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一把手到区里任一把手,是提拔重用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5

题主说的县与区肯定是指同一个地级市的范畴,需要区别分析。

我们国家规定,地级市才有资格设区,县级市是不可以设区的。而地级市的区与市所辖的县是平级单位,一把手都是正处级

但是区与县还是有区别的。县域比较大,经济具有独立性,区的定位是城市的功能型政区。县委书记主政一方,人口众多,地域面积也较大,拥有广泛而集中的权力,影响力比较大,而区委书记受区域及功能限制,权力相对单一。

比如我们国家的省委书记与国家的各部委的部长(少数直辖市除外),虽然也是平级的,但省委书记是地方大员,统辖区内,各级政府机构齐备,俨然一个“独立王国”。而部委的部长们代表国家行使职能权力,在工作与业务上有管理与指导权。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国家领导人都有地方历练经历,这就能很好地说明问题。很多时候部委的部长想要仕途再进一步,一般都要到地方任职,经过地方锻炼后方有全面的理国治政经验。

县级一把手调任区一把手属于平级调动,不能算重用。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是干部交流的需要。组织部门考察和培养干部就需要让其多岗位历练,从而具有全面的领导能力。但这里也有些特殊情况。比如,有些重要的县(或县级市)的一把手是参加市委常委的,或由市级的人大、政协副主席、市委的副书记、市政府的副市长兼任的,这样的话,这个县的一把手就是副厅级,比正处级的区一把手要高一级。很多时候,区一把手调任县一把手反而是重用,道理如我上面所述。

以我们滁州市为例,有四县、两市(县级市)和两个区。原则上他们的一把手都是平级的,但有特殊情况。早些年,天长市的一把手一直是参加滁州市委常委的,所以它的级别就是副厅级。这几年我们定远县的一把手(书记)是滁州人大副主任兼任的,所以他也是副厅级,这就比其它几个县市区的一把手高了一级。

所以,地级市的县一把手调任区一把手不能算重用,相反,区一把手如果调任县一把才是重用。

2015年,我还当领导的时候,我们县长调到市里某个区任书记。当时很多人都发短信祝贺他,我也发短信祝贺他。因为平时他和我关系比较好,所以我们之间有时也是不拘小节,无事不谈。

他回复我短信:“祝贺个屁啊!我这是降级使用。”

我急忙打电话给他,问什么回事。

他说:“你不知道,县和区虽然同属县级,但是完全不一样!”

我问他怎么不一样?

他说:“在一个县里,能动用的经费比区里多得多了!”

他说,在市所在区,土地不由你管,市政建设项目由市里的住建部门管,很多项目建设不由你管!调到区里,又任了书记,貌似权力大了,其实权力削减了好多!

我说,你调市里了(市里所在地),这不就越来越近权力的中心了吗?

他说:“这里就在市领导眼皮底下,市里任何一个部门的领导权力都比你大!什么事都干预你。在县里,那是山高皇帝远,我就是土皇帝!”

他举例说:“想撤换一个教育局局长,市教育局就在这里,由他们决定!几所重点中学,也都由市里管,连校长任命都不由区里!无形中,我的权力比县里减少了大半!”

我安慰他说:“无事一身轻,你正好利用权力少事少的机会,多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

他说:“是啊!唯一的好处,就是近领导,有上升的机会。”

果然,他在市区里一年多时间,就调到市委办公厅任秘书长去了,副厅级。后来又直接调到外市,任组织部长去了。

县级一把手调区里任一把手:

唯一的好处就是: 在市领导眼皮底下,容易提拔。

虽然都是正处,但是权力不一样,不是提拔重用,权力也少了很多,但是由于近权力中心,提拔的机会多,仅此而已。

县级一把手到区里任一把手,是提拔重用吗?如果属于一般的省辖市,其实在县里任职和到市属区任职,这不是属于提拔使用,但有的地方属于同级重用,但直辖市的县级一把手到区里任一把手,就属于提拔重用。

其实对于领导干部的同级重用或是提拔重用,这是有很大的差别的,比如行政副职调整为党内副职,这就是属于同级重用,副县长调整为县委常委,虽然都是副县级,但也是属于同级重用。在同一个省辖市的范围内,市辖区和市管县,其实这也是有区别的,市属区,是属于一个市行政区划范围,但是市下属的县,很多是代管性质的,但从行政级别来说,都是属于县处级,不管是到区里任职还是到县里任职,一把手的行政级别都是正县处级,但由于市辖区的工作条件,经济发展条件都要优于在县里工作,而且有的区政府所在地,属于市委所在地,具有为市级机关服务的功能,其地位比县里更重要,所以对于县级一把手选派到这样的区里担任一把手,也有同级重用的意图。

但在四大直辖市,在县级任一把手和到区里任一把手,就属于提拔重用了。比如重庆市所属的区,单位级别属于正厅级,县是属于副厅级,也就是行政级别上县要比区在行政级别上低半格。如果从重庆的县委书记调任区委书记,就属于从副厅级干部提报到了正厅级干部,就要按照党政干部选拔任用的相关规定和程序,履行干部提拔使用的程序,即动议、民主推荐、考察、公示,决定、任职等程序。但在省辖市的县里一把手调整到区里任一把手,由于是属于同级调动,不需要走干部提拔使用的程序,只需要按照干部调动的程序就可以。

