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观察与研究:“本为育儿而来,却最先治愈了自己”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8

1、狭义上的观察孩子。 比如说比较自己的孩子跟群体的孩子他们的共同之处以及差别是什么?但这种方法不管从时间跨度的维度、还是群体与个体的独特性来讲,都有着很大的局限性。毕竟现在父母都只有一两个孩子,仅以自己的孩子作为样本去观察的只是个体的孩子,并不能从大的群体角度乃至时代跨度的层面去了解与观察孩子(但教师相比父母则更有接触经验)。

2、父母通过对自己童年的回溯,再跟孩子的童年进行比较去观察与理解孩子。 这种方法很大地唤醒了我们作为孩子的状态,使我们有一种同理心,这样就能比较好地理解孩子为什么会有那些似乎“不可理喻”的行为。

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办法理解孩子的行为,通常是我们在以成人的视角去看待孩子。 我们试图用我们——作为一个已经有过 社会 经验、有过人生阅历、懂得人情世故的这样状态,去衡量孩子的行为是不是正确。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 随着人的一生的成长,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的三观,包括对自己以及对他人的认识都是在不停变化着的。它是一个持续更新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是经历了不同的年龄段的生活期遇后一步一步变化心智,最终走到今天这个状态的。

你观察到什么,取决于,你想看到什么。

所以这也是本次课程在说观察和研究的时候,分成客观的观察以及深入研究两大部分的原因。

实际上我们在儿童观察的时候,会把孩子抽离出来作为一个单独的存在去观察与研究。 但就真正意义上而言,这个孩子跟我们成人是有着密切的关联的。 越小的孩子,跟父母的关联越大。孩子就像一面镜子一样,父母的作息、家庭环境是什么样子,孩子自然就会变成什么样子。所以说,你觉得我们是观察孩子呢?还是观察自己?

“观”字由“又”跟“见”组成,那“又见”是什么意思呢?

换句话说,我们要在儿童观察中,在孩子身上再次回顾到“我”的童年,或者在“我”的童年中,回到“我”的童年就可以看到和真正地理解孩子的现状。

实际上,我觉得真正的观察,是让一些表面的现象之间的关联慢慢地浮现出来、彼此产生联系。 我们往往有时候看到的是一个孤立的、孩子的某个行为,但是我们往往忘了,他的行为跟他的饮食、跟他的空间环境、跟他的生活作息、跟他的日常节奏、跟他的家庭关系、跟他的亲子关系、跟孩子早期的生命状态等等息息相关。 我们往往会把孩子现在的行为跟这一切割裂开来看,那我觉得这个不叫“观察”,这个只叫“看”。

“儿”跟“人”有什么不同呢?

“儿”字上面的“天灵盖”是开着的, 而“人”字是封口的,大家想想孩子(头)上面是开的吗?每个宝宝刚出生的时候,囟门都没关,是不是?

“儿”字下面跟“人”有什么不同呢? “儿”字下半部分左右边是不对称的。而“人”字左右是稳当对称的,相当于下面两只脚已经稳稳地扎根于大地。

从这个字形中我们看出, 儿童的本质就是,上面还在通天,而下面也还没有完全地脱离大地,没能立起来。

“儿”字上半部分没有封口,说明孩子的想法、孩子的天性还没有完全“入驻”到身体来—— 想法还没完全定形。 因为孩子有很多的想法,但由于想法还没有“形”,所以“天灵盖”就是开的,在等待着一些东西进来完成定形的过程。由“儿”变成“人”的过程,是上部分“天灵盖”慢慢“关闭”的过程,慢慢变得“坚硬”的过程。

所以这一个简单的事实提醒我们:孩子的想法还没有很现实。 我们以现实的想法对孩子做各种各样的要求,恰恰是最不现实的。儿童的想法会简单地从他的做法和他的语言中表现出来:孩子喜欢的玩、喜欢 探索 、还喜欢发现——这是童年的本质之一。童年不懂规矩的条条框框,对什么都充满好奇: 因为孩子由天而降的天性,对这个现实世界还不熟悉,安全意识社交意识身体意识都比较弱,“天性”也还没有“定形”。

