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教育创新100|台湾原声教育协会:用合唱打开布农孩子的视野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21

2008年马彼得创原声音乐协会、成立假日原声音乐学校,带领布农族孩子组成的「台湾原声童声合唱团」,透过演出打开孩子的视野。

二○一二年,十二个「台湾原声童声合唱团」的孩子,爬上零下三度的玉山山顶,用清亮、干净的声音,唱着〈拍手歌〉,然后拿出国旗挥舞。电影《看见台湾》最后这幕,让许多人热泪盈眶。

二○一三年,合唱团到了美国脸书总部前演唱。二○一五年,首次到欧洲,和著名的维也纳少年合唱团尬歌交流,在圣彼得堡大教堂里唱〈茉莉花〉,有如天籁,网路上不断疯传。

走上国际舞台,感动世界的这群孩子不是父母积极栽培的天之骄子,他们来自玉山脚下的布农族十一个部落,很多家境很辛苦,未来上高中可能缴不起学费,父母甚至也不在身边。

而站在台前幕后,指挥他们唱歌、收服他们灵魂的团长马彼得,是一位看不懂五线谱、曾在念师专时拒绝学习音乐的国小校长。

曾经,马彼得看到布农族的小朋友不敢做自己。几年前,他带团下山参加合唱比赛,孩子听到都会学校的唱法不同被吓到了,对他说,「我们的声音不对,他们的才是对的,我们不要唱了。」但后来屡次得第一,孩子逐渐知道,自己不但可以不一样,而且可以是第一。

马彼得琢磨他们歌声、也锻炼他们自信和勇气;他藉合唱,培养纪律和品格。

从小二起,每个周末,原声的孩子都得早起、搭四十分钟到一小时的车,聚集到信义乡的「台湾原声音乐学校」。练唱只有半天,其余时间安排数学、英文、阅读课程。孩子必须承诺每天准时做完功课、准时练唱、遵守团体约定,对自己负责。若无故缺席练习,则不能参加演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