综上所述,对于省辖市所属的县里的一把手调整到区里任一把手,属于同级调动,有的属于同级重用,但不属于提拔使用;如果属于直辖市的县级一把手调动的区里任一把手,由于区的行政级别比县里的行政级别高半格,不属于一般平级调动,而是属于提拔重用,需要按照干部提拔使用的程序办理。

不考虑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普通地级市下属的县区都是正处级单位,一把手即县区委书记为正处级领导干部。从县委书记调任城区书记,相当于从一个正处岗位调到另外一个正处岗位,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相关规定,这种调整属于平级交流使用,提拔肯定算不上。至于是不是重用,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评判的核心要素主要看城区在当地的分量:

1、如果是经济水平比较高、体量比较大或者是国家级、省级高新产业重地,以及市级行政中心所在的城区,区委书记按惯例都是高配副厅级领导,或者由市委常委或副市长兼任,即便不高配或兼任,下一步按照当地干部使用不成为的规定,干上几年都会提拔副厅的,从县委书记调任这样的城区当区委书记,在组织上可以被视为重用。很多有潜力的县委书记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解决级别问题的。

2、如果是经济水平、体量一般的城区,而所在的县却是大县,那么从这种县的县委书记调任区委书记,虽然级别一样,但岗位分量轻了,不但不是重用,某种意义上还可以视为是“贬谪”。毕竟城区在人财物的管辖权上不像县那么独立,很多地方都要受到市里的钳制,或多或少削弱了区委书记的权力。说得更直白点,如果县委书记算一方诸侯,那么城区书记只能算半个诸侯,更遑论经济水平、影响力一般的城区。为什么很多城区书记想到县里当书记,原因与此不无关系。

3、如果是普通县调整到普通城区,不管从哪个方面理解只能算是平调。后期是否有空间,取决于个人的年龄、能力和背景等,不能严格意义区分是不是重用。

宰相起于州郡。县区委书记作为过去的“七品芝麻官”、“县太爷”,在基层政权组织稳定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其权力承上启下,既与老百姓息息相关,又与上层紧密相连,影响力、重要性在体制内是不可小觑的一个层级。能够当上县区委书记,已经相当OK了,还挑什么县或区?

看体量。有些区一把手兼市常委

具体要看什么县和什么区。一般来说县的重要性远大于区,县的独立性更强工作更全面。没有级别差的话,这估计是从个一般县到好区,不然基本不会这样调,不是提拔也不是重用。

以普通地级市为例,县委书记和区委书记都是正处级,但县委书记调任区委书记,明是平调,实是暗降。

首先县里财政归省里直管,经济方面更加宽裕,其次县里山高皇帝远,一把手是土皇帝,区里归市直管,厅级领导一大堆,哪个都比你级别高。再次用人提拔方面,科级股级自己说了算,市里不行。

有些人说区里可以更多的亲近领导,其实未必,近水楼台,不一定就能先得月。

综上所述,县一把手调到区里当一把手,很多领导心里憋屈着呢,千万不要祝贺高升,马屁拍在马腿上

同一地级市内,县一把手到区里任一把手一般属于平级调动,轮岗锻炼。同时也要根据县区经济体量大小来衡量。

山东省淄博市为例。淄博市下辖五区三县。经济体量大小依次为张店区、临淄区、桓台县、周村区、淄川区、博山区、高青县、沂源县。这些县区之间一把手的交流虽说是平级调动,但若是由经济体量小的县区到经济体量大的县区,是隐形重用,暗示上级党委对你前期工作的充分肯定。

这属正处级干部正常的交流,没办法具体分哪是仲,哪是伯?一般情况下县委书记任期五年,如果没有提拔的话,之后得调到别的县或地市级辖下的区进行任职交流。县与区是平级的,如区的经济体量比较大,又是在地市级行政中心内,经常可以向地、市委领导汇报工作,应该是重用,亦或得到提拔的机会大一些,进入四套班子副职(副厅级)更顺利,否则就是平调。

不属于提拔,但可以理解为是重用。

因为至少从级别上来说,县级一把手和区一把手应该是平级,都是正处级,除非有些重要的区,区一把手可能会由市级副职领导兼任。

所以提拔一说并不准确。那么为何大概率属于重用呢?

因为相对区来说,县属于“天高皇帝远”的类型,很多事情市领导未必知晓,也不会经常了解,所以看起来独立性很强,但是体制内待过的人都清楚,你离领导越远,被关注和被提拔的可能性也就越小,除非你能过做出让上上下下都刮目相看的业绩。

而在这一点上,区一级领导则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虽然在领导眼皮子底下干活,工作压力会更大,但是近距离接触市一级领导多了,走动多了,工作成绩被领导看在眼里,如果还能让领导记在心里,那么今后跻身市领导行列,可能性就会更大。

所以综合来看的话, 县一把手调整到区里面当一把手,不属于提拔,但应该是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