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官员要“虚职”不要“实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21

为何官员甘愿“虚职”而非“实权”?


近期,《半月谈》曝光的一则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西部某县一年内竟然有十位局长和副局长主动申请由实职转为虚职,这一现象令人深思。昔日,为了权力,官员们曾不惜一切手段,如今却出现了反向的诉求,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实职与虚职,一场权力与压力的较量


“实职”与“虚职”在公务员体系中,指的是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的差别。基层中,人们熟知的“局长”等实权职位,与“主任科员”等看似权力有限的虚职,实则在行政级别上同为正科级。尽管待遇上可能无明显差距,但实职官员的工作压力远大于虚职,例如县发改局长与主任科员,前者肩负重任,后者则相对轻松。


官员“弃实就虚”的深层原因


据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张鸣教授的文章,《官员“弃实就虚”背后的秘密》揭示了三点关键因素。首先,环境变化让权力风险陡增。实职官员受到内外监督,稍有不慎就可能成为反腐风暴中的焦点,这使得他们如履薄冰。其次,随着权力分散和责任加重,基层官员的压力日益增大,而实职往往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最后,实职官员是反腐的重点,落马风险高,因此一些官员选择提前规避。


“实”转“虚”:是权宜之计还是自我净化的信号?


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关键在于它是官员们为保平安的短期策略,还是整个队伍自我净化的体现。在从严治党和反腐斗争的背景下,基层官员“实改虚”反映出“能上能下”机制的成熟,具有积极意义。然而,对于类似某县的事件,县委书记强调审计,这提醒我们,对这类官员,审计机制必须强化,以确保其行为的透明度。


完善机制,遏制“虚职”背后的潜规则


仅靠离任审计还不够,对于改任虚职前的不当行为,必须依法严惩,让官员明白不能侥幸逃避责任。同时,官员考核奖惩机制应更具针对性,确保权责匹配和激励相宜,使每个岗位的官员都能在责任与待遇间找到平衡,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总的来说,无论是虚职还是实职,为官者应坚守职责,珍惜国家赋予的权力,不能因职务变化而消极怠工。在位就要有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履行好党员干部的使命,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