“儿”跟“人”的差异比较,除了“自上而下”上半部分的差异,“自下而上”的下半部分差异也相当明显。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身体非常地柔软,跟我们成人是完全不一样的。孩子婴儿时期在羊水里生长,是漂浮的、安全的环境。而生产的过程是一种让他接受压力让他硬化的过程,是让他第一个适应这个星球的初步的尝试,生产产道的挤压就像是一种对他的进入新的现实世界的唤醒。 之后的成长会慢慢经历我们所说的“三翻六坐七趴八跑”:也就是孩子身体慢慢能支撑起自己的一个过程,逐步在现实世界的大地上行走扎根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力量,跟上面的那个自上而下的力量相对应,而这两种力量恰恰是一同起作用,才让“儿”慢慢变成了“人”。 从上面而来的兴趣、天性、愿望,以及下面而来的力量、勇气和肢体配合在一起,实际上变成人是一个逐渐的合一的过程:上下合二为一的过程。

这个合一的过程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上半部分天马行空的想法会在现实的历练下慢慢变得更加有序、有型、符合现实的逻辑与道德秩序。来自下半部分的力量在某种程度来说也是混乱的,需要慢慢秩序化的。 孩子在刚出生的时候手臂和脚背的协调性能非常混乱,之后才慢慢分离。小孩子开始的时候左手动的时候,右手也要动;甚至手要动,脚也要动;常常一动四肢都跟着乱动。有的时候看到孩子吸奶的时候,脚和手都好像在唆,中国有句话说:“这小子吃奶的劲 而 都使出来了”,就是指的孩子下部分的力量在没有分离、混乱的情况下,身体是不协调的。

爱因斯坦他被问到:“博士我想把我的孩子培养成和您一样具有创造性的人,我该为我的孩子做点什么呢?”爱因斯坦回答道:“看童话。”

那个妈妈回答道:“老先生我是认真的问您,您不要开玩笑,我想让我的孩子像您一样甚至超过您!”爱因斯坦就更认真的道:“那就看更多的童话。”

现在的孩子都在抓紧时间学字、背三字经、学各种各样的东西, 这些过早的智力开发会雾化孩子的想象力,让他失去本有的灵活的。那么,这样一批孩子长大后,他是更多的去创造一些东西?还是仅仅只能简单的复制和模仿? 我想这可能也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好像越来越聪明早熟,但这个时代却越来越少出大师了的有关原因。

所以,我们对孩子的想法、思想、观念应该保持一种全然的接纳, 反正想错了又不犯法啊!而且对他们而言在这时候还不存在对与错、是与非,他们正处于经历和尝试的状态:他们在思想、在玩耍。如果我们能够充分接纳孩子各种各样的想法,让他想法上拥有充分的自由,那么这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就是在邀请与接纳孩子的精神思想、他的天赋、天性(从上而下的这个力量)的入住。而否定孩子的想法,孩子可能就觉得自己的想法是不被接纳的,是不正确的。

给孩子越多的束缚,实际上是在摧毁孩子的想象力;在语言上给孩子越多的拒绝和不接纳,实际上是妨碍孩子在思想上成为一个自由的有创造力的人。 现在应试教育所谓的标准答案在很大程度上雾化了孩子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这是我们值得反思的地方。

那下半部分代表着什么样的力量呢?

孩子跌跌撞撞的、做事不负责任的、手舞足蹈的、甚至胡作非。这可以说是孩子天生的意志力——一种混乱的行动力,但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这个是需要被我们慢慢的理顺的。

言传和身教哪一个影响力更大? 现在有多少父母引领孩子的时候是用嘴,有多少是在用手?用手不是说他做错了你就伸手一巴掌打过去,而是去引领他,带领他走向正确的方向。因为你的语言再多,他可能也不懂你的语言描述的是什么,因为他没有在这个世界的经验。况且我们大人还经常感叹“听过许多道理,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所以,面对孩子对这世界充满 探索 的无序行为,我们应该少说多做。 如果你一定要再加上语言的引领的话,那也应该尽量告诉他可以怎样做、应该怎么做,而不是简单地制止他的某个行为。

现在自闭症患者越来越多,我想可能跟我们成人想改变孩子的想法、但在行动上又没有给他足够的引领有关。经常否定孩子的想法,孩子会觉得“我在这个世界是不受欢迎的”。久而久之他的力量无法被引导“入住”,飘在半空中。

在我看来有自闭倾向的孩子就像梦游一样,其实很多孩子都有这种倾向,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包括很多成人,有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但却没法落实,很多想法被关在了身体的外面,没法进入自己的行动。另一种可能是想法被关在身体的里面,所以执拗得不能放下自己的想法,有点像强迫症一样,想法不能改变、不能调整、不能放松,大家可以看到现在这个时代有很多很多这类紧张的遇到一点点变化就纠结孩子。

当然我们说的“可以”是指思想上接纳他,不是指完全同意他的一切行为。 想法是自由的,就算想错了也不犯法,但是在做法的层面上是后果的,一个人可以怎么想就怎么做吗?他想在鲨鱼池里游个泳怎么办?

