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不快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3
“ 在外界环境并十分恶劣的情况下,一个人应该能获得快乐,只要热情和兴趣向外而非向内发展 ”

第二次读伯特兰·罗素的 《幸福之路》(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 罗素不愧为著名哲学家和数学家,逻辑非常严密,思考问题很透彻。《幸福之路》分为上下两个章节,第一个章节主要讲不快乐的原因,第二个章节主要讲快乐的原因,以下就对书中的主要观点,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摘录。

一、过分自我关注

罗素认为人之所以不快乐的第一个原因, 是太过于自我关注 ,如果我们妄图通过自闭式的自我探寻来获取幸福,那么我们的内在和外在终将一片荒芜,并且将陷入抑郁的烦恼。 常见的自我关注类型有以下三种:

①犯罪狂: 指沉溺于犯罪意识的人,这种人内心的道德包袱太重,他总是按照自己应该有的样子来想象自己,却和他所了解的实际的自己不断发生冲突,不断自我厌恶,导致痛苦。

②自恋狂: 自恋狂其特点是习惯于自我欣赏和希望受人欣赏,其实是不够自信的表现。他们一心想要使人赞美他,但现实中并一定能实现其目的。便会陷入恶性循环。

③自大狂: 自大狂不同于自恋狂,他追求的是权力,而非魅力。既然没有人是全能的,那种完全受制于权力欲的人生迟早要遇到无法排除的障碍,便会产生痛苦。

解决不快乐的方法便是少关注自己,愈加注意外界的事物。 作为学霸的罗素举了自己的例子来说明:

“ 五岁时,我曾想到,如果我能活到70岁,那我到现在才捱过我全部生命的十四分之一,我觉得面前漫长的无聊生涯简直难以忍受。青春时代,我厌恶生活,一度徘徊于自杀的边缘;而我之所以终于抑制了自尽的念头,只是因为想多学些数学(学霸的理由)

现在,相反地,我热爱生活;几乎可以这么说,随着岁月的流逝,我对生活更加热爱了。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已经发现了我最想得到的东西,而且慢慢地得到了其中的一大部分。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成功地放弃了某些根本就不能实现的欲望。

但是,幸福的获得,在极大的程度上却是由于消除了对自我的过分关注。像别的受过清教徒教育的人一样,我曾有反省自己的罪过、愚行和缺点的习惯。渐渐地,我学会了对自己和自己的毛病不再关注;懂得了将我的注意力日益集中到外部事物上:世界的状态,知识的各个分支,我所喜爱的个人等等。每种对外界的兴致都会引起某种活动,并且只要兴趣不减,这种活动便能完全抑制住苦闷。 ”

二、厌烦与兴奋:

厌烦的要素之一,是将现状与想象中的更惬意的情境进行对比。 厌烦的本质是渴望发生事情 ,并一定是令人愉快的事情,只要那事情使厌烦者感到这一天与那一天不同就行。总之, 厌烦的反面不是不愉快,而是兴奋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刺激的追求也越发强烈。那些有能力追求刺激的人,日夜不停的到处奔波,娱乐、跳舞和饮酒始终伴随着他们。 但是,明朝的厌烦程度与今朝的欢愉程度成正比。 过分充满刺激的生活他需要不断的加强刺激来使你亢奋,总是让人筋疲力尽。

忍受厌烦的能力对于快乐的人生至关重要。 可以发现, 平静的生活是伟人的特征之一,所有伟大的人生都包含乏味的努力, 某些美好的东西少了某种程度的单调是不可能的, 没有坚持不懈的劳动,任何伟大的成就都是不可能的。这种劳动如此令人全神贯注,如此艰辛,使人再没余力去应付狂热的娱乐;在假日用来恢复体力的运动当然除外,攀登阿尔卑斯便是一个最好的例。

在此基础上,罗素对青年人提出了一些建议:

