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吃进荧光剂伤身体!千万不要这样洗孩子衣服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7


又见面啦~


初为人父母,很多小问题都能引起紧张和焦虑。


其中有一个少不了的就是——一 荧光剂问题



甚至很多人家里都备着一支荧光剂检测笔,买回来的衣服、纸尿裤、洗衣液都照一遍,不照不知道,一照吓一跳,原来这么多婴儿用品都藏着荧光剂!


之前CCTV 科技 之光栏目曾经出过一期真实记录《看不见的荧光剂》,里面讲述了一个2岁孩子因为荧光剂摄入太多,导致皮肤过敏的问题。


家长反映,孩子平时在家里都被保护得很好,但尽管如此,孩子有一段时间,总爱抓挠自己身上的皮肤,还一直喊痒。


甚至有时候快抓出了血,皮肤上的红肿、红痕等反反应也不像蚊子包。


后面去看皮肤科,得出诊断结论: 是荧光剂摄入太多,引起的皮肤过敏




没想到吧?荧光剂能被孩子摄入?


或许很多宝妈也有疑惑:生活中的荧光剂对孩子身体危害大吗?


我们一起来探讨~




1

先来看看什么是荧光剂。


荧光增白剂,顾名思义是用荧光给产品增白的添加剂,也是一类精细化学品的总称,广泛用于洗涤剂、纺织和造纸行业。


增白的原理是,把肉眼看不到的紫外光变成肉眼可见的蓝紫色荧光,提高物体表面亮度,同时蓝紫色抵消物体表面显旧的黄色,从而达到视觉上,让人觉得这个东西更白。




按照国家标准( GB 15193.3-2003)附录D显示, 荧光增白剂属于无毒,与日常食用的食盐的急性毒性属同等级别。


更具体的标准是: 除非一次性吃掉50克左右的荧光剂,一般都不会有生命危险


至于致癌或其他 健康 问题,


欧盟洗涤剂协会( A.I.S.E)的测试报告《家用洗涤剂成分对人体和环境影响的风险评估之荧光增白剂 FWA-5》中对荧光增白剂 CBS的毒理性研究结果表明, 荧光增白剂 CBS 无致癌反应。


《德国皮肤病学》杂志上的文献指出,即使用含荧光增白剂的纺织材料直接接触伤口, 也不会对伤口愈合产生不良影响,不会对人体皮肤造成病理性变化。



另外,我国跟一些发达国家的标准里,最关注的并不是产品里有没有添加增白剂,而是增白剂会不会迁移出来被人体接触到。


比如我国对湿巾的生产标准规定就是:不得有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检出。


也就是说,看一款产品,有没有添加增白剂不重要, 更重要的是在使用过程中会不会沾染到人体身上。


另外,即使在使用过程中有少量会黏附在皮肤上,也不会和人体皮肤发生反应,同时在洗手、洗澡时很容易被洗掉。


根据荧光增白剂被运用添加到产品的几十年 历史 来看,这几十年也有无数毒理学研究人员在研究该问题,之所以依旧能合法的运用到各类产品中,也足以证明: 这些增白剂不足以对人体产生危害。




不过,需要警惕的是: 卫生巾、婴儿纸尿裤上是不能有荧光增白剂的,如果您用荧光笔照射到应该反应的,就尽量避免给自己和孩子使用了。





综上所述,在合法生产的合规产品中,添加增白剂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


不过,正处于发育、且皮肤敏感的孩子,我们还是需要警惕更警惕,即使是安全的荧光剂,也要减少触碰和杜绝摄入。



2



榨菜今天也给大家说说日常中,如何尽可能的规避掉荧光剂?


了解清楚,才能最大程度的规避。



1、 尽量不买颜色过白的衣服


贴身衣服,是婴幼儿接触荧光剂的一大常见来源。


棉本身是有点米黄色的,如果没有添加增白剂,颜色是比较自然的米色 。


如果加了荧光剂,衣服整个颜色就显得特别白,甚至会反光的那种。


因此,更建议选择颜色不太鲜艳、柔软的全棉浅色衣服给孩子。




2、 宝宝的衣服买回来之后先洗一遍再穿


刚买回来的衣服,不建议直接给宝宝穿。


因为新衣服可能会有甲醛等其他在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化学物质存留在表面,经过洗涤之后,化学物质的残留量会有所减少。


同时,还能除去在制作、搬运、出售等过程经过多人的手,留下的细菌和污垢。


总而言之,先洗一遍再穿是一举两得的事情:更卫生、更保护宝宝皮肤 健康 。




3、 洗宝宝的衣服用专门的洗衣液


榨菜之前跟大家分享过,很多用来洗成人衣物的洗衣液、洗衣粉、肥皂等,其中碱性比较大,不适合用来清洗宝宝的衣物。


更建议用专门为宝宝设计的专门洗衣液、洗衣皂来清洗。


这类专门为宝宝设计的清洁产品,不仅有针对性清洗婴幼儿汗渍、奶渍等,而且对皮肤无 刺激,无副作用,更不含荧光剂等化学物质。



当然,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一定要避免荧光剂入口 。


平时用完洗衣液要及时清洗双手,避免被摄入体内,洗涤产品也要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


虽说人体皮肤表面接触荧光剂影响不大,但入口吸进体内可能就另当别论了。


毕竟国家标准对儿童口罩的要求可谓是严上加严: 口罩与皮肤直接接触的内层材料不应印花或者染色,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一点都不能检出。


可见入口的风险还是有的。



荧光剂这东西,虽然不提倡谈虎色变,但也不要放松警惕,日常还是要做好防护和应对,尤其是过敏体质的宝宝,多一份警惕,宝宝 健康 多一道保障,不也是挺好的嘛!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