稔村镇的地理环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4

新兴县属震旦纪华夏古陆区域范围,从震旦纪到奥陶纪是受侵蚀的陆地。到志留纪受到珠江海浸,继续到石炭纪地层。至中石炭纪,海水退出,又为陆地,保持至今。三叠、侏罗纪沉积了皂幕山系,到白垩纪的燕山运动时期,有大量花岗岩侵入,第三纪又沉积了内陆盆地红色砂性岩系,第四纪在各种不同场地下形成了堆积冲积地带。出露于稔村镇各纪地层分布情况为:
第一、燕山期花岗岩。新兴岩体:镇东部。合成岩体:是稔村镇的主要岩体,从皮村南部经中部至南部到共成。
第二、奥陶纪粉砂岩,泥质页岩互层、夹炭质页岩。分布于皮村以北。
第三、第四纪砂砾,粘土冲积层。分布于回龙河上游及高村水、坝塘水等一河两岸。 回龙河,源出稔村镇托盆顶西麓,流经云礼、稔村、白土、东成镇,在洞口镇与簕竹河、东门河汇合,注入新兴江,河长(以干流计)30公里。回龙河上游稔村镇地段长约7公里,云礼地段河道宽8~15米,稔村、白土地段河道宽25~30米。
回龙河在民国时期和建国初,稔村镇所需的杉料,都通过回龙河放排(拖杉)从县城用人力拖到稔村地域。1957年以后,枯水期水浅,河道曲折迂回和变得狭窄,沿途建有白土、东利水闸,陆路汽车运输得到发展畅通而中断。1972年,回龙河的稔村地段开始改河,进行裁弯改直,加强了排洪,并加筑了提围,使稔村、白土的洪水为害减少,并建成白土水闸,灌溉效益日趋显著。
高村水、坝塘水、簕竹塘水、芦村水位于镇境南部。高村水发源于亚婆髻;坝塘水发源于槟榔髻;簕竹塘水发源于飞天蚕;芦村水发源于大纳顶。高村水注入开平市潭江支流大沙河;坝塘水、簕竹塘水、芦村水“三水”汇合后注入大沙河。镇内集雨面积56.6平方公里。 稔村镇处于新兴县东部,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气温有以下几个特点:气候温和、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霜冻少短。
年平均气温:稔村公社1974~1980年7年年平均气温22.3℃,最高年平均气温为1977年达23℃,最低年平均气温为1976年21.6℃,2000年平均气温22.4℃,比上述7年平均气温高0.1℃。
月平均气温:1974~1980年月平均气温最高是夏季(6、7、8月)。7年来,3个月平均气温6月28.1℃、7月28.6℃、8月29.5℃,最热是8月份。最低气温为冬季(12~2月),1月平均气温为13.4℃。秋季(9~11月),气温由热转凉,迅速降低,11月平均气温为18.1℃。春季(3~5月),温度缓慢上升,冷暖、晴雨变化频繁,5月平均气温26.6℃。2000年,月平均气温最高8月份为28.9℃,最低1月份13.4℃。
极端最高气温:1974~1980年7年中,极端最高气温是1980年7月10日,气温高达38℃。2000年,极端最高气温气出现在8月份,最高日气温为36.1℃。
极端最低气温:1954年1月中旬,连续5天出现冰冻,日气温在0~-3℃。1967年极端最低气温1月17日0~-2.3℃。1974~1980年7年中,极端最低气温在1976年1月,最低日气温为2℃。2000年,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份日气温为5℃。每年极端最低气温多出现在1月份,其次2月份,个别年份在12月。
稔村地方雨量充沛,每年各季节降雨量分布不平衡,差异较大,降雨量主要集中在夏季(6、7、8月),春季(3、4、5月)次之,秋季(9、10、11月)开始较少,冬季(12、1、2月)最少。
年平均降雨量:1958~1985年的28年中,年平均降雨量1634毫米。1991~2000年的10年中,年平均降雨量1856毫米。年降雨量最多是1995年达2253.2毫米,年平均降雨量最少是2000年为1546.2毫米。2000年比1995年少降雨707毫米,少降雨31.37%。1995年降雨量为10年平均降雨量的121.4%,2000年降雨量为10年平均降雨量的83.31%。
月平均降雨量:每年降雨量集中在4~9月。1958~1985年28年中4~9月平均降雨量1313.9毫米,占28年平均年降雨量80.41%;10月至翌年3月降雨量320.1毫米,占28年平均年降雨量19.59%。月均降雨量最多为6月降雨253.8毫米,占28年平均年降雨量15.53%,最少12月,月均降雨量23毫米,占28年均降雨量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