“ 太多的旅行,太多复杂的印象,不适宜于青年人,徒然使他们长大   起来不耐寂寞,殊不知唯寂寞才能生产果实。一个男孩子或青年人,若抱着严肃而有建设性的目标,一定甘心情愿的忍受大量的烦闷,要是必需的话。但若过着一种心思散漫,纵情佚乐的生活,一个青年人的头脑里就难于孕育有建设性的目标;因为在此情形中,他的念头所贯注的将是目前的欢娱,而非遥远的成就。为了这些缘故, 不能忍受烦闷的一代,定是人物渺小的一代 。 ”

快乐的生活必定在很大程度上属于静谧的生活,因为惟有在静谧的气氛中,真正的快乐才能实现。

三、疲劳:

疲劳有多种形式,其中一些比另一些对于幸福的妨碍更为严重。 单纯体力上的疲劳,假使它并未过度的话,倒往往会成为幸福的原因之一 。它使人睡眠充足、胃口大开,倍增假日里可能有的玩乐游戏的劲头。

然而,现在社会最严重的疲劳主要是神经上疲劳。

大多数人都缺少控制自己思维的能力,即在对烦恼之事无计可施的时候依旧想它。情感上的疲劳之所以折磨人,是因为它影响休息。一个人越疲劳,便越不能停止。神经疲劳的最恶劣特征之一,是它仿佛在个人和外界之间设置了一道屏风,不再注意周围的人,从食物和阳光中感受不到兴趣,只能把注意力放在几件事情上,这种状况使人无法真正的放松。

那么该如何消除神经疲劳呢?罗素提出以下观点:

①直面恐惧: 现代男女感到的神经疲劳,绝大部分应该归咎于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恐惧。因此,如何消除恐惧呢?当面临恐惧时,由于不敢正视,各种恐惧会变得越来越严重。面对恐惧应该集中精力,理智而又镇静地思考恐惧,认真而周密地思考一下究竟有什么严重的事情会发生,直到对恐惧完全熟悉,那恐怖的病态的诱惑力最后消失,整个令人恐惧的问题都会变得无聊。

②节制自己,不过分追去刺激 : 除了恐惧,感到疲劳的原因还有过分追求刺激。 那些容易得到且在表面上最吸引人的娱乐,大都是折磨神经的。理智的人应该节制自己,不让自己有过分累人的娱乐,以致损害健康或影响工作。

③正确处理令人疲劳的烦心事 :一个聪明人只是在具有某种目的的时候才去思考烦心事,在别的时候,他都想着别的事,若在夜里,就什么也不想。 培养一个有条理的头脑,以便在适当的时间稳妥的思考问题,而不是在所有的时间里胡思乱想。 在解决问题之前,充分获取资料,然后运用最好的思想当机立断,决定之后,除非在再有新的事实,切勿修正, 优柔寡断最折磨人,也最于事无补。

对于如何处理烦心事, 素黑的《爱自己是一辈子的修行》 里面提到过一个类似的观点:

“ 每个人面对负能量的方式不同。有些人会通过阅读、上课、做治疗的方式来排解;有的人则时不时把旧账、旧伤翻出来,沉溺在痛苦的快感中不自觉;有些人死执不幸经历的记忆不断重放,舍不得离开痛苦所诱发的隐性享受。我们需要科学的方法去清理我们的负能量。没有觉知和沉溺的人,建议别在欠缺吸尘工具的情况下乱翻记忆的尘土,最后致病的可不是尘土本身,而是翻土的鲁莽和与愚昧。 ”

四、忌妒:

使人不幸福的最主要的潜在原因,除了忧虑之外,下一个也许就是忌妒了。忌妒,可以说是人类最普遍的、最根深蒂固的一种情感。 在普遍人性的各种特征中,忌妒是最不幸的,它使得人们不在自己的所有中寻找快乐,却在别人的所有中寻找痛苦。 “比较” 的思维习惯是一种致命的习惯。享受眼前的欢乐,做你必须做的工作,避免总是与别人比较,与自己比较,才能克服忌妒。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前两天听的一个讲座,也是讲述人为什么会痛苦。观点来自于 埃克哈特.托利的《当下的力量》 。埃克哈特.托利将痛苦的来源有以下三方面构成:①批判当下,对此时此地不满;②回忆过去错误,陷入悔恨自责,不宽恕自己;③过于关注未来,安心未来有不好的事情发生,结果无法达成等等。 埃克哈特.托利提出活在当下理论: 当下即是生命的目的,也是达成目标的最佳手段。

