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正仪巷地名来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7
柯岩 第二天清晨,我们到绍兴郊区的柯岩景区去游玩了。刚下车,但见一池碧水,这就是鉴湖了。远远看见一个巨大的石碑,上书“镜湖”二字,近前一看,是个乌龟驮着的石碑,上面的字是乾隆御笔。站在碑前,鉴湖真的像一面镜子,明净晶莹,煜煜亮亮,闪着满湖的流韵。难怪人要称它镜湖。湖水是绿的,是一种有深度而耐人品味的凝碧。一叶小舟游弋湖中,这人间美景引得李白、杜甫、陆游这些大诗人都写出许多咏颂鉴湖的千古名句呢。细雨轻轻的洒在水中,正如贺之章诗中的意境“镜水无风也自波”,那微微的涟漪并不破坏水面如镜的光洁。面对这样的景致,你的心也无比的舒展和清明起来。我们于是买票进入柯岩景区。 柯岩在柯山脚下,柯山之“柯”来源于柯亭。柯者系指,常绿乔木,树枝,斧柄。古人建驿亭,因陋就简,以树枝为柱为梁,以青竹为壁为椽,以茅草为瓦为顶,越语称“柯”亭,柯山由柯亭得名。柯山原为一个青石山,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了柯山的秀丽和丰富的岩石资源。在汉之后的魏、蜀、吴三国时期,数以百计的采石工聚集于此,柯山,成了采石山。历史更替,四百年间,近二十代石工不断开凿采石,偌大一座柯山,竟被挖去半座。这也许是天意所在,在被挖去半座石山的区域中,竟留下两“柱”孤岩,浑然兀立。这一奇异的石景,令后来的石工们为之动容,为之心惊。从此,大规模开采柯山石的局面消失了。石景的突现,使柯岩成为一个响亮的名字,柯山之名渐渐地为柯岩所替代了。这就是柯岩的来历。 步入具有唐代风格的景区正门,首先来到石佛景区。迎面一座古朴石亭,亭中古碑上刻“柯岩绝胜”四字,字体潇洒,不知出自谁笔。清代就有柯岩8景,据说现在已经有18景了。前行,就见一奇石矗立。其形体曲折,宛如一柱青烟。高31米,底围4米,最薄处不足1米,下细上宽,远看时,像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炬,转个角度,又像冉冉升起的蘑菇云。岩顶有清光绪初年镌刻“云骨”二字,字体刚劲,神形兼备。顶端古柏苍翠、老枝横斜。此石景经千年不倒,百年不倾,真不愧为云之骨,石之魂。这是18景中的“炉柱青烟”。旁“云骨”而立的是石窟造佛,为弥勒像。也是一景叫“石雕大佛”,佛是在一个孤立的巨岩上依石形状雕刻而成。成像在隋唐年间,佛高20.8米,佛相宽颊广额,两耳垂肩,双目微启略俯视,法相丰颐庄严。左手抚膝,右手作说法阐经印。身穿褒衣博带式袈裟,全跏趺坐式,仪态娴静端正,为浙江四大石佛之一,最奇特的是大佛两耳相通,可容一人自如往来,世所罕见。大佛周围是一个巨大池塘,叫大佛池,池中游鱼戏水,引人驻足。大佛对面地上有一石莲花,由99块巨石拼接而成,象征“九九归一”,你如站在莲花心上,面对刻有五千七百余字佛教大经——金刚经的回音壁低吟,会感到回音琅琅,这里被称为“莲花听音”。大佛池北面的蚕花洞,悬崖峭壁,幽谷深壑,可见“一线天”。向西转过去,在高耸壁立的岩石上,“柯岩”“文光四射”等巨大的题刻赫然入目。此景被称为“文光射斗”。在一个石梁上还建有文昌阁和八卦台。七星岩在文昌阁西北,是采石留下的7个洞穴,岩口狭窄险要,入内豁然开朗,潭水幽冷清澈,游鱼可数。此处是柯岩18景中的“七星观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