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混凝土初凝时候是多少,它与水泥初凝时间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2-14

1、施工混凝土初凝时候是不早于45分钟,它与水泥初凝时间是一样的。2、混凝土的初凝阶段一般是指混凝土所用水泥的水泥凝结时间的初凝时间。

3、水泥的凝结时间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初凝时间为水泥和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开始失去塑性所需要的时间。

终凝时间是从水泥和水拌合起,至水泥完全失去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所需要的时间。

水泥凝结时间在施工中有重要意义,初凝时间不宜过断,终凝时间不宜过长。

区别:

1)凝结时间控制范围不同。

水泥的初凝时间一般在2~4h(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45min,终凝时间≤390min,其他通用硅酸盐水泥初凝≥45min,终凝时间≤600min)。水泥凝结时间取决于熟料、掺合料、石膏等组分的性能。

混凝土没有规定凝结时间范围,取决于试配情况和设计要求。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取决于拌合物各组分的性能,尤其是水泥和外加剂的性能。

2)凝结时间测定方法和仪器不同

水泥的凝结时间测定采用“标准法维卡仪”,方法标准《GB/T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混凝土的凝结时间采用“贯用阻力仪”,方法标准《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扩展资料:

测定凝结时间前,应先检查仪器滑动部分在支架中能否自由滑动,同时检查试杆降至净浆表面时,指针应对准标尺零点,否则应予以调整。测定凝结时间前,应卸下稠度试杆,换以试针,同时检查试针与圆模顶接触时指针是否对零,否则应予调整。

每次测定前,首先应将仪器垂直放稳,不宜在有明显振动的环境中操作。每次测定完毕均应将仪器工作表面擦拭干净并涂油防锈。滑动杆表面不应碰伤或存在锈斑。

注意事项

测定时应注意,在最初测定的操作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柱,使其徐徐下降,以防试针撞弯,但结果以自由下落为准;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试针沉入的位置至少要距试模内壁。

临近初凝时,每隔测定一次,临近终凝时每隔测定一次,到达初凝或终凝时应立即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为到达初凝或终凝状态。每次测定不能让试针落人原针孔,每次测试完毕须将试针擦净并将试模放回湿气养护箱内,整个测试过程要防止试模受振。

初凝时间是指从水泥加水到开始失去塑性的时间。凝结时间的快慢,对施工方法和工程进度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要进行凝结时间的测定,以检验其是否满足混凝土施工所提出的要求。不同缓凝剂、配合比、外界温度会改变水泥的初凝时间。

凝结时间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初凝时间为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开始失去塑性所需的时间。终凝时间从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完全失去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所需的时间。水泥凝结时间在施工中有重要意义,初凝时间不宜过短,终凝时间不宜过长。

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390min;普通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00min。水泥初凝时间不合要求,该水泥报废;终凝时间不合要求,视为不合格。

混凝土按照表观密度的大小可分为:重混凝土、普通混凝土、轻质混凝土。这三种混凝土不同之处就是骨料的不同。

重混凝土是表观密度大于2500公斤/立方米,用特别密实和特别重的集料制成的。如重晶石混凝土、钢屑混凝土等,它们具有不透x射线和γ射线的性能;常由重晶石和铁矿石配制而成。

普通混凝土即是我们在建筑中常用的混凝土,表观密度为1950~2500Kg/立方米,主要以砂、石子为主要集料配制而成,是土木工程中最常用的混凝土品种。

轻质混凝土是表观密度小于1950公斤/立方米的混凝土。它又可以分为三类:

1.轻集料混凝土,其表观密度在800~1950公斤/立方米,轻集料包括浮石、火山渣、陶粒、膨胀珍珠岩、膨胀矿渣、矿渣等。

2.多空混凝土(泡沫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其表观密度是300~1000公斤/立方米。泡沫混凝土是由水泥浆或水泥砂浆与稳定的泡沫制成的。加气混凝土是由水泥、水与发气剂制成的。

3.大孔混凝土(普通大孔混凝土、轻骨料大孔混凝土),其组成中无细集料。普通大孔混凝土的表观密度范围为1500~1900公斤/立方米,是用碎石、软石、重矿渣作集料配制的。轻骨料大孔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为500~1500公斤/立方米,是用陶粒、浮石、碎砖、矿渣等作为集料配制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水泥初凝时间 百度百科-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