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故事》---柏拉图的理念世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3
读哲学有什么用?我们社会的趋势是增长,人的本性就想着能成功,学习知识多半是为了立即就能用上,让自己能快速获得财富。 虽然真理无法帮助我们富有,却能使我们自由。 具体来说,哲学包含5门学科:逻辑学、美学、伦理学、政治学和形而上学。逻辑学探究的是思考与研究的方法:观察内省、归纳推理、假设验证、分析综合等等给人类的行为模式提供指引,方法论的哲学;美学研究的是理想的形式,艺术的哲学;伦理学是研究理想的行为方式,生活的智慧;政治学研究的是理想的社会组织形式;形而上学研究的是万物的终极实在,包含物质和心灵,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总的来说,哲学是一门研究理想存在的学科。我们瞻前顾后,渴望并不存在的东西。我们人之所以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就在于我们在不断的憧憬,并努力实现憧憬的一部分,人生来就是一种创造乌托邦的动物。

所以,尽管柏拉图的乌托邦世界无法真正存在于这个世界,但是我们畅想,然后努力去实现其中可以实现的目标不是很好吗?

今天开始阅读《哲学的故事》这本书,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哲学原著实在浩淼精深,实在是不知道从何下手,还是先从入门级别的书籍开始吧。作者在书中致读者部分讲到他主要是围绕几位 主要的哲学家 ,以 讲故事的形式 对其思辩哲学进行考察,以期达到 知识人性化 的目的。今天阅读了柏拉图这位哲学家的故事和他的理念,想想这2000多年来整个西方世界都是在他构建的思想通道里生活,真是感叹前人的智慧。其实我们所有人碰到的所有问题,在过去的这么多哲学家、科学家和思想家那里他们早就有思考和解决的方法了,我们应该感谢这个时代信息的畅通,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站在伟人的肩膀上看到更美丽的风景。

第一位是柏拉图,讲述了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及他自己的理想国。任何文化的产生都离不开环境的造就,苏格拉底就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频频冲撞的时代,幻术和宗教仪式逐渐让位于科学和对自然的控制,哲学因此诞生。对于苏格拉底,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人啊,你要认识你自己。”“我所知道的唯一事情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还有苏格拉底的问题式思辩法,提出一个问题,不断往下深挖,最后自己得出结论。柏拉图写下的苏格拉底最后一天《苏格拉底自辩篇》(如果不是传奇)应该算是世界上第一位向自己的价值观殉道的哲学家。文章简单优美,平淡中令人深省。

柏拉图的理论中最吸引我的是他的教育观念,我以为对现在的教育学一样有启发。第一步:普遍教育,尽管我们国家实现了9年制义务教育,或者有可能会实现12年制义务教育,但是世界上很多小孩连生活都得不到保障,受教育更是奢谈了;第二步:人生的第一个十年重点是体育,强健的身体是人生最好的武器,十六岁以前要受音乐教育,寓教于乐。让孩子们自由的习得并真正发现自己的天赋。

然后到二十岁的时候进行第一轮考核,把考核的时间维度拉长,不要和我们现在一样从小就开始一轮轮的淘汰,而且是以一个唯一的标准;再接着十年的学习再考核,到三十岁才算真正意义上的成熟。而我们现在说的是百岁人生,却又天天在喊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就在无比的焦虑中度过。三十岁的我们不是每天被逼着要成功要优秀要圆满么?就如这次疫情,停课不停学,有多少家长会优先提升孩子的健康而不是每天逼着孩子上课学习,因为大家都一样,谁也不敢停下。另外柏拉图在教育里提出社会分工根据的是每个人的天资和能力而非性别,这个观点对现代很多人是不是啪啪打脸呢?

柏拉图的理念世界是一群优秀无杂念的人以绝对平等的民主领导一批安于现状各就各位的无私心态公民的静态社会,所以从根本上其基石就有问题,但是如果我们在其中加入强有力的反馈和调整机制呢,会不会实现他所说的正义、公正和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