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眼的手术分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8

V型外斜视,有上斜肌麻痹、下斜肌功能亢进者,减弱下斜肌并同时行外斜视矫正手术效果理想,术后稳定[1]。病例6外斜A征、共同性外斜视、左眼上斜视。无斜肌麻痹及功能亢进因素。予水平直肌移位矫正外斜视及A征,垂直斜视同时消失。可能与水平肌肉附着点位置及肌肉力量有关。病例8第一眼位角膜映光正位,时有复视,上方外斜大,左眼下斜肌功能亢进,术中见下斜肌有两支、均肥大增粗,予左下斜肌切断,术后正位,复视消失。病例10左眼外上斜视,下斜肌亢进,行外直肌后退、下斜肌断腱,术后眼位正。下斜肌功能亢进者要减弱下斜肌,去除该因素后术后效果稳定[2]。
左眼内直肌附着点偏内下方,肌肉附着点长,位置偏,影响肌肉作用力大小及方向,因此引起先天性内下斜视,水平肌肉位置调整理想之后,垂直斜视随之消失。病例12左眼下直肌肌止端偏长,内外侧呈弧形伸向后方,左眼下直肌发育及附着点异常,是引起先天性内下斜视、上转受限的主要原因。过度后退上下直肌则眼睑退缩,因此术后残留R/L3°,各方向眼球运动正常,该患术后可以用左眼视物,视力0.8,患者视近的时候有时仍用右眼,可以交替注视,达到术前患者的要求。病例9右上直肌附着点偏外上后方,其垂直斜视也与上直肌的发育异常有关。视网膜、前庭系统、头颈部肌肉本体感受器知觉刺激冲动的异常和中枢系统第Ⅱ、Ⅳ、Ⅴ神经核冲动异常,以及知觉和运动之间的联络受损时,因可能不能维持双眼注视功能而发生眼球震颤[3]。
左眼动眼神经不全麻痹,其左眼麻痹性外上斜视通过减弱外直肌、利用下斜肌加强下转及减弱外转达到理想的肌肉平衡效果。动眼神经不全麻痹可以引起先天性眼球震颤。该患术后左眼水平、垂直运动基本对称,肌肉力量均衡,眼球震颤消失。病例2眼肌不完全性麻痹可以引起眼球震颤,该患术后眼肌平衡,眼球震颤消失,亦无隐性眼球震颤。
右眼上斜肌功能亢进+++,左眼下斜肌功能亢进++,头向右肩倾斜,面向左侧转位约20°,视线向右,下颌内收,角膜映光OD ?15°R/L15°,双眼交替外上斜视,外斜A征,双眼水平眼球震颤+,无中间带。是Helveston综合征合并眼球震颤。手术设计同时考虑解决上斜肌功能亢进+++、外斜A征、及外斜视,并把眼球震颤的代偿头位的手术量加进去,术后视力、眼位、头位、眼球运动理想,术后效果满意[4]。
双眼交替性上斜视,内斜矫正术后残余内斜视。双眼上直肌不等量后退,左眼内直肌后退,术后效果良好[5]。
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Ⅰ型,右眼内斜视矫正术后残余内斜视,垂直斜视,双眼交替上斜。该患双眼发病,为少见病例。角膜映光、同视机、三棱镜检查结果相差比较大。术中发现右眼内直肌纤维化并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双眼下斜肌起内转的作用,与正常下斜肌起外转的作用相反;双眼外直肌无外转功能,可能为加强内转;这里可能存在异常神经支配[6]。手术双眼下斜肌转位,内直肌后退解决了内斜、上斜、及眼球后退、睑裂变小,第一眼位正位、头位正位。未能解决的问题是双眼仍不能外转。
高热后右眼麻痹性内上斜视31a,外转不到中线。第一次手术见右眼外直肌菲薄,肌肉力量很弱,右眼内直肌比正常略肥厚、肌肉张力略强。予右眼内直肌超量后退,外直肌超量缩短,角膜映光OD+7°R/L15°,术毕。8mo后角膜映光OD+30°R/L15°,单眼运动双眼均正常,水平斜视共同化。二次手术,发现右上直肌附着点偏外上后方,行右眼上直肌后退,并调整缝线方向,左眼内直肌后退、外直肌缩短,术中R/L5°。术后正位,水平垂直斜视均消失,无复视,各方向眼球运动正常。该患麻痹性斜视、斜视角度大,经分次手术,麻痹性斜视共同化,水平斜视、垂直斜视都得到解决,最后达到解剖和功能同时治愈,效果良好。该患为外直肌麻痹性斜视,并有继发性内直肌挛缩,考虑和感染、炎症及神经肌肉营养不良有关。其垂直斜视也与上直肌的发育异常有关。通过分次手术,内外直肌超量手术、麻痹性斜视转变为共转性斜视后,再次手术水平及垂直斜视得到充分矫正。麻痹性斜视手术效果难以肯定,有时手术需要分次进行。手术治疗目的是使两眼球运动协调一致,即两眼向某一方向运动时幅度一样,所以在设计手术时要注意这一点。
不同类型的斜视当中造成垂直斜视的原因不同,经详细检查,针对最可能的发病因素,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均能达到满意效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