对于快乐的原因,罗素的主要观点如下:

1、快乐的人,对人和物尽可能友善

基本的快乐主要有赖于对人和物的善意的兴趣, “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首先是对人的善意 , 喜欢观察别人而不是沉溺于自己的世界,在他人的个性中感到乐趣,愿意使与自己有接触的人得有机会感到兴趣与愉快,而不想去支配他们或要求他们热烈崇拜自己。凡真用这等态度去对待旁人的人,定能产生快乐,领受到对方的友爱。因为本身快乐,他将成为一个愉快的伴侣,而这愈益加增了他的快乐。 自动地且不费力的去爱许多人,也许是所有快乐之源中最主要的一个。

其次是对物的善意 , 世界浩瀚无垠,而我们自身的能力却有限。如果我们的快乐完全局限在我们个人的环境之中,我们就难免对生活提出过高的要求,但我们的要求常常会落空。 一个人若能建立一些对物的真正的兴趣,如对星辰感兴趣,对大地感兴趣,他更容易获得平衡与安宁。

2、快乐的人最普遍的、最显著的特征,那就是兴致

一个人感兴趣的东西越多,快乐的机会就越多,受命运摆布的情况也就越少,因为他若失去一样,还可以转到另一样上去。 我们全部都有内向的毛病,尽管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绚丽多彩的大千世界,我们却总是视而不见,只将目光集中于内心的空虚。

“ 兴致的形式,多至不可胜计。我们记得,福尔摩斯在路上拾得一顶帽子。审视了一会之后,他推定这帽子的主人是因酗酒而堕落的,并且失掉了妻子的爱情。对偶然的事故感到如此强烈的兴味的人,决不会觉得人生烦闷。试想在乡村走道上所能见到的各种景色罢。一个人能对禽鸟发生兴味,另一个可能对草木发生兴味,再有人关心地质,还有人注意农事,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些东西里面随便那样都是有味的,只要它使你感到兴味,而且因为其余的东西都显得不分轩轾了,所以一个对其中之一感到兴味的人要比不感到兴味的人更适应世界 ”

除此之外,十分特殊的兴趣比不上对人生的一般兴趣,因为前者很难填满人生的全部时间。

3、快乐的人,感到安全,感受被爱

一个人缺少的兴致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感觉不到爱,反之,被爱的感觉比任何东西都能增加兴致。 那些能以安全感面对人生的人,要比那些缺少安全感的人快乐得多,也更容易得到更好的爱。 在两人真正相互关心的意义上来说,爱是促进彼此幸福的手段,而且是促进共同幸福的手段,是真正快乐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凡是把自我禁锢起来不能扩展的人,必然错失了人生所能给与的最好的东西,无论他在事业上多么成功。 太强的自我是一座监狱,若想充分的享受人生,就得从这座监狱中逃脱。 所有真正的爱,这是一个人逃出监狱的标志之一。在所有的提防中,爱情方面的提防对于真正的快乐也许是最致命的伤害。

我认为罗素对于爱情的看法很有见地,也在此处摘抄部分观点:

“ ①在最好的爱里,人们所希望的是获得新的快乐,而不是避开旧的忧伤。最好的爱相当于一个人的船安全时的感觉,次一等的爱相当于船沉后逃生的感觉。第一种爱只有自己当一个人感到安全时才会获得,反之第二种爱是不安全感的产物。从不安全感中产生的爱,要比前一种更主观,更偏于以自我为中心,因为那个人被爱乃是由于他所提供的帮助,而不是他的固有品质。

②拼命的努力去赢得爱,尽管以非常仁慈的举止为手段,但往往会难免失败。 人类的天性是对那些最不要求爱的人才最乐于给与爱。 所以一个竭力用仁慈的行为去赢得爱的人,往往会因为人类的无情而悲伤。他从未想到,他企图赢得的爱相较于他当做代价付出的恩惠,价值要贵重得多。而他行为的出发点恰恰是以少换多。

