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朝辉的人物生平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3

1987年,陈朝晖总裁以高考文科总分全校第二名且远远超过重点大学分数线的优异成绩考入培养政治家的摇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就读于法律专业。大学期间,在来自全国各地众多佼佼者的激烈竞争中,成功竞选为班长兼团支部书记。此间,学校一间名为“伊甸园”的咖啡厅因经营不善而濒临倒闭,陈朝晖总裁借款上千元购下咖啡厅,巧妙运作、苦心经营,使之起死回生,从原每月亏损上千元改变为月入纯利润2000余元,并吸收20多名同学勤工俭学,还赞助了校广播站和五家学生社团的活动。“伊甸园”咖啡厅的成功经营使陈朝晖总裁荣获了“青政学生首富”的美誉。同时也使“伊甸园”闻名于海淀区高校圈(北大、北外、人大、理工大、民族大学等)。在经营中,陈朝晖总裁结识了很多朋友和校友,他们中许多人现在正成为政坛新星、商界名流。
第一次经商的成功经历发掘了陈朝晖总裁的商业天赋,使其认识到从商的乐趣,对个人的事业目标有了新的认识,也为他以后创业奠定了基础。
1989年下半年,咖啡厅停办,陈朝晖总裁来到北京一所中学担任初中某班副班主任,同时与学院心理学教师合作开展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1991年初,主笔著述《心中的魔谷》一书,经云南少儿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获稿费2000余元,创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在校读书期间学生出版著作的首例。
1991年7月,陈朝晖总裁大学毕业后放弃留京工作的机会,毅然来到陌生的成都市,在共青团成都市委少年部从事少先队工作,同时兼任《成都少年报》执行主编。主办该刊期间,与乐百氏公司合作在《少年报》上创建了“小乐乐”信箱,有效地发挥了反映儿童心声与儿童需求,沟通教师、家长、社会和舆论监督的作用。一次,某小学生将其在市新华书店下属某儿童书店购书时受到店员冷遇的情况投诉报社,引起了陈朝晖总裁的重视并将来信加上“编者按”后在“小乐乐”信箱上公开发表,引起读者、家长、学校、教委和新华书店总部的强烈反响,大家纷纷批评该书店员工的怠慢态度,促使其向该小学生赔礼道歉和书店开始整顿服务质量。
1993年,陈朝晖总裁出于对经商的兴趣和发挥自身潜能的强烈愿望,毅然主动放弃机关公务员稳定的待遇,辞职下海,将档案交到成都市人才交流中心,加盟筹建中的四川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当时筹建组只有7个人),他从最基层的销售业务代表干起,先后负责成都市批发市场、商场、餐饮和外埠业务工作,并很快被提升为业务主任,成为四川百事可乐第一代销售骨干。
1994年初,陈朝晖总裁受邀出任成都吉隆泰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分管营销工作,在近半年的工作当中,他主持制定了该公司的各种营销管理制度,拓展了以商超为主的销售网络,建立了公司销售管理模式,对公司全面经营管理有了深刻的认识。1994年6月,陈朝晖总裁借款1万元,成立了成都雅士广告公司,从此开始了艰苦创业的历程。94年6月雅士广告承接了第一笔广告业务,为成都一家桑塔纳维修中心制作价值6000元的铜牌、条幅、泡沫字等广告物料,陈总亲自爬上二十几米的云梯安装泡沫字,此笔业务获利600元,是雅士公司从市场上赚到的第一笔利润。紧接着,在陈朝晖总裁的努力下当年与肯德基、乐百氏等知名品牌合作,并首次尝试以“资源组合、建立联盟”的方式进入升空氢气球、条幅广告制作领域,获得成功。  1995年3月起,雅士公司开始与可口可乐、康师傅、统一、金霸王、百威啤酒、嘉士伯啤酒、太阳神、屈臣氏、花王等几十个国际、国内著名品牌合作,策划制作并发布了大量售点、终端广告,确立了在成都市广告业界户外终端广告的领导地位。
1996年,陈朝晖总裁根据对市场的分析和几年来从事食品广告促销策划代理的经验,选择了食品销售代理作为公司发展的新项目,于96年6月成立了成都雅士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并先后获得了维维豆奶、乐百氏、旭日升冰茶、达能牛奶、豪吉鸡精、亲亲八宝粥、雀巢饮用水等产品成都市的销售代理权。同时在业界首创“双代理”(代理同一品牌广告和产品销售)模式,雅士广告公司也从原来的单一制作发布广告过渡到营销策划、广告策略和推广、品牌塑造等更为专业的领域,成为成都市名列前茅的专业广告公司。成都雅士实业公司通过几年的艰苦奋斗,也成为成都市著名的食品代理商,建立起遍布全市的销售网络,并享有良好的专业形象和极佳的口碑,是外地食品厂商进入成都市场的首选合作伙伴。
1998年,陈朝晖总裁为扩大公司业务范围,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将成都雅士广告公司和成都雅士实业公司更名为四川雅士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和四川雅士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陈朝晖总裁担任两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四川雅士实业有限公司多次获得乐百氏、旭日升、亲亲八宝粥、维维豆奶等产品全国优秀经销商的称号,陈朝晖总裁还被推选为四川省营销协会常务理事。四川雅士营销策划广告有限公司也成功转型为以营销策划和品牌建设为核心业务的专业公司,并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省经贸委等多家单位评选为“四川省优秀营销策划机构”,公司的创意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广告大奖,并两次入选《中国广告年鉴》。
