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升官怎么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1
问题一:古代表示升官的词有什么? ③、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
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进爵”
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
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问题二:・文言文中表示升官贬官常用词是什么 网络搜集自 一(18)苏铭辉朱韵梦 高考文言文段多是选自人物传记,文章在记叙其生平时常涉及职位的变迁,而那些表官职变迁的文言词语对文义的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掌握这些词语对准确理解人物生平及相关官场沉浮很有帮助。现将常见表官职变动的词语辑录如下,供同学们训练、记忆。一、表“授官、做官”的词语1.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①《晋书・谢安传》: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②《宋史・辛弃疾传》: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 2.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如①李密《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冼马。②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③《南史・虞愿传》:除太常丞,尚书祠部郎,通直散骑侍郎。 3.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如《三国志・吴主传》:郡察孝廉,州举茂才。 4.荐:由地方 *** 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①《宋史・侯可传》: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②《汉书・平帝纪》:诸有藏及内恶未发而荐举者。③《谭嗣同》:公以学士徐公致荐,被征。 5.举:由地方 *** 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①《左传・宣三十年》:举不失德,赏不失劳。②《文选・陈情表》: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③范晔《后汉书・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④《左传?襄公三年》:举其偏,不为党。 6.授:授予官职。如①《汉书・翟方进传》:遣使者持黄金印,赫发继,朱轮车,即军中拜授。②《宋史・辛弃疾传》: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 7.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如《史记・李将军列传》:李陵既壮,选为建章监,监诸骑。 8.起:重新启用,任以官职。如①《元史・贾鲁传》: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院都事。②《战国策》:起樗里子于国。 9.复:恢复原职务。如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后汉书・张衡传》 10.征:由朝廷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征召,特指君招臣。如①《后汉书・王涣列传》:岁余,征拜侍御史。②范晔《后汉书・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③梁启超《谭嗣同传》: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被征。 11.仕:做官。如《论语・子张》:学而优则仕。 12.仕宦:做官,任官职。如《孔雀东南飞》: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13.仕进:进身为官。如《晋书・许迈传》:迈少恬静,不慕仕进。 14.任:担负、担任。如《史记?蒙恬传》: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 二、表“调动、补任”的词语。 1.改:改任官职。如《宋史・范仲淹传》:(范仲淹)改集庆军节度推官,始还姓,更其名。 2.调、徙、转:调动官职(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升职或降职)。如①《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调为陇西都尉。②《史记・淮阴侯列传》:徙齐王信为楚王。③范晔《后汉书・张衡传》: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④《史记・高祖本纪》:徙韩王信太原。⑤《隋史・徐文宝传》:文宝处法平允,考绩连最,转大理正。⑥《宋史・理宗纪》:程大元、李和以下将士六百一十三人补转官资有差。⑦《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 3.迁:调动改派。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削职降等。如范晔《后汉书・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又如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史记・太史公自序》 4.累迁:表示多次调动。如范晔《后汉书・赵咨传》:累迁敦煌太守。 5.放:京官调任地方官。如梁启超《谭嗣同》: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 6.出:京官外放,与“放”意思相近。如范晔《后汉书・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7.补:补任空缺官职。如①《汉书・萧望之传》:迁补太守卒史,......>>

问题三:皇上要出门,大臣怎么说 出了这个门你就不要再回来!

问题四:在文言文中,哪些字词表示升官・贬官和授予官职 高考文言文段多是选自人物传记,文章在记叙其生平时常涉及职位的变迁,而那些表官职变迁的文言词语对文义的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掌握这些词语对准确理解人物生平及相关官场沉浮很有帮助。现将常见表官职变动的词语辑录如下,供同学们训练、记忆。
一、表“授官、做官”的词语
1.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①《晋书・谢安传》: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②《宋史・辛弃疾传》: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
2.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如①李密《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冼马。②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③《南史・虞愿传》:除太常丞,尚书祠部郎,通直散骑侍郎。
3.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如《三国志・吴主传》:郡察孝廉,州举茂才。
4.荐:由地方 *** 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①《宋史・侯可传》: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②《汉书・平帝纪》:诸有藏及内恶未发而荐举者。③《谭嗣同》:公以学士徐公致荐,被征。
5.举:由地方 *** 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①《左传・宣三十年》:举不失德,赏不失劳。②《文选・陈情表》: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③范晔《后汉书・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④《左传?襄公三年》:举其偏,不为党。
6.授:授予官职。如①《汉书・翟方进传》:遣使者持黄金印,赫发继,朱轮车,即军中拜授。②《宋史・辛弃疾传》: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
7.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如《史记・李将军列传》:李陵既壮,选为建章监,监诸骑。
8.起:重新启用,任以官职。
如①《元史・贾鲁传》: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院都事。②《战国策》:起樗里子于国。
9.复:恢复原职务。如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后汉书・张衡传》
10.征:由朝廷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征召,特指君招臣。
如①《后汉书・王涣列传》:岁余,征拜侍御史。②范晔《后汉书・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③梁启超《谭嗣同传》: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被征。
11.仕:做官。如《论语・子张》:学而优则仕。
12.仕宦:做官,任官职。如《孔雀东南飞》: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13.仕进:进身为官。如《晋书・许迈传》:迈少恬静,不慕仕进。
14.任:担负、担任。如《史记?蒙恬传》: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
二、表“调动、补任”的词语。
1.改:改任官职。如《宋史・范仲淹传》:(范仲淹)改集庆军节度推官,始还姓,更其名。
2.调、徙、转:调动官职(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升职或降职)。
如①《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调为陇西都尉。②《史记・淮阴侯列传》:徙齐王信为楚王。③范晔《后汉书・张衡传》: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④《史记・高祖本纪》:徙韩王信太原。⑤《隋史・徐文宝传》:文宝处法平允,考绩连最,转大理正。⑥《宋史・理宗纪》:程大元、李和以下将士六百一十三人补转官资有差。 ⑦《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
3.迁:调动改派。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削职降等。
如范晔《后汉书・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又如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史记・太史公自序》
4.累迁:表示多次调动。如范晔《后汉书・赵咨传》:累迁敦煌太守。
5.放:京官调任地方官。如梁启超《谭嗣同》: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
6.出:京官外放,与“放”意思相近。如范晔《后汉书・张衡传》:永和初,......>>