③许多人恋爱时都是在寻找一个安乐窝,在那里他们能在不值得钦佩时依旧受到钦佩,不应当赞美时照样博得赞美。 ”

4、工作可以使人快乐

①首先, 只要不过度,即使是最单调的工作,对大多数人而言,也比无所事事容易忍受。 它可以消磨一天中的许多时间,而无需你决定该做什么,选择本身是烦人的。除非是主动性特别强的人,人们总是乐于别人告诉他每小时应做之事,只要所要求的事情不是太愉快就行。

②其次,工作使得假日格外美妙。 一个人只要没有过分的工作来消耗他的精力,定会对于自由的时间较之一个闲散的人有更加浓厚的兴致。

③再者,工作能给予人以成功和发展雄心的机会。 一些需要技巧的工作都能给人带来快乐,只要那技巧要求变化,或能精益求精。 除此之外,若工作有建设性,就更令人快乐 。 罗素认为,如果能做一种可满足建设冲动的工作而又不致挨饿,那么为自己的快乐着想,最好还是选择这种工作而放弃那种报酬虽优越但他认为不值得的工作。没有自尊心就难有真正的快乐,而以自己的工作为耻的人,就难以有自尊心。

5、快乐的人,拥有闲情雅致

在这里罗素讨论的是除了生存相关的主要兴趣以外,要拥有哪些能消磨闲暇,使人在从事严肃的工作之余能够松弛一下的兴趣。 忧郁、疲劳和神经紧张的原因之一,即对任何和个人生活没有实际利害关系的东西都不能感到兴趣。其结果是有意识的思想总是集中在少数的事情上,其中每一件都含有一些焦虑和困扰的成分。一个人由于疲劳就对外界的兴趣索然,由于兴趣索然就不能从中得到松弛,于是更加疲劳,这种恶性循环很容易使人精神崩溃。拥有闲情雅致,便能使人放松。

闲情雅致除了可以令人松弛,还有许多别的用处。 首先,它帮助人保持均衡感。 我们每个人在世之日都很短暂,在整个人类活动中是何等渺小,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完全不受我们影响。每天沉溺于个人的小圈子,无视求知的机会,就像人进了剧院而不听戏一样。世界充满了可歌可泣、光怪陆离的事情,凡对这一奇观感觉不到兴趣的人,便是放弃了人生赋予他的一种权利。 其次,能安慰人心。 跟宇宙万物相比,我们个人的得失实在算不得什么。我们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挫折,明智的做法是在平时快乐的时候培养广泛的兴趣,以使自己的心灵找到一块不受干扰的地方,使他产生一些别的联想和情感,而不至于只抱着眼下难以忍受的联想和情感。

快乐的人总是生活在客观当中,快乐的人不沉溺于自我关注,他有着自然的情感和广泛的兴趣 ,他由于这些情感和兴趣而感到快乐,也由于他们使他成为许多人的情感和兴趣的对象而快乐。被爱是快乐的重要原因,总之得到爱的人,往往是给于爱的人。

近代高等教育的缺陷之一,是太偏于某些技能的训练,而忘了用大公无私的世界观去扩大人类的思想和心灵。 凡是能达到心灵的伟大的人,会把他的头脑洞开,让世界上每一隅的风自由吹入。他看到的人生、世界、和他自己,都将尽人类可能看到的那么真切;他将觉察人类生活的短促与渺小,觉察已知的宇宙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集中在个人的心里。而他将看到,凡是心灵反映着世界的人,在某意义上就和世界一般广大。摆脱了为环境奴使的人所怀有的恐惧之后,他将体验到一种深邃的欢乐,尽管他外表的生活变化无定,他心灵深处永远不失为一个幸福的人。

自我与世界世界是完全对立的,只要我们真能关心我们以外的人或物,这种对立就会消失。通过这种关心,我们便能感受到自己是生命之流的一部分,正是由于这种生命长河的深切而本能的结合,最大的欢乐才能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