,只要你信用不是太差,一个客户授予他几千一万的额度又如何,这社会早不是欠几万跑路的年代了,每个人想想法,还是能解决,大不了客户违约,但也得主动或被动的想办法把钱给逐渐还上,放贷方还有可观的违约金,一个人除非走进了无底洞,在这个社会生活谁离得开金融服务啊,范不得一点钱造成很久的信用污点影响正常生活,当然大额的除外,另当别论,但无论如何,毕竟每个正常人多少都有一定的收入,都有一定的信誉度与偿还能力,不大大超过这个底线放贷都行。
再者现在的互联网公司才不是这样简单的做放贷业务,信誉贷款这些,赚一点利息,聪明的公司都是做消费金融呢,把钱给你,你还得最好把钱用在他们自己的消费产品或平台上,无论是实物或者服务,这样才是互联网公司最想要的,赚了利息,还让你成为他的消费客户赚取利润,促进了产品销售又多了客户,在客户为王的市场竞争中,何乐而不为呢,而且前面说了的,互联网公司的大数据分析能力能动态监控分析一个人的消费情况与习性,能更好的针对性对客户推送产品广告,主动让他们消费,还有一点战略意义,通过一定量的数据积累分析,还可预见未来市场的消费走向,提前布局,这是传统产品公司没有办法做到的。
说了这些简单道理,就知道为什么互联网公司要进入金融行业了吧,为了利益点,也为了流量入口,更为了未来的发展布局。
互联网金融是实体网络的产物,阿里巴巴就是互联网公司。蚂蚁金服就属于互联网金融。当然了,做什么都无可厚非。只要工商执照,合法合规的文件都有。那么就是可以的。反之挂羊头卖狗肉的就得小心了
详情
    官方服务
      预约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