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亡前15分钟内发生的事情是怎么研究出来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1-07
死亡的过程,主要包含两个分解的阶段:外分解和内分解。外分解是五根和五大的分解,内分解是粗细意念和情绪的分解。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身和心的组成成分,这些都会在死亡时消散。
人体的存在,是由地、水、火、风、空五大元素所决定的。透过五大,我们的身体才得以形成和维持,当它们分解时,我们就死了。我们都熟悉这些外五大,我们的生活方式就是由它们决定的,但有趣的是:外五大如何与我们体内的五大互动。外五大的潜能和性质也存在于我们的心内。心可以容纳各种经验,是地大的性质;它的连续性及可塑性,是水大的性质;它的清晰和感受力,是火大的性质;它的连续活动,是风大的性质;它的无边无际,是空大的性质。
一本古老的西藏医典说:感官意识由心所产生。肉、骨、嗅觉器官(鼻根)和香尘由地大所组成。血、味觉器官(舌根)、味尘和身体中的液体由水大所组成。体温、清晰的色泽、视觉器官(眼根)和色尘由火大所组成。呼吸、触觉器官(身根)和触尘由风大所组成。身体中的腔穴,听觉器官(耳根)和声尘由空大所组成。
“简而言之,”卡卢仁波切写道:「身体是由蕴藏五大的心所发展出来的。身体充满着这些五大,藉着这个身心复合体,我们得以认知外在世界,而外在世界又是由地、水、火、风、空五大所构成。」
西藏上师把人体比喻作城市,脉是道路,气是马,心是骑士。体内共有七万二千条微细的脉,但主要的脉只有三条:中脉和左右脉;中脉和脊椎骨平行,左右脉在中脉的两侧。左右脉盘绕中脉,在若干点上形成一系列的「结」。沿着中脉分布有若干「脉轮」,从脉轮也分出很多脉,有如雨伞的伞骨。
气就在这些脉中流动。气可分五根气和五支气。每一条根气支持五大中的一大,负责人体的一种功能。五支气则使得五官运作。流经中脉的气,称为「智慧气」;流经其他脉的气,据说都不清净,会启动负面、对立的思考模式。
「明点」藏在脉中,有白明点和红明点(俗称白菩提和红菩提)两种。白明点的主要中心是在头上的顶轮,红明点则在脐轮。
在高级的瑜伽行里,瑜伽行者会把这个系统观想得非常清楚。行者透过禅定的力量,把气导入中脉而后分解,就可以直接证悟心性的「明光」。这是把意识驾驭在气之上的缘故才能做到。因此,当修行者把心专注在身体上的某一点时,就可以把气导到那里。瑜伽行者以这种方式模仿死时的情形:左右脉的结一旦被解开时,气流入中脉,就可以瞬间经验到觉悟的境界。
一旦我们有了身体之后,也就有构成整个身心存在的五蕴。它们是构成经验的要素,是我执的支持者,也是轮回痛苦的基础。所谓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代表人类心理的连续结构、心理的进化模式、世界的进化模式。五蕴也与各种阻碍有关--精神的阻碍、物质的阻碍、情绪的阻碍。」佛教心理学对它们有非常深入的探讨。
当我们去世时,这些要素全部会分解。死亡的过程,是一个复杂而彼此相关的过程,身和心的相关部分会同时解体。当气消失时,身体功能和感觉也消失。当脉轮崩溃时,它们所支持的气也不存在,五大就逐一由粗而细地分解。结果,分解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对临终者产生身心两方面的影响,并由外在、身体的征象和内心的经验反映出来。
临终的姿势
传统上,大家所推荐的临终姿势,一般都是右侧卧的「睡狮」姿势,这也是佛陀入涅槃的姿势。左手放在左大腿上,右手放在颚下,闭住右鼻孔。两腿伸展,稍稍弯曲。身体右侧的某些气脉会引起无明的「业气」。采取睡狮姿势时,就是躺在这些气脉上,再加上闭住右鼻孔,就可以堵住这些气脉,当死亡到来,明光出现时,有助于临终者认证它。这种姿势也可以帮助意识从顶轮的梵穴离开身体,因为其他孔道都被堵住了,意识只有这么一个出口。
外分解:五根和五大
外分解就是五根和五大的分解。当死亡来临时,会有什么样外分解的经验呢?
首先会觉察到五根如何停止运作。如果床边的亲友在讲话,到了某个时候,只会听到他们的声音,却分辨不出在讲什么,这表示耳识已经停止运作。如果看着面前的一件东西,只能看到它的轮廓,却看不出细节,这就表示眼识已经坏了。鼻、舌、身也会发生同样的情况。当眼、耳、鼻、舌、身的感觉不再被完全经验到时,就表示经过了第一阶段的分解过程。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