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峡游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4
蜿蜒曲折,又山上山下,层层铺绿,名曰“青龙峡”,也确是名副其实。

青龙峡位于河南焦作北大约20公里处,与该地区另一个风景区“云台山”相邻,同属于太行山系。

去青龙峡旅游全没有思想准备。初知青龙峡是由一个成立不久的旅行社推荐的,想着只是一个大峡谷,汽车可以直接驶入。在峡谷里看看山,玩玩水,赏赏瀑布,既轻松又愉悦,不会受什么劳累。相约同游的伙伴也都这么认为,因此,当我七十岁的老父亲提出也要去一游时,便欣然答应他。

汽车出郑州,过黄河桥,沿郑焦高速公路一路北行,过焦作不远,盘山而上。因为这里已被批准成为国家四A级游览区,路确实修得不错。只是山环路转,上去了,又下来了,又上去了,饶来饶去,饶的人有点心慌迷向。山上杂树野草居多,无甚奇木。山边村庄里,多柿树、山楂树。中秋时节,柿子黄了、红了,山楂成串,隐于绿叶间,也是一道风景。

青龙峡的山门到了。山门不大,倒也别致。四四方方,饰有雕花,呈乳白色,象是汉白玉筑成。上写“青龙峡”三个字,落款为苏轼。可是宋代那位大文学家苏轼苏东坡,查问后没找到什么根据。

进了山门,又行了五六里路的样子,就真正到了青龙峡了。下车后,直感觉山风习习,阵阵凉意,让人好一阵清爽。

从停车场出来,就看见写着“青龙峡”字样的一块石碑。饶过石碑,就是到青龙峡下山的路了。至此方明白,原来青龙峡是在山谷里,要沿山路下到山下才能看到青龙峡,不是原来想的那个样子。

沿着石阶一级一级向下走。石级初平缓,越走越陡峭,以至于石级两边都加了铁索链了,陡峭处,甚至要手脚并用。脚步自然也放不开,有时要一步一趋,往前走,往下下。峡谷中水声早已听到,可就是看不见。只有不尽的石阶,饶过山侧,穿过山洞。不见路了,伸头向下看,石阶就在崖下悬着。

终于在下完一架山梯后,看见青龙峡了。峡谷不大,很长。泉水清澈见底,水流时缓时急。泉水很凉,喝一口,沁透心脾。脱了鞋袜,脚伸进水中一试,全身一激灵。峡谷中水势饶山而走,落差处,水流哗哗,在山谷中听起来格外悦耳。更有一些泉水,从山上倒挂下来,便是瀑布。瀑布不大,水流甚急,水花飞溅。峡谷道路随水势而行,一会儿路在水的这一侧,一会路在水的那一侧,全无定式。小心地踩过去,石头固定的还好,不固定的,踩不好,一脚就到了水里。反正鞋袜全湿了的,索性提了鞋在水里淌着走。峡谷中有蜻蜓飞来飞去的,飞鸟不多。离开旅行队伍,独自坐一会,有一种坐老山中的感觉。

沿着峡谷往前走,水面越来越宽,有不少的水草平铺水中,如一块绿毯。泉水不时从不同的方向冒出来,汇入峡谷,鸣溅有声。宽阔起落处,还会形成水帘,成白色水幕,就象一幅山水画,又象剪影似的。全不知这峡谷水流经何年,又流往何处?

水弯一山脚,便是上山的路。抬头看,路直立一般,比险华山的千尺幢、百尺峡还要险。走七八级台阶就要站下来,喘一喘。担心七十岁的老父亲受累不起,谁知他兴致比我好,每每喘气后,都是他催着说:“走吧,爬山不怕慢,就怕停的。”他还兴致很好地说,他大学毕业时,在太行山深处实习,说是走一天要磨破一双鞋。真不知那时侯他要走多长的山路。又想到了我的小女儿,要带她来爬山,她嘴一瞥,不屑地说,爬山呀,太累,不干!

终于走过了山的险要的路,坐上了通向山顶缆车。父亲仍在说着太行山里实习的事情,真有点返老还童的感觉。看到父亲高兴,我也高兴,这一趟青龙峡之行,苦点、累点,但决不是一趟虚行了。

(今天是老父亲奔八十五岁的生日,带他去游青龙峡,已然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岁月匆匆,时光如飞,不舍昼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