1999-2000年间,陈朝晖总裁一直在寻求雅士企业新的增长点。2000年9月,经反复论证,选定红薯方便粉丝项目作为进入食品制造业的切入点,陈朝晖总裁亲自拟定“红味肥肠”“白味肥肠”等产品的研制思路,制定了周密的营销策略和产品上市推广计划,确定以“白家”为品牌将工业化的地方风味小吃推向市场的发展战略。2000年11月,经过仅两个月紧张、高效的筹备,全国首创的“白家”牌“酸辣”、“牛肉火锅”、“红味肥肠”、“白味肥肠”等红薯方便粉丝在成都闪亮登场,随即迅速热销省内及全国各地市场。“白家”系列红薯方便粉丝的上市成功,被当地媒体广泛报道,并称之为“白家现象”。
2000年至2002年,陈朝晖总裁亲自策划了“白家”红薯方便粉丝项目的两次资本运作,并于2001年6月成功地与四川省建工公司和拥有中国驰名商标的方便面行业生力军山东龙丰集团合作成立了四川雅士食品有限公司,从此公司实现了高速发展,净资产达到3000万元人民币,2002年粉丝项目销售收入接近7000万元,摸索出了一套白家方便粉丝的盈利模式。2002年陈朝晖总裁还组建了成都茂源物流有限公司(后更名为成都雅士物流有限公司),主要经营物流运输业务。
2003年,陈朝晖总裁在白家方便粉丝的经营发展上全面发力,在2月白家方便粉丝冲关欧盟成功,实现历史性突破;5月全面回购山东龙丰在四川雅士食品有限公司49%的股权,陈朝晖拥有其全部股权;6月,陈朝晖总裁受成都市工商联(市总商会)的委托,组建成都市食品行业商会,成为成都市工商联(成都市总商会)下面的一个分会,并出任首届食品商会会长;与此同时,陈朝晖总裁从2003年年初开始,先后组织策划了在长春、重庆、宁波等几个重点城市的整合营销推广活动,几次活动贯穿03年全年,取得非常好的推广和销售业绩;另外,在2003年10月,经过三年的马拉松式的努力,“白家”商标注册成功,11月四川雅士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四川白家食品有限公司;通过全年的努力,白家食品在2003年销售收入一举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2亿元人民,全面实现盈利。2003年12月,陈朝晖再一次进行产业扩展,成立了成都白家调味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调味料和即食菜。
2004年,陈朝晖总裁对整个企业进行了战略布局的重新改组,使企业更具整体性,3月,陈朝晖同志成立了四川雅士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将四川白家食品有限公司、成都白家食品有限公司、四川雅士品牌传播管理公司(前成都雅士广告有限公司)、成都雅士物流有限公司纳入投资管理公司的整体管理之下进行运营,整个企业初具集团化的雏形。同年4月,陈朝晖再一次实现产业扩展,成立四川雅士白家餐饮有限公司,主营“百年白家”白家肥肠粉店,进入餐饮业。与此同时,陈朝晖总裁又全资收购了宜宾永华粉业有限公司,更名为四川高县川薯薯业有限公司,生产粉饼和煮粉,至此,陈朝晖总裁基本上完成了雅士企业的产业布局。这一年,在陈朝晖总裁的主导下,白家食品的经营成绩斐然,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增长率达到33%,外贸活动依然亮点突出,白家粉丝成功打入日本市场,优良品质再一次得到国际市场认可。
进入2005年,陈朝晖总裁清醒地认识到白家食品经营规模已经到一个平台,到了提高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关键时刻。陈朝晖总裁克服各种困难,拍板投资4000万元在龙泉成都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方便粉丝生产基地,其年消耗鲜红薯达30万吨,年产值达5亿元,生产规模、生产能力、设备水平、管理水平都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特别是开创性地运用“急冻老化开粉”技术生产粉丝,彻底摒弃了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保障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了缓解总厂的生产压力,节约物流成本,7月,陈朝晖总裁在北京密云建成了白家食品的第一个省外分厂,专供华北和东北的销售需求。从5月份起,陈朝晖总裁还导入流程化管理工具,对公司的每一个岗位进行职能梳理,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这一项活动将持续到2006年年初。8月,陈朝晖总裁为了便于引进战略投资,进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将原来的单列的物流公司、外贸公司、实业公司等全部纳入白家食品公司体系之下,使公司资产和实力都大大增强。
2006年,陈朝晖总裁在开发白家方便粉丝项目取得阶段性成功之后,运用名小吃工业生产的丰富经验,开展大规模开发四川的传统名小吃,先后涉足传统名小吃——四川砂锅米线、方便水饺的开发,并且迅速将其推向方便食品市场,白家食品由此具有了方便粉丝、方便米线、方便水饺等多种方便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能力,为下一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从2006年底一直到2007上半年,陈朝晖总裁还在包括湖南卫视、安徽卫视、东方卫视、陕西卫视等全国五大卫视大规模投放白家酸辣粉丝的形象宣传片,全面实施白家食品的“登月计划”,以期实现快速持续成长。
2007年,在陈朝晖总裁统一指挥下,白家龙泉工厂二期万吨砂锅米线工程建成投产,高县工厂、北京工厂开始新厂规划白家粉丝整体业务增长达到50%以上,创造了白家新的发展高峰。
2008年,陈朝晖总裁提出白家不但要在方便粉丝和方便米线两个领域均成为全国第一品牌,还要在第二个五年计划结束前进入非油炸方便面市场,为第三个五年(2011~2015年)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力争在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而在2008年白家将实现保五(亿)争六(亿)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