小朋友的意志力比成人弱很多。 他的很多做法只是想尝试,去使用这个身体,因为只有通过反复的用这个身体,他未来才能自由的运用这个身体。所以我们不要阻止他动,只要给一个他身体动能的方向。在课堂上孩子行为混乱的时候,如果老师坐在孩子身边做手指谣,孩子马上被他吸引了,老师这个行动相当于告诉孩子现在你可以做什么。

“可以”是强调去肯定孩子可以做的事情。 因为你告诉孩子不要这样去做某件事的时候,会让孩子产生一个很大的心理上的误区,相当于告诉小朋友不要开这个门,但小朋友对未知的现实世界的大门是充满好奇与 探索 的。举个更简单的例子,当老师说:现在每个人都不要去想一个红眼睛的白兔子!千万不要想红眼睛的白兔子!你能忍住不去想吗?

所以,你告诉孩子不要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实际上给了孩子一个提示图景,当你说不要去推这个门的时候,实际上也告诉孩子那里有一扇他不知道的门。而且更麻烦就是,不要想红眼睛的白兔子,那我不知道想什么啊!有聪明的朋友就想到:我脑海中可以想个灰眼睛的黑兔子作为替代啊,我就不会去想红眼睛的白兔子了。

所以当我们不希望孩子来做什么的时候,少提那个不允许他做的事。而是反过来怎么样,告诉他,“你可以做什么”。

当我们告诉孩子不可以做什么时候,是很容易的事情:你只要制止他就可以。但你需要告诉他可以做什么的时候是很不容易的,因为你需要思考什么适合他做、什么他能做、这个年龄段做是否合适、是否能滋养的他的成长、会不会伤害他自己或者别人、能不能促进他的各方面发展等等。

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烦自己就直接给孩子一个平板或手机,这个做法确实省事,但对孩子的危害是巨大的:

第一,孩子的身体是不活动的。 孩子本性就是好动的,违背他生长规律的长时间静止会压抑他的生命力量或说阻碍他能量的正常释放。可是孩子总要个时间段去释放这些能量啊,孩子可能在学习或者吃饭睡觉的时候表现得特别好动。

第二,他在该接受 健康 社交的时候却接触了非 健康 社交方式。 孩子要先会去跟老师跟父母社交,然后去跟其他人社交。成年人的社交模式,会影响孩子未来跟其他人的社交模式。但屏幕剥夺了成人跟孩子之间有意义的、有意识、有品质的社交时间,而且还会先入为主地给孩子植入不好的社交思维——互动是需要双方双向性地沟通,但是追剧、看动画片等等是孩子在单向进行选择,这个过程没有有意义的语言沟通。而且他不喜欢的时候可以选择随时关掉,可是现实的社交能随时关掉吗?那孩子长大后他会有 健康 的社交方式吗?心灵能纯净吗?我建议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那本书——《谁在陪伴孩子长大》。这本书里详细地讲出了媒体和屏幕给孩子深远的影响,通过各种各样的调查和大数据,这里就不赘述了。

所以说“可以”,既能帮助孩子,又能滋养孩子,但对我们成人来说是种挑战:这需要我们对孩子行动上进行引领,对孩子身体进行保护。但这是父母对孩子有型的爱。

用“言传身教”说“可以”的意义:

孩子在想法上(来自上面那个天性)是自由的,但孩子的行动需要在爱的氛围下,被不断的培养和塑形。上面的天性是无形的自由,下面的行动力量是有形的。当大家对爱和自由有了更具体深刻的理解、更清晰的认识,更加实用的执行方式。让孩子在想法上自由,等待思想慢慢“入住”定形后渐渐表现得行为规范合乎道德。

