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什么地方的人智商最高 14亿国人都被惊呆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2-03
中国人的智商有地区差异吗?吴语区明清时就盛产进士,近代两院院士数量较其他地区也有明显优势,是因为吴语区人民天生聪明吗?
2005年,一项卫生部主导的研究伤害了很多中国人民的感情——为调查各地缺碘状况,研究人员测量、比较了各地儿童的智商,结果显示,中国人的智力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上海、浙江、北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遥遥领先,均超过110。而西藏明显落后于其他省区,儿童平均智商仅为77.3,智力落后的比例高达32%。
从研究数据看,中国最聪明的人分布在江苏南部、上海、浙江的吴语区,智力水平在全国遥遥领先。
研究给出的江苏内部智商差异,也大大增强了吴语人发射地图炮的理论自信——江苏浙江虽为邻省,智商却相差6点,这一差别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江苏省会——被苏南人民视为江北佬的南京人表现不佳,儿童智商平均不到100,趋近邻省安徽(98.2),大大低于全省109.0的平均水平。
很难说吴语区的优秀表现源于经济实力,同属经济发达地区的广东,儿童平均智商就只有101.1。
吴语区人民真的天生聪明吗?
能伤害其他地区中国人民感情的不只是卫生部,还有万恶的科举制度。
在现代智商测试发明之前,最能说明智力水平的无疑是科举。从进士数量看,明清两代全国共有51444名进士,江苏南部苏州府、常州府、松江府和浙江的吴语区核心地带就出了10427名,占全国五分之一。其中苏州府(1861名)、绍兴府(1540名)、杭州府(1370名)、常州府(1281名)进士总数均超过千名。
相比之下,明清陕西省共出进士2041名,勉强超过苏州一府人数,这在西部省份中甚至已算是不错的成绩。
单就状元数量来说,吴语区的优势更明显。清朝共取状元114名,其中出身江苏南部吴语县市以及浙江的至少有59名,超过状元总数一半。
一些江南家族的科考成绩更是惊人,以毗陵庄氏为例,明清两代庄氏共有进士35人,最辉煌的是庄存与和庄培因兄弟,哥哥是榜眼,弟弟是状元,他们的表哥钱维城、庄培因的岳父彭启丰也都是状元。对于整个明清都很难出一个三鼎甲的其他地区,如此成绩确实望尘莫及。
科举中的优异表现似乎坐实了吴语区人民的智力优越感,但当时江苏、浙江之所以能成为科举大省,首先是人口基数帮了大忙。
整个明清时期,江南地区人口占比都相当高。明前期,南直隶(江苏和安徽)和浙江人口为1192万和1078万,分别占全国人口17.1%和15.5%。中期则是1849万(16.7%)和1584万(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