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区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28
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区别如下:
1、定义不同:
(1)事业收入是指中央和地方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业务收入上缴国家预算的资金。如工交部门所属勘察设计机构取得的勘察设计收入、试验研究检验收入,农林部门所属水利机构取得的水利灌溉收入,以及其他事业单位开展各种技术服务包括技术转让取得的收入等。
(2)经营收入是指商品生产经营者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获得的一种收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经营收入,指商品生产经营者按照商品经济的要求安排企业各项微观经济活动,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所获得的经营性劳动收入。广义的经营收入指生产经营者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全部非直接活劳动投入所导致的收入。
2、包括内容不同:
(1)事业单位的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收入和基本建设拨款收入等。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计入事业收入;
(2)经营收入包括经营性劳动收入、风险收入、级差收入、机会收入等。
3、收入性质不同:
(1)事业收入不同于实行证照管理取得的规费收入,主要为事业单位开展各种技艺性服务所形成;
(2)经营收入类似企业收入。事业单位存在某些与自身正常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其定价可以市场公平价格为标准,保本的基本上含有一些利润,类似企业营利活动。
4、会计期末结转科目不同:
(1)会计期末,将“事业收入”科目余额转入“事业结余”科目,借记“事业收入”科目,贷记“事业结余”科目;
(2)期末将经营收入科目余额转入“经营结余”科目,本科目无余额。
法律依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
国家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应当结合不同行业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