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己及人,以善为伍,以德养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2
(注明:因当事人要求,除本故事真实外,文中出现的人物均为化名。赵姐公开了这个十七年前的故事是为了帮助现已开始创业的玲玲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为了知道更多故事的细节,我也在私下采访了赵姐和玲玲。感谢赵姐和玲玲把这样温暖感人的故事分享给我们,让我们得以从中学习到爱的伟大。)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我的一位年长的朋友身上,她在这个故事中是爱的主导者,把阳光和温暖洒入了一个当初几乎要绝望的女孩的心中,这一份爱一直延续至今,发芽生根,长出了累累硕果。爱的教育就是可以开花结果,不断延续的。

故事的主人叫赵姐,赵姐的年龄已将近半百,虽然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了斑斑驳驳的痕迹,但却丝毫没有冷却她的温暖,和她相处越久,越觉得她是个充满正能量和温度的可亲可敬的女子。人们常说,相由心生,赵姐让人觉得和蔼可亲,大概就是出于她有一个好灵魂吧。

让我们回到十七年前开始讲起。

十七年前的六一,赵姐参加了她们单位的结对子活动。

赵姐是个热心肠的人,每年都会去一趟孤儿院,福利院,给有需要的人们送去一些生活的用品,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去帮助她们。这个习惯是赵姐的家庭给的,赵姐的父母亲从小就给自己的孩子们灌输“爱己及人,以善为伍,以德养人”的思想。赵姐的父母早年就是用自己的言传身教给孩子们做了切切实实的榜样。回忆里,赵姐告诉我,她的老母亲是那种看到穷人就心有不忍的人,每次路上遇到乞丐,总是会留下一点钱。赵姐小的时候,她们家的老台门里住着两个孤寡老人,每当家里有点吃得用的,赵姐的老母亲总是想着要给这两个老人送点过去。每到逢年过节,老母亲总是要去看望她们。后来赵姐她们搬了家,但是赵姐的老母亲每年还是会坚持回去探望那两个老人,也要求赵姐俩姐妹每年探望老人,直到他们临终为止。赵姐的一副好心肠就是从她的父母一辈习得的。

十七年前,有个叫玲玲的苦难姑娘,每星期要走上一个半小时的山路去镇里的小学读书。那一年,学校里的老师给了她这个可以被结对子的机会。这个女孩有一个灰暗的童年和一个不幸的家,玲玲的母亲在二十岁时被卖到了山里,在生了玲玲后,因接受不了贫穷生活的折磨最终选择喝农药轻生。不久,玲玲的父亲再娶后母,在爱情和亲情中选择了前者,没有给过玲玲一点点父爱,有的只有那让人心碎的一次次巴掌。玲玲的亲生父亲和后母对女孩的不闻不问,让这个女孩从小就生活在一个缺爱的世界里,她似乎从不知道家是什么,她从没有感受过家的温度。每周2块钱是她仅有的零花钱,唯一疼爱她的奶奶在和女孩后母的一次争执中一蹶不振,命归黄泉,让这个女孩就彻底成了一个被上天遗忘的孩子,在风雨里独自飘摇。当她成为被结对子的孩子时,正是她最憔悴的时候。那时候的玲玲,面黄肌瘦,个子小小,已经是发育年龄的小姑娘,却显得格外单薄,每天没有什么像样的菜吃,没有什么营养补充,还要背负乌烟瘴气的家庭背景的烦恼,那时她的心中只有恨意,她恨自己的父母亲为什么让她降临在这个世界上。失去唯一疼爱她的奶奶,让玲玲变得浑浑噩噩,自暴自弃起来。

六一那天结对子,赵姐坐在台下,拼命给台上的孩子们树大拇指,鼓掌。玲玲出来的时候,看到这个营养及度不良,赵姐走上台去告诉这女孩:“ 孩子,今后让我来做你的妈妈。 ”

多年后的玲玲已经大学毕业,通过自己在工作上的不断拼搏努力,当过一家企业的高管,为了挑战自己,现在辞了相对安稳的职务,开始走创业之路,生活和工作都已步入了正轨的玲玲,全身上下再没有童年时的恨,她变得积极阳光,她用正能量弱化自己过去所有的悲伤,如今的玲玲看待自己的出生,一路上的坎坷,已经可以一笑了之了。

玲玲说,赵姐和她的家人,是她一辈子感激不尽的人。是赵姐给了她母亲般的温暖,让那幼年已经千仓百孔的心一点点愈合,重新焕发活力。玲玲一直把赵姐当做自己的亲妈妈,如同赵姐一直把玲玲当做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当年,当幼年的玲玲被赵姐带回家的时候,赵姐家里有七八口人,有长辈有晚辈,还有姐妹。赵姐的家人们和赵姐一样,张开双臂迎接新家庭成员,他们把玲玲当做自己的家人。赵姐的老母亲说,“ 一起住一起吃饭吧,不就是多一双筷子多一个碗的事情 ”,赵姐的妹妹说,“ 让几个孩子一起成长吧,不就是多买一份玩具多买一套衣服的事情 ”。 一家人的支持,让赵姐敢于把玲玲带回家里,和家人共同生活,也敢于长年帮助支持玲玲。在爱的帮助下,如今已经成年又立业的玲玲始终把赵姐家当做自己的家。

玲玲告诉我,赵姐把她带到家里,给了她从来没有感受过的母爱,赵姐让玲玲第一次感受到早上会有一个如同母亲般的女人温柔地摸摸自己的头,轻声呼唤自己起床。 这样的温暖,让玲玲每次想起都泪湿眼眶,那时候玲玲在心理坚定地认定,赵姐就是她的妈妈。

赵姐的这一份爱的奉献给与了一个曾经陷入困境的姑娘好好活下去的动力和希望, 赵姐把坚强、善良、乐观、积极勇敢的精神用言传身教的方式,灌输到了玲玲的身体里,让如今的玲玲已经活得丝毫没有早年阴暗的影子。 赵姐的这份爱,也让自己家的孩子们学到了一堂实实在在的爱的教育课,就像赵姐当年学习父母的爱心一样。赵姐告诉我,她的儿子和外甥女因为在这样一个有爱的教育中成长,从小学会了关爱她人。这两个孩子,不像现在的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张扬跋扈,他们是谦和的、温暖的,充满爱心的。玲玲小时候来到赵姐家时,孩子们都让着玲玲,因为孩子们觉得玲玲更需要帮助,就会常常把好吃的好玩的让给玲玲。如今赵姐家里的孩子们,依然保持着这种爱己及人的品格,为他人着想的好灵魂。玲玲也在这个家庭的成长中学会了爱,放下了恨,学会了乐观,放下了悲观。这群年轻人已经继承了赵姐的传统,每年总要抽空去孤儿院看一看那群不幸的孩子,给他们带去温暖和关爱。

赵姐家的这一堂爱的教育课,让爱在言传身教中变成了家族每位成员的习惯。一个好的家教,就应当是代代相传的,是每个家族成员都欣赏和崇尚的。 “爱己及人,以善为伍,以德养人”,在不知不觉中就成了赵家的家风家训,爱是一颗种子,一旦在心中播种,便会发芽、开花、结果,成为一种生命的循环,它充满了温度,充满了能量,成就更好的自己,也点亮身边的世界。

2016-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