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2-12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具体包括如下:
1、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2、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3、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4、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认定如下:
1、年龄界限,界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首要标准是年龄,因为一个人的年龄与智力发育程度和精神发育是否健全有直接联系;
2、衡量标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否属于心智健全,有两种判断标准:
(1)依据自然人的意思能力(认知能力)来判断。这一标准主要是针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而设定的。意思能力是指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理解并能预见其后果的精神能力,意思能力是确认和划分民事行为能力的基础,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取决于其意思能力的状况;自然人能否合理地理解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是判断其是否心智健康的关键。如果其在行为的那一刻不能理解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即使其行为是适当并公平的,而且即使对方也没有理由认为他精神上有什么障碍,那么他的行为也是依法可以撤销的。自然人意思能力的有无、高低,主要受自然人的生理条件的影响。如年龄、智力发育程度和精神状态这些先天或应然的生理条件,对自然人的意思能力的水平产生直接影响;
(2)依据自然人的意志能力来判断。这一标准主要是针对成年而设立的。尽管成年的自然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有所了解,也要看是否能合理地、理智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果一个成年人因精神或心理上的疾病而难以自制,那么,其所为的某些自损其利、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是可以被宣告无效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八条
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