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渊季路文言文翻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7

1. 颜渊`季路侍原文 翻译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

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颜渊:名回,字子渊。季路:名由,字子路或季路)。孔子说(子: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盍:何不)

”子路说:“(我)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衣[轻]裘:泛指衣服。“轻”字为衍文,是因《论语·雍也》中有“衣轻裘”而误衍。“裘”:本指皮衣。共:动词:指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敝之:指把车马、衣裘用破,用坏。敝:使动用法。憾:抱怨,不远)。”

颜渊说:“(我)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处[轻声](伐:夸耀),不宣扬自己的功劳(施:张大,夸大)。”

子路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

孔子说:“使老人安享晚年;使平辈的人(朋友)信任我;年少的人得到关怀(安、信、怀:都作使动用,宾语‘之’分别指代‘老者’、‘朋友’、‘少者’。安:安逸。怀:归依[依孔安国说])。”

2. 颜渊季路侍 翻译

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颜渊:名回,字子渊。季路:名由,字子路或季路)。孔子说(子: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盍:何不)

”子路说:“(我)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衣[轻]裘:泛指衣服。“轻”字为衍文,是因《论语·雍也》中有“衣轻裘”而误衍。“裘”:本指皮衣。共:动词:指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敝之:指把车马、衣裘用破,用坏。敝:使动用法。憾:抱怨,不远)。”

颜渊说:“(我)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处[轻声](伐:夸耀),不宣扬自己的功劳(施:张大,夸大)。”

子路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

孔子说:“使老人安享晚年;使平辈的人(朋友)信任我;年少的人得到关怀(安、信、怀:都作使动用,宾语‘之’分别指代‘老者’、‘朋友’、‘少者’。安:安逸。怀:归依[依孔安国说])。”

3. 颜渊,季路中颜渊,季路的性格特点各是什么

季路:《史记》说他比孔子小9岁(“少孔子九岁”),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路性鄙(粗鲁),好勇力(果敢有力),志伉(kàng)直(刚直).”《论语·先进》:“政事:冉有,季路.”(冉有,季路会办理政事);《论语·公冶长》:“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孔子说:“‘可以让子路负责一个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的军政工作.’”)《论语·先进》:“由也兼人.”(子路喜欢胜过别人) 颜渊是孔门第一大弟子,已有较高的德行,所以孔子就用仁的高标准来要求他的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仁的规范标准.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这就是“因材施敦”一词的来源.。

4. 颜渊季路侍的译文

译文: 颜渊、季路侍立在孔子身旁(颜渊:名回,字子渊。

季路:名由,字子路或季路。人名可不译)。

孔子说(子: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盍:何不)?” 子路说:“(我)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衣裘:泛指衣服。“轻”字为衍文,是因《论语·雍也》中有“衣轻裘”而误衍。

“裘”:本指皮衣。共:动词:指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敝之:指把车马、衣裘用破,用坏。

敝:使动用法。憾:懊恼)。”

颜渊说:“(我)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伐:夸耀),不把劳苦的事加在别人身上。” 子路说:“希望(愿的古义)听听您的志向。”

孔子说:“使老人安享晚年;使平辈的人(朋友)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归依我。” 出处:颜渊季路侍,又名 《各言尔志》,出自《论语·公冶长第五》。

原文: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扩展资料 人物简介 1、颜渊 颜渊(前521—前481) 名回,字子渊。

春秋末期鲁国人。生于鲁昭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21年,周景王二十四年),卒于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周敬王三十九年)。

在孔门弟子中,颜回最称高足,其品德与学业均翘居群首,是孔子多次赞许的弟子。在《论语》中有六处孔子赞扬颜渊的句子。

这在孔门和《论语》中也只有颜回一人了。颜渊死时,孔子是悲恸欲绝。

颜渊勤奋好学,不为生活艰苦所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尽管颜渊没有著述传世,但他以其习行与品德,为后世儒者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典范。

2、季路 仲由(前542~前480)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鲁莽,好勇力,事亲至孝。

子路性格爽直,为人勇武,信守承诺,忠于职守,以擅长“政事”著称。对孔子的言行,虽然常提出意见,但却是个好弟子。

曾协助孔子“堕三都”,都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他为人伉直好勇、重友朋、讲信义,是孔门弟子中性格较为独异的一位。 仲由后做卫国大夫孔悝之蒲邑宰,卫国贵族发生内讧,因参与斗争而被杀害。

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卫侯”。宋大中符二年(1009)加封“河内公”。

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封为“卫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