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利用课本剧培养阅读技巧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17
 一、课本剧的含义
  课本剧是将语文课本中有情节的课文内容改编成适合学生演出的戏剧。它力求充分表达原来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尽量运用原作的语言动作和主要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从而更好地体现课文的内涵。分角色朗读、口语交际等都属于课本剧表演的形式,但因其受重视的程度不够,往往只停留在按课后练习的要求去做这份作业就草草了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本剧未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课本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形式新颖,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过家家”、“卖东西”这些游戏,相信每一个学生都玩过。课本剧就是用活泼、幽默的小戏剧的形式表现课文内容,并在一些传统的故事中添加时代元素,摒弃传统语文教学的呆板,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催化剂。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效率自然就能提高。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自然会兴趣盎然;在实践中学习,自然会提高能力。
  2.自主的活动过程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在每一次课本剧活动中,学生要做的是:读―思―编―演,而这一系列过程需要学生自主地去思考和研究。学生在探究的乐趣中能够诱发动机,从而把“教师讲、学生听”这一传统式的教学模式演变成为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将抽象的文学内容变为直观的表象,更易于学生接受。我们把学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演员,一部分是观众。演员要想演得像、演得好,就必须深入理解课文,认真揣摩所演角色的性格特点。课本剧取材于语文教材,作用于人的视觉、听觉,从而唤起思维的兴奋,其影响不是单纯靠书面文字所能达到的,它的教育感化作用更大。一篇课文编成课本剧,受到生动形象感染和教育的远不止参加演出的几人,还包括所有观众。这种教育的效果当然会胜过空洞的说教和枯燥乏味的课文分析。本学期,在教学《狐假虎威》这篇课文的时候,有学生对于“神气活现”、“半信半疑”这两个成语的意思不理解。我先让他们查工具书自己理解,然后请懂得意思的同学上台来表演――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结果,同学们很轻松地把这两个成语的意思弄懂了。
  4.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了语文实践活动。陶行知先生曾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学生是学习的根本,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的一切做必须围绕学生的学进行,若脱离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则必成“待装知识的容器”,和陶行知所说的旧时代学生读书一样:读死书。学生在表演一年级课本《乌鸦喝水》前,自己先准备工具:装有水的瓶子,一些小石子。由于准备的工具不同,分组排练时出现了下列情况:有的小组排练非常顺利;有的小组放了很多石子却没成功,其中一组石子卡“喉咙”了,大家一筹莫展,乱了阵脚。试想,要是这个过程由老师讲解代替,或老师准备了实验材料,课堂请学生上台演示,那么,无论如何学生也经历不了排练失败的情境。让学生在参与表演、编排课本剧中学习语文,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书本知识,而是“活灵活现”的活语文,学生的思维能力、感悟能力和表演能力就能得到提高。
  5.培养了学生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中反对传统的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提倡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要成功表演课本剧,学生就要对课文内容有正确的感知,深刻的理解,对剧本有较强的记忆,掌握恰当的口头语言和形体动作,还要有很好的相互协调与配合的能力,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演好一台戏,靠少数人不行,要全班同学通力协作才能成功。擅长表演的,就可当演员或导演(表演差的可以先充当配角,多给这些学生机会);擅长美术的,就可制作一些小道具;写作水平较高的,就改编或写剧本……各扬其长,相互配合,可加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其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也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三、课本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过程
  1.选。(选适合表演的课文)凡是有人物、有情节的语文课文都适合改编成课本剧。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数是故事性很强的童话、寓言、名人轶事,很适合编排课本剧,即使有些短小的古诗、儿歌,看似简单,经过创造性联想,也能编排出生动有趣的课本剧。如《蚂蚁和蝈蝈》《狐狸和乌鸦》《三袋麦子》(童话故事),《揠苗助长》《郑人买履》(寓言),《军神》《虎门销烟》(名人轶事),《变色龙》(短篇小说),《寻隐者不遇》(古诗)……语文教材的内容是有限的,学生课外表演的内容很快会超出课本的范畴,把目光伸向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时空。在学生充满智慧的眼睛里,感受到的生活,观察到的生活,课外书中的生活和想象到的生活,都会源源不断地向他们呈现,成为他们表演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这种创作是凝聚自觉、能动、发展、创造、智慧的结晶,是“善学”的有力证明。
  2.读。课本剧中有对话和独白,演员们的语言要有感染力。“阅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基本功训练。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又有助于增强语感,发展语感。在朗朗书声中,学生可以正确、深入地理解、学习语言。教师在指导学生读的时候,首先要从小处着手,让学生充分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做到不错一字,不添一字,不漏一字,不重读一字,该停顿处停顿,不破词破句,读得朗朗上口,读得像自己说话一样自然。接着,要让学生读出感情,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创设情境,拨动学生的心弦(在《狐狸和乌鸦》的表演中就要让学生把握好狐狸的媚态,走路的姿势和语调的变化,如果不到位,乌鸦是否会上当就成了问题);或让学生进入角色想主人翁之所想,读出不同人物的特点(在《田忌赛马》中,田忌赛马一开始输给齐威王,就要让学生读出田忌的垂头丧气,齐威王的得意洋洋);或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的感情达到迫切需要朗读时,才让学生宣泄感情。这样,声情并茂的朗读就能增进对课文的理解,为表演的成功做有力的铺垫。
  3.编。(把课文改写成剧本)剧本的编写有要求和规范,教师可在学生能接受的范围之内提出适当的要求,如说话的人物应写在前面,后面空格再写此人的语言;用括号表述场景、人物的变化、说话人物的神态、动作等。剧本的原型是课文,有些课文的内容明显符合剧本的要求,稍加修改即可表演,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变色龙》。而有些课文需要老师组织学生进行编写和改写。还有些课文没有把事情的结果直白地告诉大家,需要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充分发挥想象,补充课文内容(苏教版二年级课文《沉香救母》中母子相见以后会说些什么就需要补充)。有时候遇到剧情时间跨度大,空间转换要求高,课堂表演无法满足这些条件的时候要尽量用精练的旁白来弥补。