问题五:与升官有关的诗词 《暮春于山谷寺上方遇恩命加官赐服酬皇甫侍御》
年代: 唐 作者: 独孤及
天书到法堂,朽质被荣光。自笑无功德,殊恩谬激扬。
还登建礼署,犹忝会稽章。佳句惭相及,称仁岂易当。
《端嘉杂诗二十首》
年代: 宋 作者: 刘克庄
拥旄佩印各荣华,已贵无官可复加。
若不扫门丞相府,必曾养马侍中家。
《诗一首》
年代: 宋 作者: 张定千
况说龙沙最边陲,关河阻隔远明时。
蕃戎把隘当路坐,何日申奏圣人知。
今遇司空来宣问,枯林滋润再生枝。
四面六蕃多围绕,伏恐寻常失朝仪。
若不远仗天威力,只怕河隍陷戎夷。
请须司空奏论事,封册加官莫改移。
比至今秋新恩泽,山林草木总光辉。
塞上艰莘无说处,一心目断望龙墀。
《唐刺史》
年代: 元 作者: 杨维桢
冒天海国皆王土,万里明珠贡天府。
一从官守失仁人,牛马驱除化豺虎。
蛮衣有习黄巾帽,蛮旗无字题王号。
九重天子矜蛮情,黄敕加官非赏盗。
君不见溪蛮改过归大唐,世授刺史以为常。
於乎,坐令白雉修职贡,可是于今无越裳。

问题六:古文中代表调动官职的字词有哪些? 如果表示降职就有,谪,贬,庶,升职就是,升③、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
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进爵”
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
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问题七:古代关于官职任、免、升、降、平调的词语 代表示官职任免调动的文言词语归纳
一、表“授官、做官”的词语
1.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2.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如①李密《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冼马。
3.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
4.荐:由地方 *** 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5.举:由地方 *** 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文选?陈情表》: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6.授:授予官职。
7.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8.起:重新启用,任以官职。
9.复:恢复原职务。如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10.征:由朝廷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征召,特指君招臣。
11.仕:做官。如《论语?子张》:学而优则仕。
12.仕宦:做官,任官职。如《孔雀东南飞》: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13.仕进:进身为官。
14.任:担负、担任。
二、表“调动、补任”的词语。
1.改:改任官职。
2.调、徙、转:调动官职(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升职或降职)。
3.迁:调动改派。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削职降等。
4.累迁:表示多次调动。
5.放:京官调任地方官。
6.出:京官外放,与“放”意思相近。
7.补:补任空缺官职。
8.荫补:靠先人的业绩补缺做某官。
三、表“升官、加封”的词语。
1.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
如①《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拜亮为丞相。
2.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晋爵”。
3.加:加封,即在原来官衔上增加某种荣衔,一般可以享受一些特权。
4.超迁:越级升迁。
5.擢:在原官职上提拔官职。
6.超擢:破格提拔。
7.陟:提升官职。如诸葛亮《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8.升:提升。
9.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如《文选?陈情表》: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10.提:提拔。
四、表“贬官、免官”的词语。
1.贬:①降低官职,降级。②降职并外放。
2.窜:放逐、贬官。
3.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
4.谪:降职,封建时代把高级官吏降职并调到边远地方做官。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5.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
6.左除、左降、左转:降职。
7.出:离开京城外调,一般指贬官(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有时也指平调。
8.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
9.黜、绌:废掉官职。
如《司马迁〈屈原列传〉》:屈平既绌。
10.免:罢免官职。
11.夺:削去,罢免。
五、表“辞官”的词语。
1.告老:官员年老辞职。
2.解官:辞去官职。
3.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
4.乞身:古时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
5.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
6.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
7.谢病:托病引退或谢绝宾客。
8.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六、表“ *** 、代理”的词语。
1.假:临时的、代理的。如《史记?项羽本纪》: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
2.兼:兼任,同时监管。
3.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如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王子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郐州。
4.判:高位兼任低职或以京官出任地方官。
5.权:暂时代理官职。
6.摄:暂代官职。
7.署:暂任、代理官职。
8.守:代理官职。
9.行:代理官职。
七、与“官员任职相关”的词语。
1.知:主持。
2.典:主持;主管。
3.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