其实我还认为,孩子语言如果不是特别有攻击性的话,语言也可以是相对自由的,语言是孩子思想表达的一种方式,他还小,不需要为自己的语言负责任。但他做过的事情属于他的行动范畴,需要我们进行引领,去用爱的方式来引领,用身教的方式去培养定形。

比如说一个孩子把东西从楼上扔下去,很多妈妈就会一直 给 强调不能扔下去,然后妈妈下楼去捡起来了。 这个妈妈想约束他的想法,却没有驾驭他的行动。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理解他——他不过是想体验一下这个东西掉下去,但他不知道有什么后果。我们应该引导孩子让他知道后果——妈妈陪你下去一起捡上来;如果东西摔碎了或者伤到别人了,妈妈领你下去收拾好擦干净、去赔礼道歉。

一个孩子通过去弥补自己行为造成的过失的过程中,会渐渐意识到自己刚刚的行为,是建立在需要另外的弥补行为的基础上的。

再来说说另外一个例子:小孩子吃饭的时候老是弄得饭粒到处都是,与其训他不如告诉他:“来,捡起来”。孩子掉的越多捡的时间越长,这样就能让他知道,掉饭出来是有后果的。通过对孩子的观察后再实施的这些做法既对孩子的想法充满了接纳,也能够让我们了解与认识到童年和儿童的本质。

言传在是用温暖的语言包裹他,让他觉得你是爱他的,去顺应他,安慰他,但你不要试图去说服他。很多时候言传无力的时候我们应该用身教去引导他想法的正确“入住”。因为最终一个人改变自己的行为是需要靠自己的想法去转变自己的行为的。

这样他既 探索 了他“天性”想法里想做的,又知道了随意付诸行动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他就明白了现实世界应该怎样做了,那么正确的思想就“入住”了,从而他之后的行为也会合乎现实世界的秩序与规范了。

“童”字分为“立”与“里”:童年是个立里边的过程。

很多父母急切希望孩子迅速成才,但是谁愿意教一个两岁的还不会自理能力的孩子弹钢琴啊? 自理是个基础,人先要自己能够立住,内在的力量变得强大。 这里说到的内在力量指的是想象力、行动力、 社会 交往能力,能够照顾自己包括照顾自己的行动、物品、照顾自己内心的感受、能够思想灵活等等的一系列能力。 这些力量才是我们童年所真正需要的。这需要我们接纳孩子上面的“天性”思想、用坚定的充满爱的引领孩子下面混乱的力量,去成就他。

孩子“天性”里的想法可能天马行空,这需要通过物质世界的调试,他的想法才能变得符合现实与道德秩序。又因为人真实地活在大地上与 社会 ,人行动的力量、意志力是来自于大地的,所谓吃饱了才有劲嘛。但基于行动在最初的时候是混乱的,所以孩子这些混乱的行动被来自上面的想法去调试,直到调试到越来越有序。 实际上,上下两者都需要被调试,最终合二为一、变得符合现实:幻想变成了有创造力的有序的逻辑的思考,混乱的行动变成合乎道德秩序的行动。

我们通常开玩笑说“这个人有点二”,一般指我们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个人的思想与行动。 也就是说这个人有点分裂。 行动上做事不顾及后果,想法又不现实。我觉得这是一种思想与行动还没有完全合一的状态。 怎样解决呢?就是上面说的“言传身教”。

不让孩子的想法被束缚,但引领他的行动,让他不至于伤害到自己,伤害到他人,伤害到环境。 总有一天,那个被孩子充分接纳的想法会慢慢的入住到他混乱的身体中,驾驭他自己。 我觉得这个过程永远都不算晚。

通常不接纳别人想法的人也习惯指责他人,也容易自责。容易指责孩子的朋友,往往对自己的想法也是不接纳的。

如果你想调整 ,就用行动。 对于已经过去了的事情,别后悔也别自责,坦然去接纳自己, 是一种自由。 用行动去满足孩子的需要,同时用行动也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 是爱的表现。 这样我们就成了自由和爱的人。当我们以自由和爱的方式对待自己的时候,我们才能以爱和自由的方式对孩子,同时也能以爱和自由的方式对待身边的人。

这个课程不是仅仅只是观察孩子和研究孩子,而是通过观察和研究孩子,能够对自己也有所发现,对隐藏在自己内在的孩子也有所觉察,也去给自己内在的那个孩子以爱和呵护,让自己成为真正爱与自由的人。

作者:远斌。文章发布于 @天使在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